张显峰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显峰 科技日报记者、《显峰冷言》主笔

博文

“战士”卢世璧

已有 4938 次阅读 2008-5-25 11:22 |个人分类:新闻旧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他弯腰坐下去的时候明显有些吃力。右手重重地按着自己的膝盖,左手托住邓仕军打着石膏的腿。手,并不颤抖。
 
这是个79岁的老人,穿一身迷彩服,左臂套着一个白色袖章,袖章上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一个红色的十字。他的名字叫卢世璧,著名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文职将军。
 
在都江堰市的一个学校操场上,解放军总医院309医疗队的帐篷前,卢世璧双手捧着邓仕军肿而青的左脚,认真端详,轻轻按压。这是一只因地震时跑进路过的医院背人,而严重扭伤的脚。
 
“这儿疼不疼?”“这儿呢?”他转过脸问一旁的医生:“有片子吗?我看看。”看完片子,他一边帮着重新打石膏,一边对邓仕军说:“家里人还好吧?”“好,那就好。”
 
这是这个老人在灾区前线巡诊的第三天。站起来的时候,他不得不打开手中的伸缩拐杖。昨晚,他刚刚坐车疾行500公里从青川灾区赶回来,那里平均10分钟一次余震,途经的山路到处滑坡,单程最快要6个多小时。
 
中午12点11分,巡诊完最后一个医疗点,他拄着拐杖,拖着一双布满血泡的脚一瘸一拐地走到乘坐的中巴车前,左手紧抓着车门框艰难地钻了进去。
 
“这几天医院里他们都上路子了,我就下来看看。”他说。在青川县乐安寺乡通坝村他们5个人睡一个帐篷的那晚,余震不断,“能听见滑坡的山轰轰作响”。
 
从14日随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医疗队进入灾区,卢世璧已检查、救治了近千名伤员。
 
19日上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的一层,同时开着18间手术室,他几乎一直小跑着穿梭其间,指导救治,亲自手术。
 
他是主动请战来到灾区的。他的随行秘书许文静说,从接到出发命令到机场,他仅仅用了一个小时。
 
女儿劝他,但这个平时对任何人都平和微笑的老头子急了:“我参加了三次抗震救灾的医疗救援工作,有治疗经验,这个时候,我不去谁去!”
 
这位从医50年的著名骨科专家多次奔向抗震救灾前线——1966年邢台大地震、1975年营口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
 
医疗队一抵达成都,卢世璧直奔成都军区总医院。这个综合性医院短短几天就收治了3000多名伤员,几乎所有科室的医生都承担起了骨伤的治疗任务。
 
“这个病人可以继续观察,这个需要马上手术。”他马上对伤员分类分级、确定伤情,准确的伤情评估是大规模救治的第一步。接着,他向医院提出了唯一一个要求:给全院医生讲一课。
 
21日傍晚,看过一些伤员后,在青川县乐安寺乡通坝村的医疗队帐篷前,他和解放军总医院的十几名医护人员在一片农田上坐成一个圆——他要再讲一堂急救课。
 
一个细节让人难忘:“圆”里面坐着一个刚刚就诊完的孕妇,那个尚未出生的婴儿在四面疮痍的家园里,聆听着一位老医生讲述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
 
30多年前的一幕又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在唐山的废墟上,获救人员正常的生命体征,让人忽略了他们肢体内严重的挤压伤,几名伤员在获救几小时后死了……
 
“年轻的医生缺乏经验,”今天,在都江堰市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被地震毁掉的半个教学楼前,他面色沉重地告诉记者,“一定要让他们少走弯路,才能多救生命。”
 
许文静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幕:在一次更大的余震发生时,被人架出房间的卢世璧带出来唯一的东西,是他从报纸上搜集的地震病例。
 
四川都江堰5月23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992-26582.html

上一篇:志愿者护士:她们的一天是72小时
下一篇:不要让生命换来的科学资料白白遗失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