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实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kletonsen 在宇宙的尺度中,我很渺小 在内心的海洋里,我很宏大

博文

清华北大岂止是北京人的!

已有 3298 次阅读 2009-5-8 09:40 |个人分类:网文荟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综观名牌大学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从来都是对所在地很优惠,而对其他省份则很高

令考生和家长魂牵梦绕的高考,马上就要进行了。然而,翻越过高考这座高山后,招生制度中的严重不公平,犹如一道深沟险壑,依然在等待着一些省份的考生。名牌院校极其有限的招生名额,犹如这深沟险壑上的独木桥,为数众多的优等生群体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过去。

清华北大就是这样的深沟险壑,就是这样的独木桥。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外国语中学校长毛杰提供了一组有关数据:2007年、2008年北京大学在北京投放的招生名额,分别是河南的3.7倍和3.62 倍;清华大学在北京投放的招生人数分别是河南的4.31倍和4倍,而北京的考生人数分别只有河南考生人数的12.5%和11.66%。

不仅清华北大这样干,许多部属院校也这样。复旦大学更绝,在上海投放的招生人数是河南的38.14倍和32.49倍。不仅河南考生受到如此歧视,其他人数多但重点高校少的省份,如山东、江西、河北等,都受到这样的苛刻待遇。

为什么厚此薄彼?难道北京上海考生分数很高而河南等其他省份考生分数很低?根本不是!毛杰代表说,河南的孩子高考500分,在河南连个本科都上不了,而在北京却能上一本、上重点。

综观名牌大学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从来都是对所在地很优惠,而对其他省份则很高。人为的歧视性安排,多年来公然行之,制定这个政策的官员一点都不 觉得不安,从来都没有按分数高低公平录取的意向。去年,全国人大代表对此提出了“建议案”,被教育部敷衍塞责,今年全国人大代表继续呼吁,教育部又找出了 许多牵强的理由。概括教育部的说法,其一是为了照顾基础教育落后地区;二是大城市对所在高校贡献大;三是大城市的考生综合素质高;四是大城市孩子就业难。

无论何人看到教育部这些“理由”,都会觉得牵强附会。其一,难道京津沪的基础教育比甘肃、贵州还要落后?其二,清华北大甚至复旦南开,哪个不是凝聚 了全国的教育资源?它们属于全国人民,应该对全国考生一视同仁,其他任何大学也都一样;其三,既然进行了考试,就要拿考试成绩说话,不能又找其他的借口; 其四,河南等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并不会比北京上海高,教育部刚才还说照顾,怎么现在又不说照顾了?不雪中送炭也就罢了,岂能再人为制造不公加深鸿沟? 不是理由的理由,却被教育部拿来当挡箭牌。可见公平的原则是多么不值钱。教育是国之根本,是人生头等大事。既然这么大不公平,教育部都不当回事儿,在教育 领域怎能建设和谐社会?

2009年05月08日 00:00中华工商时报

(8G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8494-230612.html

上一篇:38岁三轮车夫报考博士 三位教授联名举荐
下一篇:动态优化的思考
收藏 IP: .*| 热度|

3 杨秀海 许小可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