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饶毅      

博文

要求研究生“听话加干活”:老师的自信和勇敢 精选

已有 27222 次阅读 2009-8-30 10:09 |个人分类:文化|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做科学家还是做技工?学生要选择导师。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加一句:研究生怕选错导师。
 
如果要做科学家,不要进技工培训所。
 
如果要做技工,进产生科学家的课题组会耽误青春。
 
在中国,在世界,研究生导师各色各样,对待学生态度也就很不相同。
 
所以,就有这句老生常谈:申请做研究生的同学,需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导师。
 
我写过好几篇相关的文章。
 
我没有说过的是,现在还有“很多”导师,对研究生的要求,和五十年代的“五分加绵羊”没有本质区别。
 
君不见,科学网头条文章是这样说的:
 
“前几天去上海开会,和一位老师兼朋友谈到希望要什么样的研究生,他的回答很简单:一是听话,二是能干活。我想这说出了很多指导老师的心声。其实细想起来,还不只这么多,而且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期待,也是未来公司领导或者部门领 导对属下的期待。我想学生在学校里如果能培养能力和品质,将来也会很容易成为成功的人。很有意思的是,入学前考查学生的标准,如希望学生聪明,对研究有兴趣,有一定的主见等,都不是入学后老师最希望的品质。比如一个学生如果很聪明但是不勤奋,
 
不如要一个勤奋但是不绝顶聪明的学生,如果学生过于执著自己的兴趣和主见而偏离教师的研究轨道,不如要没什么主见但是能按照要求完成课题的学生,如此等等。”
 
 
(说明:本文针对文章的观点,对事不对人,不知道作者的情况。)
 
以前在国外,也听有人向我建议要学生听话。
 
无论有这种“心声”的“很多指导老师”在哪里,学生必须鉴别。
 
如果要做技工,选要研究生“一是听话、二是干活”的导师,可能很好。
 
如果要做科学家,选这种“导师”可能就不太合适。
 
鼓励学生有思想、有创见、不管时间、不限制学生的导师,也不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科学家,而耽误了技工培训。
 
既然中国有这样的导师,很多国内一流机构、名牌大教授,两种类型的导师都有,而且“听话加干活”的导师比例比较高。国外也有,比例低一些。
 
要学生“听话加干活”是保护老师的利益吗?我不能肯定。如果这样,其先决条件是老师永远比学生高明。而我观察到,国内有些很差的实验室,有很聪明的学生。事实上,还有些实验室,可能学生比老师好很多。
 
我没有让学生“听话加干活”这种自信心。智力上,我心里常战战兢兢,觉得不时有学生比我聪明。聪明的学生,好好发挥,不出几年就比我强,强很多。
 
我不敢要求学生“听话”。科学研究有很多不确定性,我没有把握我说的就对,就不要改。我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也有因为和学生讨论,或者学生意见为主而定。
 
科学不断变化,我很怕“听话加干活”使实验室不能超过我。我知道自己原来就有很多不足,而随着年龄增加,思维容易习惯化,知识结构容易老化。如果学生都只是听我的话,我的实验室会比较快进入“退行性变”(degeneration)的时期。
 
我还怕如果这么要求学生,那么,有才华的学生,可能被我淹没了。我看到的多数学生,都有比我强的方面,有些学生全面比我强。我不仅愿意和学生讨论,而且学生对我发脾气,当着我的客人发脾气,我能接受。在我看来,中国本来就过于师道尊严,老师如果对学生表示不满,恐怕会发扬光大压抑学生的文化陋习,错过了老师向学生学习的机会。
 
所以,我觉得,敢于要求研究生“一是听话、二是干活”的导师,很有自信心和勇气。
 
 
附录,以前三篇触及研究生教育的文章: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37-252263.html

上一篇:职称和水平:国内助理教授可达什么程度
下一篇:放松点,好玩
收藏 IP: .*| 热度|

34 方丽 贾宝余 赵星 刘全慧 徐磊 郭胜锋 毛飞跃 刘进平 王德华 罗帆 王培会 周春雷 刘立 唐小卿 许先进 孙友位 盖鑫磊 迟菲 刘玉仙 郑波尽 马光文 刘晓冬 林中祥 刘晓瑭 曹须 丛晓男 qingyun555 flowersfairy lftkf zhaowanfu sarahyy tuanhuichen sigh08 zhuxingting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