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还是有等级的,虽然不很严格。这里说说高校里的的九等人(高校员工),娱乐一下:一、院士。中国学术界最璀璨的光环,德高望重的代名词。目前还健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士一共不到1500人,每两年增补一次院士,每次不超过60人,竞争惨烈。最近修改了增选规则,要2/3以上院士投赞成票才可以,难度加大。物以稀为贵,而且是终身制,所以最为耀眼。
二、校级领导。他们中一些已经是院士,有一定的(或很高的)学术水平,情商极高。中国的特色就是学术与政治结合对个人会有1+1》2的效果,但是对于学术或者是学校发展却未必。因为政务缠身,他们的学术水平往往不及第三类。当然也有一些领导为了学校发展彻底放弃自己学术,一心一意为学校老师和学生服务,非常值得敬佩。
三、知名教授。他们是一群真正的教授,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声誉,往往没有行政职务,即使有也是一些××重点实验室主任一类学术性很强的职务。他们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做研究和带学生(包括本科生)上。因为内力深厚所以往往讲课深入浅出非常生动(当然,也有一些水平高讲不出来的)。可以说中国的高校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要靠这一类人,而不是高楼大厦。
四、校级党务领导。包括各种“书记”,行政级别很高,情商超级高。学校毕竟是个搞学位的地方,但是搞学问也要有党的领导。他们关注学生和老师的思想,会多是一大特色。由于多年来过度的政治教育使我们这些长在红旗下的人,对这类人总有一些偏见,造成他们实际威望远没有自己身地位高。
五、各处工作人员。即学校的各个衙门的人,他们的领导--处长们大都是一些小有成就的教授,从一般的老师干上来,做了中层领导后不怎么有机会和一般老师交流,可以归类为3.5类。而他们不同,他们大多属于“有关系的人”,学历可能不高,但是因为其“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工作辛苦,谱不能不大,一般人不敢得罪。
六、一般教授。一般的意思就是平庸,曾经努力的拿到了教授的帽子,但之后就“堕落”了,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成果,拿一些小项目,多年重复的上一门课,没有事业,仅仅是工作。活得滋润,属于中产。现在学校越好这类人的生存空间就越窄了。
七、一般政务党务人员。领导和学生/普通老师的纽带,左右逢源,但也可能左右得罪。学校的多彩生活靠他们来策划实施,是一群干事的人。
八、千年讲师。尴尬的一群人,现在好像越来越少了。干了半辈子还是讲师或副教授,与职称评价体制有关,但是跟自己更有关系。他们中有些很清高有些很低调,但共同的特点是没有实干与进取精神。或许是心态的原因,这一群里“变态老师”居多,呵呵。
九、新来的。刚参加工作的青椒们,一切从零开始,将来会成为前面八种的某一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