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看看,学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ly 一个有点杂烩的网站。欢迎指教

博文

二氧化碳直接生产甲醇可行性遭质疑??——真不觉得麻烦

已有 4995 次阅读 2009-5-17 20:05 |个人分类:杂感|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二氧化碳, 甲醇

二氧化碳直接生产甲醇可行性遭质疑

科学网 - 周六, 2009-04-25 02:35
 
 新加坡国立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研究所不久前在著名专业杂志《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上发表论文称,该所研发了一种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的工艺。因这项工艺探寻了一条同时解决气候和能源问题的途径而备受关注,但德国专家质疑该技术的可行性。
 
据新加坡国立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研究所该项目的张姓负责人介绍,这项技术是通过多个步骤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燃料,这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可以被有效利用起来,“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但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同时也为未来的燃料找到新的途径。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利用烷基硅酮催化剂进行的化学反应,烷基硅酮是一种杂环碳化学物质,其杂环分子的结构由2个氮原子和3个碳原子组成,其中一个碳原子上含有所谓的孤独电子对,使其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二氧化碳在烷基硅酮的作用下变成烷基甲氧基硅烷,然后经过多道步骤再加水分解,和水反应变成甲醇。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将这种催化剂誉为神奇的工具,它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并容易合成,生产甲醇的过程在室温就可以进行。
 
德国海德堡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的专家多丽斯·昆茨对这项技术的可行性表示怀疑,她认为从表面上看这项技术是很有意义,但是实际应用上存在很大问题。
 
首先,要合成催化剂烷基硅酮需要耗费较多能源,就是说其制取时消耗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通过催化反应吸收并减少的二氧化碳还多。另外烷基硅酮在催化反应中会生成中间物,要使这种中间物重新转化成有用的催化剂烷基硅酮又需要很多步骤,耗费更多的能源。
 
因此,昆茨认为通过烷基硅酮的催化反应直接将二氧化碳转换为甲醇,既解决温室气体问题,又解决能源问题的设想是不现实的。目前国际上许多专家还在评估这项工艺的可行性,但昆茨认为基于她的专业知识,这篇论文的结论存在明显的缺陷。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 homogeneous catalysis • hydrosilylation • N-heterocyclic carbenes

Abstract

Activate and reduce: Carbon dioxide was reduced with silane using a stable N-heterocyclic carbene organocatalyst to provide methanol under very mild conditions. Dry air can serve as the feedstock, and the organocatalyst is much more efficient than transition-metal catalysts for this reaction. This approach offers a very promising protocol for chemical CO2 activation and fixation.

今天偶然看到这个的,还好对化学有点了解。觉得有点意思

1.甲醇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现在要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那么甲醇通常用作溶剂、防霜剂(antifreeze)、燃料或中和剂。所以,很大情况下就是一个轮回,意义不大。

2. 此过程应该是一个耗能的过程,那么所需的能量从那里来,肯定来自于其他能源,所以这个方法是无法解决能源问题的。

3. 难道这样考虑,利用核能等能源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然后作为汽车燃料,这样明显不如电动汽车的效率高。

综上,不看好这项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2763-232553.html

上一篇:一种好看的植物——戟叶薯蓣
下一篇:嵩山人参果——绵枣儿
收藏 IP: .*| 热度|

1 胡新根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