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rient

博文

病毒分析报告之一

已有 3044 次阅读 2009-6-20 05:39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网络安全, computer, 计算机病毒, virus

前几日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是在Shrevport召开的,会议是我导师主持的,他是这个地区网络安全研究中心的director。
参加会议的目的无非就是参观学习,听了很多人的发言。但是也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几天一直在苦苦寻找自己以后的研究课题。美国这边就是这样,导师不给你定题目,需要自己去找,到处查资料,看别人做的东西,然后发现自己的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别人有什么问题,提出质疑,加以改进,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找到创新点。
当然有的导师也会给你定好题目,但我们导师是不会的。他说,如果我亲自把题目给你定好了,那就不叫PhD了。
其实这也是自主性的一种体现,这么做的话,可以尽量拓宽研究的领域,而不会被导师现有的研究框架给限定住。有利于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如果学生在新的领域取得了成果也会对导师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得以良性循环。
还是说会议,其实在会议上,真是没法满足我的要求,因为我的目的太直接,就是想找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做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作为以后自己博士论文的内容。因为我觉得,如果能够尽早的把博士的研究题目确定好的话,以后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会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我们学校提供Assistantship 叫做 Research Assistantship。所以,在整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是有义务去发表一些文章,是有义务来做出一些研究,来给导师做贡献。所以如果一时半会找不到题目的话,还是得去发表一些文章,即使和自己的博士论文无关。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达不到一种统一。就会被逼无奈,去写一些和自己的博士期间的最终目标不相关的东西。这样虽然可以暂时应付导师这一块,但是对自己的研究却是作用很小。
在这一次,学术会议上,有一个和我同时过来的PhD,只来了三个多月,就在上面做了报告。其实,看起来,好像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这样的东西是不可能出现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的。理论上没有什么突破,也只是把别人的算法加以了实现。充其量只能算是硕士的工作。
说起来也奇怪,会议上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晚上回到房子里,却又突然想到了一些东西。然后在google上敲下了,virus spread,发现了很多好东西。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说起在google上这一敲,其实也是有基础的,要不然,平白无故的怎么回敲这几个字。
还要回到最近一直在研读的一片好文章上面来。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scaling law of human travel,真是一篇好文章。比较有趣,数据是根据一个网站所发起的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得来的。可能大家以前也听过,就是 where is George 其实从这句话中,大家千万别给错误领会了,不是要去找 George Washington ,而是去找有George Washington的钞票流通到那里了。方法很简单,其实大家如果来了美国,有好事者,也可以做。就是,自己刻一个橡皮章,然后写上此钞票已经注册,如果有哪位仁兄再次拿到这张钞票请到,http://www.wheresgeorge.com/
注册此钞票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可能一般人,对于这种事情只会觉得有趣而已,但不同的人,由于文化背景所从事的职业,思维习惯的不同,看问题的方法就有所不同,这不就被D. Brockmann, 一位来自德国的科学家,给派上了大用场。其实,思路也很简单,因为钞票的流通,反映了人类旅行的规律,而一些传染病就是靠着人为载体进行的传播。所以这样一些数据再加以分析就可以用于分析传染病的传播规律。其实如果再往深一点去说的话就是,天地是一太极,人体也是一太极,万事万物所遵循的最根本规律都是一致的。
然后在开会的时候,我也没有闲着,一直在思考。所以有进一步联想到了病毒的传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4887-239205.html

上一篇:机遇好时下注,输也是好的
下一篇:算法研究的Philosophy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