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mouy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oumouyan

博文

关于论文署名和学术道德 精选

已有 8404 次阅读 2009-8-26 16:3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师生关系, 学术道德, 论文署名, 想法和思想

关于论文署名和学术道德

                                                                 邹谋炎

 最近关于论文署名出现一些争议的问题。问题的凸现常常发生在学术和道德水平不健康的环境下。署名是有原则的。基本原则是将最重要的贡献人放在第一。问题是谁对论文的贡献最重要?科学研究者都承认一个事实:论文中最核心的思想最重要。这可以说是世界通行的认识,是从人类科技发展历史总结出来的。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最核心的思想?它和通常所说的“想法”是不是一回事?笔者认为,必须正本清源。把“想法”和“思想”混为一谈,是认知上的一大误区,会妨碍科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学界这种情况相当严重,不得不进行讨论。

 一个事实是,谁都可以提出各种想法,但不能称为思想。科幻作家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描写了潜水艇如何了得,但他不是潜水艇的发明人。可以说,凡尔纳提出了一个“想法”。在凡尔纳以后有人从科学意义上提出了潜水艇如何具体实施,这才是发明人。在数学领域有各种“猜想”,也属于“想法”。解决这些“猜想”的人,他们的理论和方法才属于“思想”。可见,思想意味着一套符合逻辑、有深度和系统的思维汇集。在中国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导师提出一个或一些想法,但没有如何研究这种想法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这就完全不能认为提出了核心思想,因而不应该占署名第一的位置。在另外的情况下,如果导师不仅提出了想法,而且提出了研究这种想法的思路和具体方法,学生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计算机仿真或实验,得出的结果主要是验证了原想法的合理性,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承认导师的核心贡献,导师署第一就完全正当。如果学生在实验或仿真中有新的发现,由此得出了重要不同的结果,包括原来理论的修改,如果这些不同的结果和理论修改是学生独立得到的而不是由导师提出的,自然应该由学生署第一。然而,如果重要的解释和修改是导师给的,仍然应该由导师署第一。其实在正常的环境下,谁的贡献最重要,应该容易判断和达成默契。希望署名第一的导师们需要自问一下自己的实际学术贡献,不要把科普型的想法夸大成思想。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做实验或仿真工作,误认为自己工作辛苦最重要,这需要纠正。对研究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独立研究能力,能够在理论和技术创新上有属于自己的贡献,而不是依赖导师来回答你的问题。不然的话,你的实验、编程、仿真劳动,无论劳动量有多大,都和智力型打工并无本质区别。想明白了这些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该署名在什么位置,就应该是清楚的。需要注明的是,正常的署名原则应该和谁出钱没有一点关系。

 有人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为署名原则,其实这是一个既无力又有害的观点。高级科技人员普遍过早地脱离实验室和实际研究工作是一个具“中国特色”的现象,也是我们科技创新乏力的原因之一。所谓“劳心”,在许多时候就是劳于文山会海,劳于疏通关系。如果你真用心于研究,用不着与学生争署名。科技进步的速度太快了,没有人能够离开实验室和实际研究一段长时间还敢充大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完全将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搞成了包工头和打工仔的关系。这种关系下,导师们还有任何“为人师表”和“师道尊严可说吗?

在署名问题的背后是道德和功利。正常情况下,导师和学生应该情同父子或兄弟。在德国,博士生导师称为“Doktorvater”, “Vater”即是父亲之意。我了解的一些德国教授,都是名副其实。在中国本有良好传统。事实上,坚持做研究的导师们通常和学生关系良好。既称导师,指导学生应为天经地义。因此,给学生提出问题、指点迷津、审查工作是最正常的指导活动。只要学生做了实质性工作,学生发文章、署第一是值得高兴的事。出现署名矛盾的问题要从提高部分导师的师德观念和学术水平做起。同时,研究生们要潜心提升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在如何看待导师上需要有理性。任何时候不可以忘记领你进入研究、为你提供改变命运机会的那个人。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09-251572.html

上一篇:反抄袭和剽窃应从规范教科书做起
下一篇:研究成果到产品的距离有多远?
收藏 IP: .*| 热度|

13 法文哲 茹永新 蒋新正 刘玉平 马中良 周春雷 赵美娣 吕喆 王启云 高建国 刘安金 罗晓兵 lftkf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