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和今天突然愿意表达更多,也许刚从杭州回来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由头?不知道。
??“农民工”这个说法有人有意见,说不够贴切,也有歧视之嫌,不过,也一下子想不到很好的表达,先用这个吧。
??农民工孩子的上学问题在大城市里一直都是一个问题,象户口这样的只有中国和朝鲜才又的现象,可能阻碍了人生而平等这样的公平性,可是,在中国,要消除它怕还是需要时间。
??记得某年(2007或者2008),北京市某区在充分调研了当前在该区的农民工儿女上学问题之后,决定取消农民工子女学校,而是就近让这些孩子上该区的公立学校。
??调研的结果认为目前公立学校可以容纳进来目前在京读书的农民工的孩子,稍微拥挤一点也总是能够体现公平了。
??可是,没有预想到得后果出现了——
??听说可以在北京就近上学之后,大家纷纷带话给老家,让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孩子都来北京上学,不管咋说,北京市的基础教育肯定还是很优秀的。
??一下子,该区的学校就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巨大入学人潮了。
??政策只好夭折。
??想到这样的故事之后,我发现两个问题:
??1,区域间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与公平如何达到?如果一时(30年)都无法获得均衡,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尽量避免极度不均衡?
??2,中国人的“农民式狡黠”如何解决,我们中国人钻空子的本事这么大,如何才能让它稍微小一点呢?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也许有助于整体公平的实现,可是,解决它的时间太长,甚至可以长到让两代人绝望。
??第二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博弈了,这样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双输,可是大家依然会去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