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P673关于“前途”的例句……
上面这句话在网上流传已久,我从未曾考证过它的真实性,因为使用《新华字典》之于我而言,只是童年的一份珍贵的记忆罢了。
这些年里,我和你们一样,一直把上面这句话当笑话读,而且,我也曾经在饭桌上亲口给别人讲过这个笑话。
可是,我却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我居然会把新华字典里的这个笑话当作支持我的论据。
生活中真是充满了幽默。
今天打开科学网博客,看到了曹广福发表的《学生就业是导师的职责吗?》
对文章里提到的事情,我也有一些想法,所以写一篇博文。不过曹老大不用担心,我这次不是骂你,我是挺你。
我和曹广福一样,对清华大学在部分院系试行新政策,将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导师的职称评定以及该导师下一年的招生名额挂钩的决定表示完全的不赞同。
不过我事先声明,本评论博文所有的观点,都“只”建立在京华时报讯(记者 周逸梅)的这篇稿子内容完全属实的基础之上(也许你觉得这是一句废话,但有时候“废话”不得不说)。
现在,让我们考虑如下几种情况,有ABCDEFGHI九个人,他们的情况分别是:
A:在航天城工作,隶属于军队的人,具体工作跟神五神六神七神八有关,一个月工资大概4000块,上尉军衔,还没有分到房子。所以不算富人,但绝对是“国家的人”。平时严格按照部队的时间表安排活动。
B:在公安部工作,三级警司(也就比普通警员高一级),已经分了房子,一个月工资大概5000出头,福利不错,买火车票从来不用排队,所以不算太穷也不算富人。工作时间表极其规律:朝九晚五。
C:在银行做技术工作,月薪过万,工作非常稳定,一般银行裁员轮不到他。但一天到晚在机房上班,见不到人,平时上班属于倒班制,第一天白班,第二天晚班。正在攒钱准备买房。
D:IT业,一家私企的技术主管,从事网络广告工作,你打开sohu的主页,突然弹出一个流氓小广告,死活关不掉,那八成就是他做的。月薪近万,但还没攒够钱买房,工作时间极其不规律,只要有活就不放假,过年也要加班,但是没活就窝在家里打魔兽世界。其优点是:在行内还算有名,因为有手艺,所以从不担心失业。
E:在一家投行做基金和股票工作,年薪二十万,已购房,开一辆奔驰,但极具消费意识的他家中存款为0,银行贷款为一百万。工作非常忙,早上8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需要经常陪客户吃饭,各类应酬多。金融危机到来后有被裁员的危险。
F:自己创业,有自己的公司,规模不大,三十人左右,公司效益还不错,具体一年能赚多少钱我不好意思打听。基本上黑白两道都有认识人,经常跟客户去天上人间夜总会洽谈业务。但生活不稳定,工作劳心,应酬也多,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6小时。
G:在华为工作。这是什么性质的工作咱就不用多介绍了,估计你们都听说过。
H:在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外企工作,月薪一万,福利待遇不错,但经常出差,从河南到荷兰,从柬埔寨到阿富汗,全世界都有他的足印。无法长时间居留在一处,找对象只能搞异地恋,所以目前尚单身。
I:大学老师,一个月4000块,单位给个房子暂住,一个星期3天课。。。不用多介绍了吧?
接下来,我的问题是:
ABCDEFGHI这9个人的工作,哪一个更“好”?
有没有一个确定的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答案很明显嘛: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你只能说这些工作是各有各的好,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擅长,各有各的选择。
但你却永远都不能说哪一份工作真的比另一份工作“好”。
所以,当我在原来的新闻中看到“就业质量”四个字的时候,我笑了。
接着问第二个问题:
假如上面这九个人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而且原来都是同一个专业的,那么该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该如何分别定义这九位的“就业质量”?
用什么样的标准??
看单位?看工资?看福利?看待遇?还是看什么?
再请问:如果这九个人分别是同一专业的九个导师带出来的,那么你如何通过这九位的“就业质量”来评定导师教学的优劣?谁的导师明年该多招一个学生?谁的导师明年不许招?
这是很apparently,obviously,以及各种ly的事情嘛。
你应该能想明白吧?
这时候有人可能说了,你举的这些例子都只是普通人,我们是全国top好几的大学,我们毕业的学生都是精英。
OK,没问题。
我现在把上面所有提到的人的工资都乘以4,够精了吧?
你要还嫌不够,那就都乘以8,16行不?或者随便你乘以几都行。
但我的问题还是不变,你觉得答案会变吗?
————————————————————
什么叫“毕业”?什么叫“就业”?
“毕业”就是说一个学生顺利或者不顺利的“完成”了他的学业,学过了他该学或者不该学,喜欢或不喜欢的课程,并且拿到了该拿或不该拿的学历学位证书。
从此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了。
而“就业”是说你正式工作了,自己开始每天给老板干活赚钱养活自己了。
就业是发生在毕业以后的事情,你还没毕业就找工作,那不叫就业,那叫兼职。
你毕了业却没找工作,那也不叫就业,那叫待业,或者也叫坐家。
你毕了业但老换工作,没有一行做久的,全是临时工,那这叫自由职业。
你毕了业也找了工作,签了合同,但你既不想干这行,又怕走了之后就回不来了,所以跟单位打了招呼位置留下,工资不领,以后混不好再回来,这叫停薪留职。
而你因为工作不积极被老板出了红牌,合同期内工资照发但过期就辞退你,那这叫二十四小时下班制。
但不论是哪种情况,都发生在你毕业以后,也就是发生在你彻底跟学校脱离关系,彻底解决彼此入学时达成的教育协议,彻底划清界限以后。
而你在毕业跟学校划清界限的同时,也跟你的导师脱离了关系。
注:这里的划清界限不是指“感情”上的,而是指责任和义务上的。
所以,一个学生的就业,是发生在他毕业以后的事,这本身就不是导师教学义务的一部分,不是导师必须负责的事情。
当然,如果一个导师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帮他的学生找到更好的出路,这自然是好事情。
我的导师如果在我毕业后能帮我联系到好的工作,我也会很高兴。
但这反映出的只是导师人品好。
反过来说,如果我的导师没有帮我或者没有能力帮我找到好的工作,那么这也不能说明我的导师在教育的这方面失职了。
因为导师本身的职责,只在于教育你,不在于养活你!
所以,你不可以把一个本来不属于导师责任和义务范畴内的事情当作评定导师教学质量,约束导师教学行为的条款。
这种做法不合理。
————————————————
这时候有人可能说:Neil,你傻啊,你现在也是研究生啊!如果学校规定你的导师必须帮你找工作,否则明年他就不能再招学生,那么这件事情对你有利啊!
你怎么还能帮着导师说话?
我说:是啊!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我赞同!而且我不但赞同导师帮学生找工作,我还盼着导师帮学生介绍对象呢!
下面插播一条新闻联播:
考虑到目前男女比例以及我国毕业生婚姻市场的不景气,从2010年开始,全国各大学学生的婚姻情况与导师的职称评定以及该导师下一年的招生名额挂钩。
而对于全国top几的某大学,虽然学生并不愁找不到对象,但关键就在于找到的对象的质量。由于导师对该行业单身情况比较了解,人脉也比较广,所以能在择偶上给予有的放矢的推荐。导师通常与很多对口的合作单位、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为学生搭线推荐。‘挂钩就是在于让导师提高解决大学生择偶的思想认识’。”
怎么样?
找不到对象的广大研究僧们,大伙都欢呼雀跃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0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