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看叔本华的书,讲到建功立业与建言立说的不同,他认为前者是现世的、短暂的,而后者却能够使一个人的生命更长久,甚至于永恒。
财富是普遍存在的,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它平凡庸俗,充满欲望与生机。财富来源于劳动,包括以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脑力劳动。思想,是沙里淘出的金子,真正有价值的思想是罕见的,前提是要有沙存在。
在知识社会,人们说知识就是财富,并近似地推断,思想也可以带来财富。事实证明,伟大的思想常常能带来社会财富的巨增,但是却并不总能带来思想者财富的增加。反过来,从社会范围来讲,财富也可以推动知识进步与思想的产生。具体到思想者个人,不为生计操心也可以使之更加从容地进行智力创造活动。因此,财富可以成为知识与思想产生的前提,但更多的人却把它当作目的与结果。那么,以功利为目标或者以财富为目标的活动,究竟对思想的产生有多大的推动作用呢?
先要说说,知识与思想的不同,关于知识的四种类型,人们已耳熟能详,主要指人类认识并改造社会与自然过程的认识与经验的积累。而思想则有所不同,思想常常是指原创性构思。知识具有明显的传承性、系统性、关联性、结构性的特征,新知识常常是以旧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的。而思想尽管需要以知识体系为基础,但它一出现则带有很强的独立性、开创性与新颖性。知识的面更广泛一些,包括大量的人与自然间的联系,而思想则更多的针对人类社会。知识强调“知道”,发现本来已经存在的现象、规律与方法。而思想则更强调思索、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观点与构想。由是可知,思想以知识为基础,但又高于知识,当新思想逐渐普及成为人们的共同认识,并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时,思想就转化成了知识。
新思想的产生,常常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这种解决问题的冲动,其实是社会的一种功利冲动,整个社会积累财富的欲求促使一部分人去思考。但是对于思想者个人来说,却不能有太强的功利目的。因为功利是一种禁锢。首先,它禁锢了人的思想自由。当人们以思想的结果做为获取财富的条件时,思想便带上了某种特定的取向性,因而它的结果便有可能忽略了某些重要的、显而易见的因素而变得片面,甚至偏离了客观真理。其次,功利目的限制了思想的时间。有些思想需要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安静状态,不受诱惑,不受生活的胁迫。而急功近利常常使思想者受到太多的干扰,抑或将时间切隔得零零碎碎。浅尝辄止的零星发现与经不起推敲的哗众取宠的言论占据了大众的视野。第三,功利目的使得思想的形式华丽而内质粗糙,包装与效率的追求让思想者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形式。因此,一个知识的时代,是否就能产生伟大的思想,尚不可知。至少对于哲学、艺术、文化领域是有影响的,商业文化、市民文化与快餐文化取代了经典。
因此象牙塔的作用便显现了出来。大学提供了一个不受生计所迫、不为功利所动、不为强权所制的自由思想的场所。所谓的学者风范或者士大夫精神,也就是一种不功利、不谄媚、坚持独立思想的风骨。大学就仿佛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专门用于思想的器官,大师是其中产生伟大思想的人物。尽管象牙塔这个词的本意是批评大学的学问有些不切实际,脱离现实。但是,正是有了这样一种脱离,有了社会给它输入充分的养分,大学才得以比较纯粹地存在,才有可能产生大学问、大思想与大师。
然而,大学并不象我们想像的那样平静与纯粹,商业文化的蔓延使大学里充满了物欲的诱惑。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大学绝对纯粹的精神,那么我们至少要保持相对宽松的环境,包括物质上与思想上的自由。
这样的话题或者是不入流的,当企业家精神受到普遍推崇时(这并没有错),大师的精神与象牙塔的纯洁可能显得苍白,但却是必须的。社会就如同人的身体,欲望无处不在,但眼睛必须一尘不染。
2005-03-0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