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胆琴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ierykylin 踞太学之席 虑致知格物 在山林之远 忧庙堂苍生

博文

曾国藩材料整理

已有 6796 次阅读 2009-10-27 16:44 |个人分类:我笔我心|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历史

1生平

曾国藩生于1811年,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曾创办湘军,对抗太平天国,后任两江总督, 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在1995年全国首届曾国藩学术研讨会上,作为清末名臣、湘军统帅的曾国藩即被学者定位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轫者、湖湘文化的典型代 表人物、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和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大儒。
  
  人物简介

  曾国藩(18111126187231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

富厚堂(曾国藩故居)

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虚岁28岁时,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蜡像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 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 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1854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 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国藩残酷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 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 小孩就不哭了。在和太平军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领残的本性。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 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光绪五年(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7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左宗棠、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

  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在江北的余部与捻军 合,清廷命曾国藩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曾国藩带领湘军二万,淮军六万,配备洋枪洋炮,北上剿捻,他的方针是重迎剿,不重尾追,并提出重点设防等计划,妄图把捻军阻击在运河、沙河地区,使捻军无处可逃,然后加以消灭。但是捻军突破了曾国藩的防线,进入山东,使曾国藩的战略计划全部破 产。曾国藩被免职,由李鸿章接代。

  同治九年(1870年),正在直隶总督任上的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 1870621日,天津数千名群众因怀疑天主教堂以育婴堂为晃子拐骗人口、虐杀婴儿,群集在法国天主教堂前面。法国领事丰大业认为官方没有认真弹压, 持枪在街上碰到天津知县刘杰,因发生争执开枪射击,当场击死刘杰仆人一人,民众激愤之下先杀死了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及其秘书西门,之后又杀死了10名修 女、2神父、另外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信徒,焚毁了法国领事馆、望海楼天主堂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4基督教堂。事件发生后,英、美、法等国联合提出抗议,并出动军舰逞威。曾国藩到天津后,考量当时局势,不愿与法国开战,但冀和局之速成,不问情罪之一当否,在法国的要求下,商议决定最后处死为首杀人的18人,充军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被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46万两银,并由崇厚派使团至法国道歉。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引起全国朝野的唾骂,连他的湖南同乡,也把他在湖广会馆夸耀其功名的匾额砸烂焚毁。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公历:1872320日)在南京病逝。朝廷赠太傅,死后被谥文正。其家族后代多出官宦,如曾纪泽等。

2 故居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坐落在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的鳌鱼山脚,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由曾国潢、曾国荃和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清代著名外交家)在家主持修建,前后经历九年多时间才竣工。
  
  宅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由宅东门、宅西门、全宅围墙、毅勇侯第门楼、宅南求阙斋、归朴斋藏书楼、宅北艺芳馆藏书楼、把本堂前后进主楼、思云馆、缉园等组成富厚堂建筑群。
  
  据导游介绍,富厚堂最突出的亮点之一是藏书楼,为晚清时期全国民间规模最大的藏书楼,该楼是一座长42米、宽9米的三层建筑物,是一座实木结构的藏书楼,在全国保存至今的只有七家。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曾国藩的侯府,座落在位于湖南娄底市双峰县东部的荷叶镇富托村,与湘乡市、湘潭县、衡山县、衡阳县毗邻,总占地面帜四万多半方米,主体建筑近一万平方米,是典型的沿中轴线对称的明清回廊式建筑群体。
  富厚堂座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鳌鱼山从东南西三面把富厚堂围住。从远看去,富厚堂好似坐在一张围椅中。周围自然环境优美,后山上树木茂密,古树参天。门前是一片较开阔的平地,平地中有小河向东流去,平地四周峰峦叠嶂,群山环抱。

3 主要言论

文学成就

  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 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 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化、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

[编辑本段]

军事功劳

   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军自湖南北出,攻克汉阳。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建立地方团练,称为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湘乡 一带农民为主,薪俸为一般绿营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咸丰四年(1854年),总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誓师 出征。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接连吃败战,曾国藩几跳水自尽,在上书时,只能以「屡败屡战」自嘲。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武昌,太平军势力退出湖 南。咸丰八年(18585月),攻占九江,气势很盛;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荃包围安庆,以「扎硬寨,打死仗」闻名。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南京)。

  太平军抵抗湘军,让湘军吃足苦头,南京 破时,曾国藩说:「今粤匪之变,蹂躏竟及十六省,沦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凶酋悍党,如李开方守冯官屯、林启容守九江、叶芸来守安庆,皆坚忍不屈。此次 金陵城坡,十万余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剧寇」。曾国藩入南京后,搞三光政策,「……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 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其实十余万人大多是老百姓,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军一面,则溃败后之虏掠,或战胜后之焚杀,尤耳不忍闻,目不忍 睹,其惨毒实较『贼』又有过之无不及,余不欲言,余亦不敢言也。」(李圭:《思痛记》),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有详细记载南京城破:「…… 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曾国荃杀人如麻, 纵兵焚城,「雪帅」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年安庆之围与1864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曾国荃于南京抢得大量财物,曾国藩对 朝廷奏称「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赋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见之事」。曾国藩处死李秀成,是为杀人灭口。 湘军将帅之廉勇,军纪之严格,是其勇猛善战的重要原因,亦使湘军威震天下。由此,战乱各省纷纷赴湖南募勇招兵,蔚然成风,故有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

[编辑本段]

年谱

生平年谱

   1811年(嘉庆16年)1126日(农历1011日)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 乳名宽一。

  1815年(嘉庆20年)5岁在家识字读书。一年后入家塾利见斋

  1826年(道光6年)16岁春,应长沙府试(童子试),名列第七。

  1830年(道光10年)20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改号涤生。

  1833年(道光13年)23岁秋,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1834年(道光14年)24岁春,入岳麓书院。秋,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冬,入京准备会试,途径长沙,始与刘蓉相交。

  1835年(道光15年)254月,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 (道光16年)26岁春,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至长沙,与刘蓉、郭嵩焘在湘乡会馆相聚两个月。

  1838年(道光18年)28岁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试后改名国藩。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年底乞假返家。

  1839年(道光19年)29岁夏,出衡阳,谒杜工部祠、石鼓书院。秋,出邵阳,察访武岗、新化、兰田、永丰。12月,子纪泽生,离家起程赴京。本年起始作日记,持之以恒,至终不辍。

  1840年(道光20年)305月,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7月,得病,经欧阳兆熊、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1841年(道光21年)318月,偕倭仁往谒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考德问业为义理所熏蒸11月,任国史馆协修,遍鉴前史,辨具得失。是年,喜读胡林翼赠送的《陶文毅公文集》。写作《里胥》,直道民间疾苦,鞭笞腐败吏治。

  1842年(道光22年)32岁致力程朱之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1843年(道光23年)33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12月,充文渊阁校理。

  1844年(道光24年)348月,郭嵩焘引江忠源来见,结为师生。派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

  1845年(道光25年)3510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李鸿章入京会试,以年家子投其门下受业。

  1846年(道光26年)361月,充文渊阁直阁事。自书其书舍曰:求阙斋。夏秋间,养病城南报国寺,与同寓刘传莹就汉学、宋学深入研讨,知学须返本务要,执两用中

  1847年(道光27年)377月,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街。11月,钦派武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大臣。

  1848年(道光28年)383月,子纪鸿生。10月,辑录古今名臣大儒言论,按修身、齐家、治国三门分三十二目辑成《曾氏家训》。

  1849年(道光29年)392月,升授礼部右侍郎。9月,署兵部右侍郎。

  1850年(道光30年)404月,上《应诏陈言疏》,直揭官场委靡因循、官吏畏葸”“柔靡今日所当讲者,惟在用人一端耳7月,兼署部左侍郎。

  1851年(咸丰元年)41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5月,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欲罪之。

  1852年(咸丰2年)421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7月,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行抵安徽太湖县小池驿,得母讣闻,回籍奔丧。10月初抵家。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9月攻长沙,10月取决岳州。

  1853年(咸丰3年)431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30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3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为天京。9月,奏准移驻衡州练兵。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派人赴广东购买洋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4年)442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发布《讨粤匪檄》。命褚汝航为 水师总统、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17000人,挥师北上。5月,兵败靖港,投水自裁获救。725日,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1014日取武 昌。咸丰帝令其部署理湖北巡抚。7天后收回成命。改赏兵部侍郎衔。122日攻陷田家镇。

  1855年(咸丰5年)452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1856年(咸丰6年)467月,坐困南昌。92日,杨、洪内讧(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10月,曾国藩在长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1857年(咸丰7年)47227日,其父去世,偕弟国华回籍奔丧。7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咸丰帝准许。是年建思云馆

  1858年(咸丰8年)485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弟国华入李幕。713日,接上谕命其出办浙江军务,17日起程。85日,抵武昌。与胡林翼会商进兵、筹饷之策。1115日,李续宾、曾国华死于三河之役。12月,作《爱民歌》以训湘军。

  1859年(咸丰9年)491月,李鸿章来建昌进谒、留营襄办军务。是月,曾国葆改名贞干入湘军,为其兄国华报仇。2月,作《圣哲画像记》。11月,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

  1860年(咸丰10年)505月,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取精用宏尽抡四部精要6月,左宗棠来营,留住两旬,商讨东南大局;奉命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7月,委授两江总都,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1018日与胡林翼、李续宾商筹北援之策。上疏请求带兵北上扫夷勤王、以雪敷天之愤12月,祁门大营两度被困,太平军距大营仅20里,危险万状

  1861年(咸丰11年)51823日,是《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购买外洋船炮,则为 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95日,湘军攻陷安庆。25日,移住安庆。1120日,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12 月,在安庆创办内军械所。年底,定三路军进军之策:以围攻金陵属之国荃,而以浙事属左宗棠,苏事属李鸿章,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1862年(同治元年)52131日,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荃补授浙江按察使。 214日,左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4月,李鸿章率军抵上海。5月,曾国荃率军进驻雨花台,会同彭玉麟的水师围攻天京。718日,为借兵助剿事再疏力 陈利害:岛人借助剿为图利之计......而中华之难,中华当之,决不能让洋人以助剿来蹂躏中国之土地9月,为死于战乱而未及安葬的桐城儒生方 东树、戴钧衡6人立石修墓,妥为安葬。12月,其弟曾国葆病死于雨花台湘军大营。年底,华衡芳与徐寿父子试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曾国藩见后,于当天日记 中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国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1863年(同治2年)53128日,安庆军械所造出我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曾国藩登船试 航后,喜而命名黄鹄号57日,致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谓洋人本有欺凌之心,而更授以可凌之势;华人本有畏怯之素,而逼处可怯之地,反对购买要 由海军上校指挥控制的船舰。9月,与容闳见面,商筹建立一个可以灾圃旎器的工厂。123日,交容闳68000两银赴美购买机器。

  1864年(同治3年)541月,派李凤苞 量江浙外海各岛屿沙线。5月,江浙藏书遭兵动多有毁损,定刊书章程,即于安庆设书局,刊刻各种经史。63日,洪秀全病逝天京,其长子继位。719日, 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7月,曾国藩赏加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815日,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10月,行辕 移驻安陵。11月,奏准停征厘舍、亩捐。12月,主持修复江南贡院,补行江南乡试,会考江南优贡。

  1865年(同治4年)551月,选汉唐以来各臣奏疏17首,编《鸣原堂论文》。3月,主持 修葺种山、尊经两书院。收养八百孤寒子弟,并从自己养廉银中捐款课奖。526日,接上谕:率军赴山东剿捻。6月,主持整理《王船山遣书》完稿,共320 卷,交金陵书局出版。618日,北上剿捻之策: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9月,经杨州、清江浦抵徐州。一路调兵布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 员。10月,将金陵制造局上迁海虹口,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及购自美国人的铁厂合并,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12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 章程及营制营规。

  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湘军总领曾国藩奉令进驻周家口,以钦差大臣的重权身份,督师剿捻。

  曾国藩根据捻军行踪不定、流动作战的特点,采用了重点防务、坚壁清野和画河圈围的对策,但最终全部失败。后来,他在周口西至漯河建立起沙河百里防线,企图借此天堑消灭捻军。

  一天,曾国藩从《商水县地图》上看到曾庄、曾楼村的村名,随修书差人送至商水城西曾庄,邀了几 个老翁赴周口议事。议事间,曾庄来人知道是曾国藩的用意是与他们认宗。这也是求之不得的事,能有这么威武的同族亲近人,曾庄人还愁什么光不能沾到呢,于是 他们齐跪在地拜见曾国藩。

  宴餐三日,曾国藩随曾庄曾氏族人至曾庄曾氏祠堂祭拜了先祖曾参肖像,又去曾氏坟茔洒酒扫墓。之后,他把一面上书全权钦差大臣曾国藩的黄绸旗子留作纪念。直到解放初期,这面黄绸旗子才被查禁销毁掉了。

  1867年(同治6年)57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5月,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高昌庙,征地扩迁,规制大增。6月,补授体仁阁大学士。

  1868年(同治7年)584月,奉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531日,至上海视察江南制造成总局。8月,奉命调任直隶总督。9月,江南造船厂试制的第一艘轮船驶至江宁,曾登船试航,取名恬吉12月,抵京师,陛见那拉氏与同治皇帝。

  1869年(同治8年)59227日,奏陈直隶应办事宜,以练兵、饬吏、治河为至要。6 月,奏请按湘军制改造直隶练军。8月,作《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提出儒学有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科,唯义理为治学根本。12月,奏陈:直隶清理积 ......计审结并注销之案四万一千余起,多作尘牍,为之一清。

  1870年(同治9年)604月,肝病日重,右目完全失明。奏准病假一月。5月续假一月。6 月,天津教案发生, 奉命前往处理。711日,抵津。出令放告,要求津民据实检举揭发。23日,法国公使罗叔亚来见,要求杀天津道员、知府、知县为法领事抵命,并以战争相威 胁,曾国藩严词拒绝。24日,奏陈:挖眼剖心,全无实据;津民生愤,事出有因。8月,奏陈:本案凶犯已拿获九名,惟罗叔亚意欲三员议抵,断难允求。 府、县本无大过送交刑部已属情轻法重。9月,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曾国藩调任两任总督,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1017日,起程南下。113日,六 十大寿,御赐勋高柱石匾额。24日,作家训日课四条:一曰慎读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说,四曰习劳则神钦。

  1871年(同治10年)61819日,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第出洋学艺折》。9月,视察水陆各营防务、训练情况。11月抵上海。

  1872年(同治11年)62227日,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遗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管理。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

  31日,时发脚麻之症,舌蹇不能语。312日,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 书房,端坐三刻逝世。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625日,灵柩运抵长沙。7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1213日, 改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县)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

[编辑本段]

后世评价

   梁启超对曾氏倾心推崇,称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梁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指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 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 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 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正如辛亥革命中的章炳麟 曾国藩的评价一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 。到了1870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偶。

  民国著名的清史学家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将曾国藩与左宗棠对比:国藩以谨慎胜,宗棠以豪迈胜。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蒋介石 高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 人物。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 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蔡锷将军对曾氏以爱兵来打造仁义之师的治兵思想推崇备至:带兵如带子弟一语,最为慈仁贴切。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付之一炬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功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咸丰同年间,曾国藩在借夷助剿、夷商代运南漕、派人购买美国机器创办江南机器局、办理天津 教案等涉外活动中的表现,指出在严重的内忧外患而大多数士大夫沉湎于义理考据之时,曾国藩能独立时代潮流,把握风云际会,并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 承和发扬林则徐、魏源的经世致用之学,大力倡导学习西方,开展自强新生政运动,从而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

  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 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 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 是此中佼佼者。

  二、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曾国藩自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他教导士兵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滴杜鹃之 。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主义的队伍,他作《爱民歌》传唱,使湘军声威大震,毛泽东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即以此为蓝本,蒋介石黄埔建 军时,也将他的《爱民歌》印发学生演唱,收效甚大。他看到洪秀全崇拜天主教不合中国国情,写一篇《讨粤匪檄》,使许多知识分子脱去长衫,率瓴黑脚杆的相实 农夫,投到湘军的旗帜之下,同太平军作战并取得了最后胜利。

  三、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 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 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四、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 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 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五、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 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 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 科学家。

  六、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 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 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 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七、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 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 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厉,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

  八、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 东)。《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 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编辑本段]

遗嘱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 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 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 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 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能而长才识。为 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 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编辑本段]

轶事

  审鸡蛋案

  一天,天气晴朗,年幼的曾国藩从学校放学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家里。刚放下书包,其父就焦急地说:我明明煮了五个鸡蛋,怎么只有四个了?于是就把曾国藩叫来,对他说:煮熟的鸡蛋是分给你们吃的,现在少了一个,不知是那个偷吃了,快帮你母亲查一 查。曾国藩思索了一下,答到:这个很容易,我有办法查出来。说罢,曾国藩端出一个脸盆,倒了几杯茶,把家里的人都喊拢来,叫每人喝一口茶水,吐到盆里,他站在旁边观察,结果有一个佣人吐出的茶水里夹有鸡蛋黄粉。 曾国藩的父亲高兴极了,觉得儿子聪明,将来能当官审案子。

  千年死一个

  富厚堂,是曾国藩的故居。大门口悬挂着毅勇侯第四个金色大字。侯府建于清同治年间,是曾国藩委托其弟在家营造的。据说建房的时候,曾国潢兄弟对匠工师傅款待很好,而对一般徒弟则有所刻薄。新屋建成的时候要诵 梁文,砌工老师傅尽赞美语,操着荷叶土音为之颂曰:两江总督太细喱,要到南京做皇帝。那天,看热闹的人很多,站在大门口的一个乡民见大门很高很宽, 就希奇地问:这张大门怎么要开这么宽?一位对曾府心怀不满的徒弟就说:门宽好出丧么!师傅听了,觉得这个良心不能丧,就马上把不吉的话断过 来:是的,门宽好出丧,千年死一个,万年死一双。乡里的习俗,对房屋上梁的赞语灵一半,而咒语是全灵的。曾府的人听得上梁的赞语是要到京里做皇帝;对大门的赞语是:万年死一双,非常高兴,马上把 匠工师傅连同徒弟伢子都召进堂屋里,用上乘的酒、茶,盛情地招待了一番。 说来也巧,富厚堂自同治五年建造以来,已有130余年了,的确还没死过一个人呢。先是曾府从曾国藩夫人欧阳氏住起,最后一个住的是曾国藩的第四代孙曾昭 恒,连续四五代上百人,没有一个人死于富厚堂;后是建国以来设立区公所、乡政府及部门机关,先后住过的干部好几百,但没有一个是死在这里的。

  曾国藩与贼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 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 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 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毛泽东独服曾文正之谜

  毛泽东年青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 都有毛泽东手书的咏之珍藏。他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曾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国学的入门 书。曾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毛泽东一生很注意这点。曾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毛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蒋介石推崇曾国藩之谜

  蒋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礼曾文正家书及书 ......,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浦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他说我 认为曾、左能打败洪、杨是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誉之为圣相,谳之为元凶之谜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 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曾国藩家书》影响历史不衰之谜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对权重势大的曾国藩极度猜忌,曾为表明心迹,做出了有违个人性格的事刊印 《家书》。违朝廷大禁纳妾之谜五十一岁时,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有人斥其为伪君子。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曾国藩貌之过 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一生爱钱之谜 三十岁时,作一件青缎马褂,遇庆贺及新年时穿一次,三十年后,衣犹如新。在南京总督府任内,要求夫人和儿媳们,每晚要绩麻纺纱,下厨作饭。

思想学术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 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 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 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 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鸦片战争 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 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治学论道之经》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写字或阳刚 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文章写作,需在气势上下功夫,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灰。要注意详略得当,详人 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清韵不匮,声 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持家教子之术》

  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八本三致祥教育,曾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好儿女,尽管是侯门大族,100 年来未见有纨绔子弟,这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教育思想的成功。 曾国藩家教理论体系为: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这套理 论不同中国传统的关于教育后代的核心理念,反对孔孟朱子颜氏等著名家训所一贯坚持的学而优则仕的学说,并付诸实施。它对当今社会几乎每个家庭所面对的教育 困惑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疆场竞斗之计》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理, 扣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 。选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四曰营务整齐。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如用兵 动如脱兔。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合,以静制 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处世交友之道》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议,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 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字上着意,不特富贵 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 。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修身养性之诀》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 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 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

  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 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 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 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国藩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昧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4 相关事迹

1 王船山

王船山

王夫之

  王船山,即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 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学者。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

  明崇祯年间,王夫之求学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崇祯十一年(1638)肄业。在校期间,吴道行教以湖湘家学,传授朱张之道,较早地影响了王夫之的思想,形成了王夫之湖湘学统中的济世救民的基本脉络。

  明亡后,清顺治五年(1648),王夫之在衡阳举兵抗清,阻击清军南下,战败退肇庆,任南明桂 王政府行人司行人,以反对王化澄,几陷大狱。至桂林依瞿式耜,桂林陷没,式耜殉难,乃决心隐遁。辗转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后回 到家乡衡阳潜心治学,在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人称湘西草堂,在此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

  王夫之三十三岁以后就开始栖伏林谷,随地托迹,甚至变姓名为徭人以避世,直到他死去。刻苦研究,勤恳著述,垂四十年,得完发以终”,始终未剃发。这是一个孤高耿介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稀有的人物。

  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上总结 并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以为是物质实体,而则为客观规律。又以絪蕴生化来说明变化日新的辩证性质,认为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 无其道(《周易外传》卷五)。由道器关系建立其历史进化论,反对保守退化思想。又认为习成而性与成,人性随环境习俗而变化,所以未成可成,已 成可革,而教育要养其习于蒙童。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以知为行及禅学家知有是事便休观点。政治上反对豪强大地主,认为大贾富民国之司命,农工商业都能生产财富。文学方面,善诗文,工词曲。所作《诗绎》、《夕堂永日绪论》,论诗多独到见解。所著经后人编为《船山 遗书》。其一生坚持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战斗精神,至死不渝。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 录内外篇》、《黄书》、《噩梦》等。墨迹传世稀少。《大云山歌》书风神清气舒,可谓难得珍品。

  清代的思想,是对历代思想的一次大综合。清代学者们对以往思想界,指摘弊病,有的很中肯。但他们为时代和知识所限,除掉经籍的考证与训诂一途外,绝少能把历代思想发扬光大。在发扬光大方面,王夫之最为博大精深,但却及身而绝,没有传人。

  王夫之的思想,尤其在历史观和政治思想方面,大都表现在他的《读通鉴论》和《宋论》两部书里。 《读通鉴论》有三十卷,《宋论》有十五卷。据王夫之的儿子王敔在《姜斋公行述》的说法,王夫之-末年作《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以上下古今兴 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诸种卷帙繁重,皆楷书手录。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书成因以授之;其藏于家与子孙言者,无几焉。由此可看出这些书的写 作过程是非常艰苦的。

  王夫之一生著书320卷,录于《四库》的有:《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稗疏》、《春秋稗疏》等。岳麓书院建船山专祠,以纪念这位不朽的大师。著作编入《清代船山全书》。

 

2

年谱

3

被迫充当契约矿工

1860年侍王李世贤率领的太平军虽然在福建取得了多次胜利,但在西方列强和清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然而太平军余部尚有数万人,留下来继续抗清似乎已经不可能了。四周都是清兵,海外都是西方列强的军舰,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当猪崽被卖到国外当契约矿工 太平军余部约三万人选择了这条唯一的生路。

1862年,一万多太平军余部连同他们的亲属被运到南美秘鲁的伊基克从事挖鸟粪和硝石矿工的营生,矿主 经常打骂和虐待他们,食物像猪食一样,每天要干苦役14个小时以上,连苦役犯都比他们轻松。他们多次想反抗但四周都是荷枪实弹的洋人,想要回中国去,又怕 被杀头,所以也只能默默忍受,因此病死和自杀的人很多。

1866年智利和秘鲁、玻利维亚发生了硝石战争,这一万太平军余部终于看到了希望,他们将智利军队看做 是解放者。在18673月,伊基克的太平军发动起义,打死矿监西哥斯,并夺取了硝石矿公司的武器,并与前来镇压的秘鲁军队展开激战,打死两位秘鲁少校, 并俘获了两百印第安雇佣兵。起义者推举湖南人翁德容和广东人陈永碌为领袖,以太平军原有的编制进行了整编,还派出被俘的印第安雇佣兵和一名巴西人去找智利 军队的司令西拉皮佐少将,表示愿意帮助智利对付秘鲁和玻利维亚军队。西拉皮佐少将大喜,派遣一名少尉化装前往起义部队驻地伊基克矿区,并带来了智利总统的 亲笔信,给予所有的太平军将士及其家属以智利国籍,并表示战争结束后将伊基克交给太平军和他们的家属。

波内达要塞伏击战

西拉皮佐少将任命翁德容为少校,陈永碌为上尉,将太平军武装编成智利第6边境纵队褐衣军,命令他们协同智利军在秘鲁塔拉帕卡省的作战,配合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陆,占领莫克瓜,并和智利军一道攻取伊基克市。

1868年太平军按智利军队的要求展开军事行动。他们没有按照智利军事顾问的要求按西方编制进行改编, 而是采用太平军的方式建立了两个军,并设立师帅、旅帅、两司马等太平军官职。他们手中的火器不多,于是就利用本地资源打造了类似太平刀这样的冷兵器,这样 在本年6月他们就展开了攻打塔克纳秘鲁军后方的行动。500名太平军打扮成当地的印第安人混入波内达要塞,一举俘获了300名秘鲁军人和要塞司令,接着他 们又与闻讯赶来的玻利维亚军队展开激战,他们的前锋先出300人引诱玻利维亚骑兵部队到一处森林,然后展开了伏击,打死了70多玻利维亚军人。接着约有 1000名太平军头戴黄色和红色头巾,身穿褐色服装,操着各种武器冲入玻利维亚军队中大肆砍杀,玻军约4000人其中有2000多印第安雇佣兵,他们的武 器只是十字弩,根本敌不过太平军,不久玻军纷纷溃退,遗尸百余具,约1000名印第安雇佣兵投降,太平军此役缴获甚多,这就是著名的波内达要塞伏击战

1869年为配合智利帕科查港登陆,太平军在陈永碌的指挥下在莫克瓜再次同秘鲁-玻利维亚联军展开激 战。他们仍采用太平军典型的作战方式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圈,虽未获胜但给敌人以很深刻的印象。玻利维亚军的一位军官说这些带头巾的褐色人群在射程外摇旗呐 喊,等到靠近时又不见了,他们打仗时锣鼓喧天,搞出许多噪音,好些印第安雇佣兵以为被伏击了,纷纷逃跑,连官长也阻止不了。这就是太平军惯用的惊心战。 由于太平军的军事行动给秘玻联军以很大的牵制,根本无暇应对帕科查港的战事,以致智利军顺利登陆,伤亡轻微。

莫克瓜战役

第二次莫克瓜战役,太平军终于同智利军并肩作战了,西拉皮佐少将(时为中将)会见了陈永碌,得知翁德容 已于两个月前病死,于是他授予陈永碌上校军衔,并参观了他的军队。他当时记载:这支军队没有西方军队的纪律,但却有着独特的中国特色的纪律,他们配备了 许多三角形的旗帜,用螺号代替军号,他们的战士有拿各种武器的,但更多的是使用两把东方式的短刀 (太平刀),经其授意陈永碌将三角旗上的太平二字改成了智利国徽。

莫克瓜战役中太平军不畏牺牲奋勇杀敌,将秘玻联军打得很惨。当日指挥秘玻联军的司令官几乎发疯,战场上 到处是被太平军砍杀的秘玻联军,太平军也有400人伤亡,他们夺取了4门大炮和15面军旗、大量的辎重和200余匹战马。西拉皮佐授予陈永碌智利国会勋 章,并给予阵亡太平军家属抚恤金。接着太平军又在塔克纳和阿里卡两次战役中配合智利军队彻底打败了玻秘联军,至此,智利军队已占领了玻秘两国太平洋沿岸全 部硝石产地,玻利维亚失去了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并实际上退出了战争。

战争结束以后智利政府决定将伊基克赠给太平军余部,成立一个自治镇,但条件是继续帮助智利攻打秘鲁,但 太平军不愿意继续为异国当炮灰,他们没有接受,甘愿融入当地社会。据说今天的伊基克当地人口中有1/4的人有华人血统,那里的饮食文化也深受中国影响,当 地语言中餐馆叫其发(广东话吃饭),混沌被称为完蛋(浙江话混沌)。

1881117日智利军队攻占秘鲁首都利马。18831020日,秘鲁与智利在利马北部安孔城 签订条约,结束了太平洋战争。根据安孔条约,秘鲁将塔拉帕卡省割让给智利,并将塔克纳和阿里卡两地区交给智利管辖10年。玻利维亚则先后于1884年和 1904年与智利签订瓦尔帕莱索协定和和平友好条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0819-265466.html

上一篇:访学开会,离开一周
下一篇:6年前写的诗 物是人非啊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4: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