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langyu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langyu

博文

读书是这样温柔的刚强

已有 3408 次阅读 2009-5-3 22:47 |个人分类:林中路|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习惯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抱上一本书,默默的坐在书桌前,翻着看看。扑面而来的书香,消解了白日的疲倦;慢慢揭去的纸张,仿佛清澄的演绎着着人生的画卷。

  画卷在立体的剥落着,滑落到个体生命特殊的真实。而我在多重的思维中追赶着文字,那跳跃的音符仿佛印证了我存在的力量。在模糊依稀的朦胧中,我在寻找着生命的力量。

  抛一抛身上烦琐的尘埃,不是减轻身体的重量,而是增加思想的深度和阅历的广度。翱翔在思绪的天空中,仿佛轻柔的云儿,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徜徉,现实之重不足放在心上,课题的压力也随之变的轻松,走过的路不再被积压的遗忘,遗忘在繁忙的日子里,让珍藏的遗忘自在的跳出来,跟着月亮的柔光翩翩起舞。此刻,我想那波涛汹涌的思的归宿定然是微妙的恬静的和谐的幽雅吧。

  我像个孩子一样幼稚的奔跑着。无数的鲜花和叶子在我身边擦肩而过,我无暇顾及,这其中的淡淡的忧伤。笑看花开花落,笑品人来人往,独自小酌一杯淡茶,也许比脉动饮料更加解渴。奔逐在思想的跑道上,注定我将错过生命中许多华丽的篇章。也许那不是我驻足的地方中,灿烂文字绽放的花朵层被我不经意间的羽翼戳伤?止流的血是最深刻的花香?  

  有的时候,我以为我清晰的明了,明了那淡淡文字下蕴涵的底的思想的力量。其实我知道,我只是站在自己的阅历和思维的角度来审视着作者创造的文本,即使我再怎么拼命,再怎么挣扎,我捕捉到的只是作者本意的一鸿一瞥。这样的诠释和再创造足够么?我不禁扪心自问:多维的诠释和解读中,能否真正架起理解的桥梁?

  也许阅读就是这样的一种夜的温柔:独特的个体站在自己的积累的角度来审视和诠释着他人,于是一个个再生的文本和个体得以创造和升华着,这种创造性的解读在多大程度上能在原作者保持本意的吻合固然重要,但不曲解本意的多样性的解读才更具有阅读的生命力。要文本,也要创造;要回归作者,又要找寻自我;要回顾历史,又要展望未来;要再现真实,也要构造虚幻;要承认静态的综合,也要动态的发展。。

  一次次这样读书的温柔,带给了我倔强和谐的刚强。于是,我在阅读中也成了一个符号,追索着他人,也发展着自己。一次阅读,一次震撼;一次相逢,一次碰撞;一次邂垢,一次深刻;一次执着,一次永恒。。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235-229685.html

上一篇:仙人棒
下一篇:看海
收藏 IP: .*| 热度|

5 郑融 陈绥阳 王安邦 马丽丹 吉宗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