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少年班三十年庆和“神童”问题 精选

已有 15078 次阅读 2008-3-27 00:49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少年班三十年庆和“神童”问题

2008.03.26

少年班三十年

2008年3月22日中国科大隆重举行少年班创办30周年庆典活动。

中国科大隆重举行少年班创办30周年庆典大会新闻链接:http://alumni.ustc.edu.cn/view_notice.php?msg_id=3754

《中科大少年班“三十而立”》新闻链接:http://news.sohu.com/20080309/n255603735.shtml

成功的少年班和令人失望的“神童”

少年班的绝大多数学生后来都成为了相当成功的专业人士。但是成功的专业人士往往很少被公众经常谈论。

一说到少年班,大家常常会想到的是当年的几位“神童”宁铂,谢彦波和干政。因为他们作为“神童”没有如大家所愿地“成材”,他们更常常被公众谈论。他们几位的前世今生也引发公众对于少年班的诸多疑问。反对者甚至认为“少年班是拔苗助长”,“少年班模式是摧残人才”,“少年班是根本上的失败”,等等。

我1983年进入中国科大的时候,是和多数少年班学生一样的年龄。因为我是应届毕业参加高考,所以没有进入少年班,但我和本级的不少少年班学生还是相当熟。(1982年科大少年班第一次在四川招生时,我报考过一次少年班,没有考上。可见我还算不上“神童”。)

从我个人了解的情况看,少年班的学生和非少年班的学生相比,并没有更不成熟或者更不成材的情况。具体的例子不用我讲,网上搜一搜就能找到答案。

都是理论物理的错

不过,网上搜搜,还是不会有宁铂,谢彦波和干政几位“神童”不成功的答案。我在这里倒是可以提供我自己对宁铂,谢彦波和干政几位“神童”出现的问题的最简单和最实在的解释。

我的解释很简单,他们的“失败”主要是因为选择了理论物理的缘故。

宁铂,谢彦波和干政等几位“神童”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选择了非常抽象的理论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任何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过去三十年并不是理论物理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理论物理有很多进展,但是全世界其实有很多非常聪明的人选择理论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却没有取得所期望的成就。因为这样,理论物理研究也更需要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

John Ross是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于1999年因对统计力学和非线性体系的化学动力学的贡献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前几年他在北京访问时我问他当年为什么从统计理学转向非线性体系的化学动力学。他的回答是:

"Because so many very smart people were trying to solve so few problems in that field, I decided to leave and find something new.” (因为那个领域有太多非常聪明的人在试图解决少数的几个问题,所以我决定离开去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谢彦波和干政都通过CUSPEA考试到了Princeton大学跟世界上最好的理论物理学家深造。和很多具有同样机会的人一样,他们没有能够在理论物理上坚持下去;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他们把这当成了他们自己的失败。

如果他们选择的是正在蓬勃发展的其它领域,或者选择的是不像理论物理这样对个人的智慧和精力全心投入如此demanding的领域,或者他们早生几十年处于上世纪初和中叶理论物理的黄金年代,他们在性格上对成功的渴望不至于要去承受到那样大的精神落差的折磨。

成功的少年班人,几乎都是选择了别的。

成就天才的因素

智力早熟和持久的对成功的渴望是成就天才的重要因素。智力早熟往往会让人有莫名的孤独感,对成功的渴望也往往会在遭遇挫折时让人精神崩溃。

少年班或其它形式的超常教育对于为天才少年提供发展他们潜能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天才少年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在不同阶段缺乏同样具有天分和具有充分经验和成就的人为他们提供因人制宜的直接影响、指导和帮助。

在这一点上,我一直觉得我们的社会其实渠道太少,做得也太少,埋没和浪费了很多非常有潜力的“天才”和“神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19549.html

上一篇:李开复给中国高校的一封信
下一篇:北大清华在搞什么名堂?
收藏 IP: .*| 热度|

1 刘全慧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