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平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ping2009 面对地震专家与您论道纹坪,置身围棋高手听我谈天说地。

博文

弹性突跳与熵 【漫谈地球物理】之二点五

已有 7469 次阅读 2009-6-22 12:20 |个人分类:地球物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热力学, 【漫谈地球物理】, 地球内部, 弹性突跳, Grüneisen参数

题目二:弹性突跳与Grüneisen参数

 

李小文老师在弹性突跳与底儿掉一文后,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我在再谈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一文,算是完成了这个作业的后半部分,但前半部分一直拖着,也不是个事儿,虽然我下载了一大堆文献,但越读这些文献,连我自己都越不自信,不知道这些文献能否回答李老师的这个问题,所以这个作业的前半部,我今儿个正式回答李小文老师,我是完成不了了,还望李老师鉴谅则个。

虽然如此,我认为,有一本书应该是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此问题之任一人所必读的,那就是《Quantitative Seismology Theory and Methods》(中文版为《定量地震学》),作者为AkiRichards。这里Aki为一个日本人,其日文名为安艺敬一,我在纪念人类发现地壳100周年一文中已经说过,此人也是一位非常Niubious的人物。

 

下面的问题与本人的专业关系比较相关,但也可以说不太紧密,说错了问题也可能不太大,我对老师说话的口气,相应地可以随意一些了。^_^

首先将称呼变一变,从李老师到黄老邪。

黄老邪在科学网上一谈二谈三谈,关于物理中的熵定义。我的感觉,黄老邪是要一直到九谈熵定义不可了,我今儿个凑凑热闹,给熵再增加点熵出来。

熵这东西很烦人,也很繁人。但如果对不想了解它的人而言,无论如何简单的定义也都很烦人,倒是对于绕不开的人,烦一些或者繁一些,反而可能更好。这样的话,你可以更清楚熵这东西的真实含义,免得你到时候,与那焓啊及自由能啊啥五的,搞在一起弄得你是更混,而更加分不清楚了;换句话说,熵增得分不清楚了。

比如说,老邪当然可以定义自己的熵概念,但我的意思,不能够仅仅给出“老邪熵”的定义后一推了事,现在热力学中所有与熵相关的公式及其延伸概念,都需要我们的黄老邪,最起码需要黄老邪召集懂行的大伙一起,相应地进行仔仔细细地斟酌与推敲。

总之,要使得我们大家信服,老邪这个熵与传统那个熵没有任何的区别,这样定义下,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大伙,进一步理解焓与自由能等等相关的其它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后续理论。

例如,地球内部物理中,就有一个著名的Grüneisen参数,涉及到最初关于热力学的传统熵定义,并且与我们现在对地球内部的压力与温度等等(下图),如何从地球的中心向地表传播,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当然进一步到了地表后,与老邪本人研究的水土光、人生气,大概也是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iwesun [2009-6-22 13:55:42]     删除  回复

就有一个著名的Gruneisen参数,图表翻译成中文,要不俺不懂,劳驾。

博主回复:亚辉在学小文老师,给我布置作业了:-)))  (较原回答有简单修订)
      地球内部的Grüneisen参数,一些学者将此翻译成格里内森参数,也有翻译成格吕奈森参数的,还有其它不同的翻译,可以想见,这东西在地学界还是多么混乱的状态,以至于国内尚未有Niubious的人物出面,给他一个统一的中文名称定义。

       但一般而言,该参数主要与下地幔的温度分布有关,同时受到其压力分布的制约,当然因此也影响到上地幔及地核的温度与压力分布。总之,该参数好象非我上面一张图所能够说得清楚的。但无论如何,只要一个东西一与温度压力粘上关系,则自然与熵这玩意也分不开了。

       图中一些英文的中译:Partial Melt 部分熔融;Basin & Range 盆地与山脉;Craton 克拉通,稳定地块;Sierra Nevada 内华达山脊

       图中左侧纵坐标表示深度范围,从地表至地下700公里深度;右侧纵坐标表示相应的压力分布;横坐标为温度分布。

       所以,亚辉你看,Grüneisen参数实际上是描述的700公里以下的与温度及压力有关的一个参数,当然与熵也有关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819-239603.html

上一篇:学术考核与父亲节随想
下一篇:孩子影响了我们家长
收藏 IP: .*| 热度|

14 杨玲 鲍得海 刘玉平 梁进 刘进平 陈中红 钟炳 杨秀海 周春雷 陈国文 马丽丹 苗元华 王立 iwesun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