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湖沼,水产,生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shui 研究方向:资源生殖生态和恢复生态学;

博文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海域金枪鱼资源现状及中密渔业合作概况

已有 3914 次阅读 2009-2-6 14:03 |个人分类:渔业资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海域是世界着名的金枪鱼产地。海洋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是该国得天独厚的资源。但由于该国捕捞技术落后,到2003年前后,主要是美国、日本、我国台湾省、韩国及我国大陆渔船在其海域作业,总数约200艘,大致情况如下:美国围网渔船55艘;日本围网渔船32艘,延绳钓船20艘;韩国围网渔船29艘;台湾省围网渔船42艘,延绳钓船20艘。据密政府有关部门估计,1999-2003年五年间金枪鱼年均捕获量约为16万吨,产值约为2.5-2.8亿美元。2003年金枪鱼捕获量达到20多万吨,居十年来之首。金枪鱼种类主要有:鲣鱼、黄鳍金枪鱼、大目金枪鱼。大部分金枪鱼均销往日本。据2005年10月密联邦国家渔业局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密联邦海域捕捞的船只总数是342艘,其中围网船134艘,延绳钓船172艘,杆钓36艘。其中日本船数量最高为157艘,中国台湾省船数为73艘,密联邦是32艘,韩国27艘,中国大陆25艘(其中围网船8艘、延绳钓17艘),巴新8艘。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开发该地区的渔业资源,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基里巴斯,瑙鲁,贝劳,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七国先后于1982年及1992年签署瑙鲁协定 (NAURU AGREEMENT)及贝劳协定(PALAU ARRANGEMENT),对中西太平洋围网渔业进行协调管理,其中对进入本地区的外国围网渔船数量在总数上规定不可超过205艘,并对各捕鱼国的围网船只数量根据当时的渔船拥有量进行了分配,其中美国根据与各岛国签署的多边协定(US TREATY)可进入55艘。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与各岛国签署双边入渔协定的基础上,日本39艘,我国台湾省44艘,韩国32艘,菲律宾11艘,另外加上本国或以本国为基地的渔船24艘,共205艘。最近特别提出分地区按捕捞日作业的方案以期对上述贝劳协定做出调整,该新方案目前仍处于探讨和发展阶段。

      2002年渔业共同论坛组织(FORUM FISHERIES AGENCY, 简称FFA)暨瑙鲁协定签署国(THE PARTIES OF NAURU AGREEMENT)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纳佩州召开年会,会上,我国大陆金枪鱼围网渔船取得了在南太地区入渔的突破性进展。我国大陆第一艘金枪鱼围网渔船,山东省中鲁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泰福”轮首次获得在密联邦的入渔许可证。本次会议与会国一致同意在帕劳协议框架下允许我国大陆三艘金枪鱼围网船进入各协定签署国专属经济区作业。我国中远水产等大陆公司与香港联泰集团合资于1994年在密成立的渔业公司有22艘延绳钓渔船,年捕金枪鱼约1600吨,但到2004年,由于种种原因,经营出现严重亏损,联泰集团撤往马绍尔和帕劳,几家大陆渔业公司纷纷撤回国内。2006年7月,香港联泰集团再次与密联邦波纳佩州政府签订协议,租赁经营该州渔业公司PFC,主要是其加工、包装及冷冻车间,为联泰公司每年近40条捕捞船提供加工服务。

      目前,密联邦的渔业管理组织有:国家海洋资源管理局(NORMA),主要管理金枪鱼许可证颁发,负责海洋渔业保护和管理上;经济部渔业部门协调政府部门与任何地区、国际或外国组织、实体或各个州的关系;国家渔业公司(NFC)主管环珊瑚礁渔业资源;密联邦司法部负责渔业的监管和执法。

      2002年12月,密联邦通过国际竞标成功,获得了在其波纳佩州建立中西太平洋高度洄游鱼养护和管理公约委员会总部的契机。2003年12月,中国农业部渔业局、商务部援外司及有关渔业企业联合组成了中国渔业代表团,对密联邦进行了友好访问,中密双方就共同关心的中国金枪鱼围网船进入密海域作业的许可和中国政府援助密政府修建金枪鱼委员会总部大楼等合作问题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备忘录。2006年1月,经过江苏省建筑工程公司工程技术人员6个月的艰苦努力,中国政府援建的金枪鱼总部办公楼竣工移交,为公约委员会这一国际组织尽快开展工作提供了硬件准备,也为加强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捕捞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2006年5月,浙江省舟山渔业公司技术组再次考察友好省州波纳佩州,探讨了派遣2艘超低温速冻船到密克试捕金枪鱼的可行性;同时,中国水产集团也在与波纳佩州CFC 渔业公司探讨建立合资公司,中方派遣两条大船利用原有许可证开展围网船捕捞金枪鱼的可行性。

引自:http://www.jsof.gov.cn/art/2007/5/22/art_107_719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0178-213171.html

上一篇:农业“败将”鲁冠球远洋渔业翻身
下一篇: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迅猛年产值已近百亿元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