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为人不易,为学实难”-浅谈研究生的培养

已有 8492 次阅读 2008-4-9 01:07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是件大事,无论对一个研究组或教研室、一个研究所或一个学院,一个大学甚至一个国家,都是件大事,是关系到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大事,应该引起各界人士的足够重视。这些年来自己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有过一些思考,在此想结合自己平时的读书、学习和思考,谈点粗浅的体会和心得,与各位导师和研究生们共勉。

 

  明确培养目的

这一点看起来不言自明,教育部、每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条例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实际执行的如何呢?研究生们自己又做得怎样呢?我不想评论过多,大家都会有思考。我想说的是,作为研究生自己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追求目标,作为导师也同样要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我曾对我的研究生讲,研究生三年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学习和科研任务则是非常重的。首先,我希望他们完成研究所里对研究生的各项要求,理解研究所关于研究生培养的一些规定,都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但是,到我这个研究组来,作为我们研究集体的一员,并不只是发表几篇论文,重要的是这三年来你自己在做学问上提高了多少,学到了哪些知识和能力,对本学科、本领域的研究进展掌握得如何,对我们研究组以前的研究及现在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有多少了解,三年后是否真正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包括开题、实验设计、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写作方法和理论水平等。同时三年来,给我们研究组带来了什么,毕业后给我们研究组又留下了什么。

对于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我始终认为师生关系不同于老板与雇员的关系,它有一种情分,也是一种缘分。研究生不是纯粹的劳动力,研究生是为求学而来,学生所做的一切研究工作不应该理解为是给导师做的,但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所耗费的所有精力则是应该的,是一种责任。我在研究组会议上对研究生讲,研究课题是我们大家的,但学问是你们自己的。教与学看似一对矛盾,实际上在培养目的和长远利益上,导师与研究生应该是一致的,不应该存在什么矛盾。

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

研究生知识层次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关键。首先研究生要培养自己对所从事专业的兴趣和对科研工作的兴趣,这是前提。从一开始,就应该注重各方面的培养。我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很看重的,好的开题报告是要下大功夫的,功夫下到了,后面的研究工作也就相对顺利了。做得好的同学,见效快,实验期间问题相对少些,做得差点的同学,实验过程中的问题相对就多些。在开题前,我要求研究生必须对所从事的领域在阅读文献和专著的基础上,写出文献综述,对有关理论背景和学科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开题报告必须对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实验对象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实验路线、仪器设备、实验的可行性、预期结果、时间进度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明确的论述。开题报告要在研究组、研究中心或对专家小组进行报告,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和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经过认真讨论和分析,及时做必要的调整。研究组和研究中心要经常举行学术交流,每个研究生及时报告自己的研究结果和发现、报告自己的阅读文献的心得和本领域的最新进展等。这些活动,对研究生的学术交流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学术思想的交流等是非常有益的。我们知道,实验方法和仪器使用等技术方面是容易学习和培养的,但学术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科学问题的敏感能力(或说悟性)、对新学科新生长点的判断能力和学科方向的把握能力是不太容易培养的,除了研究生本身的科研素质外,平时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气氛,对研究生各个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

   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要贯穿在研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要重视研究生的第一次实验。实验开始前,对实验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则我都要认真讲解,同时教育他们树立严格认真的态度,严格收集每一个数据,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在实验和数据收集上,绝对不允许粗心大意,实验记录必须详细、仔细。不要怕吃苦,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分析结果时,要相信自己的实验数据(这必须是以严格的实验为前提),要善于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要敢于怀疑,要有对现有理论和学说进行挑战的决心。我常常告诉学生们一位芬兰生态学者给他的研究生的忠告,进行生态学研究必须“熟悉你所研究对象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所涉及到的理论框架,谨慎地提出预测,不要试图逃避艰苦的工作,但要尽力避免工作量太小(样本太小)。”

阅读文献也是重要的,要善于吸收有益的信息,为我所用。国际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是必须掌握的,但不要老跟着国际文献跑,这样永远不会有创新,会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在方向的把握上,导师负有重要的责任,这就要求导师的知识要及时更新,我想大家都还记得“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古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万不可以的。作为导师必须要熟悉研究生的研究进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言传身教、无私奉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导师的科研和生活作风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自己从大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到今天,这方面的体会较深。我想在此谈一下我的两位研究生导师。我的硕士导师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王祖望先生,博士导师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孙儒泳院士。两位先生都是动物生态学界和兽类学界的知名学者,他们对学术研究的严格认真态度对我的科研工作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硕士阶段,王先生从点点滴滴开始教,如如何记文献卡片、如何查阅阅读文献等,定期检查我们的学习情况和文献阅读情况,亲自给我们做实验示范。在论文写作上,更是一丝不苟,从句法、标点符号、动物学名、参考文献等都严格要求。学位论文改了一遍又一遍,向刊物投稿时,至少也要改三遍。经过严格的训练,既磨练了自己的性格,也学会了如何做学问。在博士阶段,孙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又使我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对于一个博士生是重要的。记得先生给我具体讲了博士生的要求,如要求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博士论文的工作量,研究课题的深度和宽度等等,其他有关选题、论文设计等全靠自己。论文的开题报告是要严格审查的,必须通过专家组的答辩。孙先生对学问的严格是出了名的,你的实验数据他有时都要亲自计算一遍,统计方面的疏忽他都会指出来。同时孙先生看书多和阅读文献多也是出名的,这样在对科研方向的把握上就比较准确。他对学位论文的修改同样是严格认真的,在论文的结构布局、实验方法的严格性、结论的可靠性等都严格把关,不理想或不能确定的结果,必须再重复实验,否则不能写进论文,对论文的每一个结论都非常慎重,不确定的结论不要急于发表;他反对为了论文而论文,他要求每篇论文都要尽力做到有新论点。在我求学的道路上遇到两位先生,真是我的幸运。两位先生对我的培养和要求,他们的一言一行,毫无疑问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如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所言:“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我在今天培养我的研究生时,有些也是沿用了我的导师对我的一些培养方法。我指导第一个博士生时,从课题的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都倾注了心血,甚至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也是我先摸索,再教给他,可以说手把手教,对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新的发展都是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讲解和讨论,最后对论文也是改了一遍又一遍。对第二个博士生的论文草稿的修改达到了七遍。对硕士生的培养也是同样的,有些实验我是与学生共同进行的,对学生的任何问题能解答的都是耐心解答,不能解答的,就一起讨论,过后再查阅有关资料。在知识方面,懂就是懂,不等就是不懂,我从不隐瞒。如孔夫子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一种人格修养。要老老实实做学问,踏踏实实做人。在指导学生的同时,我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有许多事情,导师也是不清楚的。韩愈在“师说”中也说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业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讲,在学界所谓“先生” 就是先走一步的学生。“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谓教学相长。对学生耐心指导,严格要求,辛勤的劳动会换来可喜的成果,我第一个硕士生作为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七篇,其中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三篇,还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的奖学金。

我非常重视学生的第一篇论文,无论第一篇综述还是研究论文,我都会花费较多的精力去修改。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力争在第一篇论文的修改过程中发现并解决。由于这是学生的第一次写作,往往存在较多的问题,是个非常耗精力的过程,但却是帮助学生学会写作、解决问题的最好机会。通过修改,既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科技写作方法,同时也了解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培养上可以有的放矢。作为导师,我觉得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每一个第一次,第一次开题报告,第一次实验,第一篇文献综述,第一篇研究论文,第一次向学术刊物投稿,第一次学术报告等等。这都是了解学生情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学生交流的好机会。第一次往往会给他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对他们以后的工作会有较大的影响。

  

踏踏实实做学问

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大学问家很多,他们都有许多宝贵的治学经验,很值得我们细心去学习、体验和领会。综观古今中外的有成就者,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学问是做出来的”。还记得陆游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吗?还记得荀子的劝学中的话吗?“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治学不是读几天书就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艰苦的积累过程;有位社会学者认为治学的基本点是勤奋与坚韧。勤的要求是四勤:勤听、勤读、勤思和勤写,而其根本在勤读,勤读方能博涉,博涉方能使知识源源输入,方能逐渐走向专精。治学要冷而不能燥,冷能冷静地搜集资料,构思撰写,不是闹哄哄地赶时髦,发高论,迎世媚俗,写空洞无物的文章。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说“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所谓“十年磨一剑”。再看看我们今天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风气,我们会有些什么感想呢?“学问是做出来的”,这里面当然包含了许多的艰辛。做学问就是为了挖掘自然现象、证实规律,讲究的是有根有据,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学者牟宗三在《生命的学问》中论证了“为人不易,为学实难”的道理,指出“无论为人或为学,同是要拿出我们的真实生命才能够有点真实的结果 ”。做学问是件苦差事,也是件清贫的差事,要耐得住寂寞,要做得住冷板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述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值得重视的一些问题

阅读文献问题

现在科技文献浩如烟海,无穷无尽。学生要学会读得进去,钻得出来。我这里想说的是关于阅读文献原文的问题。我在评阅论文时发现现在转引的文献较多,有些刊物或专著在国内根本无法查到的,也都引上了。我想提醒的是,还是应该读原文,实在查不到,能不引就不引。有位叫来新夏的学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关于阅读原著的问题,他说有位前辈曾告戒他说:“如果不读原著,只会转用别人的资料,犹如从别人水桶中舀水一样,一旦别人之桶空,则不知别人桶中之水从何而来,只能‘望桶兴叹’,继而环顾四周,是否有挑好水的水桶等人来舀。如一生中只知舀别人桶内的现成水喝,而不论清水混水,只要是水就行,其后果实不忍设想”。这个比喻真是生动,值得我们导师和研究生们深思。

   学术道德问题

现在学术界风气不是很好,报端和媒体近来都有许多披露,有伪造国外简历的,有剽窃博士论文的,有抄袭别人论文和专著的,有修改编造数据的,有申请国家基金时编造简历的,有剽窃别人基金申请书的等等,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作为导师要认识到这一点,也要让研究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有些研究生在写论文时,不引用前人的工作。有些引用了,但不注明出处和作者,这是不应该的。有些是属于孤陋寡闻,不了解国内外动态。有些是故意不引,尤其国内同行的成果更是不引。记得读过一篇关于哈佛大学的文章。文章谈到“对独立思想的鼓励和培养,是哈佛大学的教育之本。每一个新生入学时拿到的《哈佛学习生活指南》,都在非常显著的地方,用加大加粗的字体甚至套色印着这样两段话:

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每一个这样做的学生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直至被从大学驱逐出去。

   当你在准备任何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时,你必须明确地指出:你的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是从别人的著作或任何形式的文字材料上移入或借鉴而来的。” 学术道德问题涉及面较广,不多谈。

人才素质问题

史学家一般须有四长,即: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其实培养研究生也应该注重德才学识。中央电视台有一次邀请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和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谈关于人才的问题。他们都认为人品、智慧、执着、团队精神、激情和自信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人才素质。这也是个大问题。

身为人师,责任重大。导师要对研究生的学业负责,要对国家的人才培养负责,这就叫任重而道远。华罗庚先生的老师送给他几句话作为做人的标准,“做人要正,待人要诚,学习要勤,工作要实,生活要俭。”我抄在这里,希望我们师生共勉。让我们牢记古人的忠告吧:“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说明:这篇文章是2001年夏季为了配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生教育交流会议而写的(会议因故没有召开)。后来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刊物上发表,还获得了第三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刊转载,也在动物研究所所刊上刊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20987.html

上一篇:开博序
下一篇:这个清明节,我想家了
收藏 IP: .*| 热度|

2 张红光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