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成果到产品的距离有多远?
邹谋炎
提要:从研究成果到产品不是简单的“成果转化”,而是需要科学和技术再进步。科技人员夸大成果,市场只看产品。这个矛盾不解决,“中国创造”就难以产生。
年年都报奖,岁岁有成果,没有研究所和大学例外。然而,“中国创造”的产品有多少?各个单位并非不下功夫,“孵化器”、“成果转换办公室”处处可见。另一方面,有机会接触一些公司老板,他们对所谓“名校专家教授”微词颇多,竟可列举上当蚀本经历案例若干。“中国创造”难以产生,问题出在哪里?
接触过不少同行,谈及科研成果转换成产品中遇到的困难和无奈。同时也接触过一些官员和老板,他们已经可以给你讲解产品发展的初试、中试、认证等等环节的操作,很是行家老到。看来科技人员和市场方面不应该有多深的鸿沟。其实不然。
笔者从自主研发产品中得到的基本体会是:从成果到产品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果转化”问题,而是需要科学和技术再进步。为什么会这样?
1、研发原则需要改变
科研项目:按性能最优性的研发原则,成本宽松甚至不计成本。
产品:按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的研发原则,对成本斤斤计较。
2、设计原理需要改变
科研项目:按专业理论的设计,一般不考虑构成元件的容差。
产品:扩展专业理论到简约设计和参数中心设计,必须考虑构成元件的容差。
3、质量和可靠性控制不同
科研项目:在研发阶段不作重点考虑,常用多套筛选,以通过成果鉴定为目的。
产品:在产品设计中须重点考虑,不能用多套筛选,而是必须用常规容差元件、低成本材料、低成本工艺,同时保证高成品率。
4、生产机制不同
科研项目:实验室少量制作,关键工艺可外协,不需要考虑生产系统。
产品:必须组建生产系统,必须把握关键工艺,这意味着必须加入生产系统和工艺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这些不同不是全部,也不是个例。从国外报道的材料看,产品发展期通常都会提出各种新的挑战性问题,引导研究人员在理论和技术上更深入地发展。可以看出,高技术创新产品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问题,常常需要添入许多新技术、新方法甚至新理论,并成为新技术和新理论的源头之一。由于我们的科研人员包括大学教授们普遍地脱离产业,相关的理论和实际知识不足,如何面对产业事实上是一个普遍的困难问题。年轻科技人员中有人视研究为高雅,产品为粗俗。年长的科技人员大都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不会那样浅薄。
笔者希望科技管理部门认识这个规律,不要简单、浮躁地看待科研成果。为产生“中国创造”产品需要做多方面的改革和进步。科研人员需要提高研究水平。在应用学科领域内,未达到一定应用目标的理论和技术应视为深度不足,需继续努力。同时,管理部门需要为研究成果提供再发展的支持和机会。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成果和成果产业化才可能进入循环发展的良性轨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