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汤建国

博文

昆明植物所2008届春季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汇编(一)

已有 3291 次阅读 2008-3-26 19:25 |个人分类:未分类

昆明植物所2008届春季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汇编(一)
  http://www.kib.ac.cn/  加入日期:2008-3-26 18:42:47 阅读次数: 12  

一、胡华斌博士,导师:裴盛基

学位论文题目:云南德宏景颇族传统生态知识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学位论文摘要:

景颇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山地森林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德宏、缅甸北部和印度阿萨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传统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正逐渐由游耕农业向定耕农业发展,有利于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传统知识体系面临消失的威胁。

本研究运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结合农业生态系统分析手段,在研究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参与观察和生态学调查方法,对我国景颇族集中分布的典型地区从民族植物学的角度分析了该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特征、价值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和保护景颇族传统生态知识的若干建议。

研究表明,景颇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丰富的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和管理山地生态系统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1、景颇族传统的生态观孕育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景颇族先民的思维里已经有了森林、植物、采集等比较明显的概念;人们在认识、敬畏、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对特定的植物赋予特殊的含义对于保护这些植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该民族长期认识和利用植物的反映。

2、景颇族对野生植物的采集和传统利用,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地区景颇族采集利用的野生植物种类多达174种,主要用作野菜、草药等,利用部位主要是植物营养器官,如幼叶、嫩尖、枝条等,传统利用方式对于野生植物资源并未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3、景颇族对于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逐渐从采集向栽培方向发展。在山地森林中野生棕榈藤资源日渐减少的情况下,一些景颇族农户积累了棕榈藤种植的经验,不仅保护了物种资源,而且也逐渐成为其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在庭园中栽培的植物中,野生植物的种类占有很重要的份量(约50%),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驯化利用提供了丰富的传统实践知识和物质基础。

4、景颇族的刀耕火种——“火地耕作生态知识是他们适应自然、维持生计比较成熟的山地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在维持山地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在管理过程中主动防火,套种多种作物,混种非豆科固氮树种——旱冬瓜,一方面保存了作物种类和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为维持土地肥力提供了基础。

5、景颇族地区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保持了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传统的火地耕作是导致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耕作活动的地点逐渐向村寨周围和公路沿线发展,逐渐集中于较低海拔范围。森林面积的变化受政策的影响非常明显。为了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政策,景颇族灵活地运用传统生态知识,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发展。

景颇族拥有的丰富传统生态知识是建立在长期的人与植物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在现代经济社会活动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民族自我认同感越来越弱,多数民族社区的发展仍然十分落后。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长期积累的传统生态知识面临解体和流失的威胁。

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

1、为了适应转型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掘、收集和整理民族和民间长期形成的传统知识体系,包括:关于非木材林产品的认识和利用知识;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知识;民族传统耕作系统中保护和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2、德宏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当地民族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和区域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应当以当地原住民族的生态知识和民族植物学知识去寻找和研究。

3、强化民族意识,加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工作。关注民族人口的医疗保健,开展民族医药的发掘研究,更加重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等;发展景颇族的饮食文化和民族医药文化。

4、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开展社区共管,鼓励当地社区参与保护区的管理,使当地社区在参与保护的同时从中受益;提倡和扶持当地农户庭园种植野生植物,提高庭园土地利用率,不断发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通过人工栽培,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

5、在特定地区,尤其是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尝试建立刀耕火种(或火地耕作)保护区或博物馆,体现景颇族的传统生态知识和民族植物学知识的具体实践,使这一传统的农耕方式不至于绝迹,同时为更多的学者提供理想的开展系统研究的场所。

 

二、孔宁川博士,导师:郝小江

学位论文题目:交让木等三种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学位论文摘要:

本文对采自江西庐山地区的虎皮楠科植物交让木、河南骡河地区的菊科植物艾蒿以及云南思茅地区的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各种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从上述植物中分离了68个化合物,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单晶X-衍射、有机合成等方法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

从交让木果实中分离了31个生物碱,其中有13个为新生物碱,通过研究发现几个分属于不同骨架类型的虎皮楠生物碱具有较好的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此外还从果实中分离出了一个结构新颖的小分子氧杂笼状化合物,并对该化合物左旋和右旋体进行了不对称全合成,通过比较合成体与天然体的旋光方向和比旋光度,确定了天然体氧杂笼状化合物的绝对构型。

从艾蒿中分离了28个化合物,化合物类型涉及多种骨架类型的倍半萜、黄酮、香豆素、三萜、咖啡酸衍生物等,其中包括两个没药烷型新倍半萜和一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衍生物的新化合物。从大叶紫珠中分离出了9个化合物,化合物类型涉及酚性化合物、甾体等。本文的最后对河豚毒素的研究概括进行了综述。

 

三、袁庆军博士,导师:彭华

学位论文题目:十齿花谱系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

学位论文摘要:

本文对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 )进行了基本的生殖生态学研究,初步了解十齿花的传粉机制和种子传播方式;并进行了染色体初步观察;重点根据叶绿体DNA基因间序列数据,运用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方法,揭示了十齿花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复杂的地理历史和气候条件对十齿花进化历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进化显著单元(ESU)”的划分标准,提出了保护十齿花遗传完整性的具体策略和措施;为了进一步应用SSR分子标记进行核基因谱系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构建了十齿花微卫星文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基本生殖生态学特性和染色体特征:在彝良居群进行了传粉生态学初步研究,控制授粉实验表明,十齿花的传粉几乎完全为虫媒传粉,存在一定的风媒传粉;昆虫访花实验表明,主要访花昆虫归属2科、5属、6种,即食蚜蝇科34种和蜜蜂科22种。对多个居群成熟果实观察的结果表明,十齿花的种子靠蒴果成熟时开裂的弹力传播。对彝良和云龙两居群染色体观察的结果表明,十齿花不同居群的染色体均为2n=34

2、谱系地理分析应用2cpDNA基因间序列psbA–trnHrps16–trnQ对十齿花的16个居群进行谱系地理分析,结果表明,十齿花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hT=0.902)和遗传分化(NST=0.987GST=0.948),有显著的谱系地理结构。漫长的进化历史和多变的生境引起十齿花高的遗传多样性,低效的种子传播方式和分布区内巨烈的地壳上升共同形成了它高度分化的遗传结构。嵌套分支分析(NCA)支持地形变化引起的异域片断化是形成高度分化遗传结构的原因。然而,三级分支反映的种内(或刘建生划分的种间)遗传分化和形态的分化是不一致的;同时,二级分支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也表现出不一致,地理上最接近的分支2-1和分支2-2却有着最大的遗传分化。我们认为形成这种谱系地理模式的原因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上升首先引起祖先居群的片断化,随后发生的谱系分选和遗传漂变使居群间的分化不断增大;二是由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板块的平面移动将原先分布在一起的居群强行分离的结果。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伴随着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的上升而显著增加的地理和生态多样性对这一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进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3进化显著单元(ESU)”的划分及其保护:十齿花总的保护策略是加强就地保护,居群间的相互移植或混合不同居群个体的迁地保护都会导致远交压力和适应性特征的丧失,应该避免。利用最大简约树和UPGMA树,根据单倍型的地理分布、遗传距离和AMOVA分析,十齿花的16个居群可划分为4ESUs (ESU A-D),保护的优先权从高到低为:ESU BESU AESU DESU C。祖先的ESU B(贡山、福贡1、福贡2)应给予最优先的保护,保护的重点放在FG2;其次是居群间分化最大的ESU A(元江、彝良、安龙),其中的三个居群必须同时加强保护,保护力度应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加大;再次是分化最大的ESU D(越南、麻栗坡、惠水、雷山、从江、田林、融水),保护重点放在VNLSHS居群,可考虑重建1–2VN居群,HS居群就地保护亟待加强;最后保护的是ESU C(腾冲、云龙、泸水),主要保护LUS居群,TCYL居群保护二者之一即可。

4、微卫星文库的构建:采用Dynabeads和选择性杂交法构建了由34条片段组成的微卫星文库,为下一步应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进行十齿花核基因谱系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聂泽龙博士,导师:孙航

学位论文题目:东亚—北美间断代表类群的分子生物地理与进化研究

学位论文摘要:

在全球生物地理学研究中,北半球温带成分的间断是最著名和复杂的地理分布模式,一直都是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本论文从种到科共选取了7组不同级别的代表性类群: 透骨草科透骨草Phryma leptostachys、茜草科钩毛草属Kelloggia、樟科檫木属Sassafras、葡萄科爬山虎属Parthenocissus、漆树科漆属Toxicodendron、天南星科Orontioideae亚科、以及木兰科Magnoliaceae。通过对每个类群进行系统发育重建以及分子生物地理分析等,探讨它们起源、分化和散布途径。通过对间断类群的迭合分析,探索形成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时空演化规律和机理以及对东亚植物区系的启示意义。

1、透骨草(Phryma leptostachys):透骨草科透骨属,单种属,间断分布于东亚与北美东部的多年生草本。通过对ITSrps16以及trnL-F序列的研究表明东亚和北美的类群明显地分成两支。它们分化的时间约为3.68--5.23百万年前。谱系地理和DIVA分析揭示透骨草起源于北美,然后经白令陆桥迁移到东亚。对23个形态特征的多元分析表明东亚和北美的居群在形态上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别,而分子上存在明显的变异,这可能是由于其生态环境相似而造成的形态保守。

2、钩毛草属(Kelloggia):茜草科,仅2种,间断分布于北美西部和我国西南山地。叶绿体rbcLatpB-rbcLrps16数据支持本属的单系地位。间断分化时间约为5.42±2.32百万年前。起源地分析以及DIVA分析表明钩毛草属起源于旧世界。本属的洲际间断分布模式可能是从亚洲通过长距离传播到北美。

3、檫木属(Sassafras):来自樟科,包含3个种,间断分布于东亚(S. tzumu S. randaiense)和北美东部(S. albidum)ITSrpl16, trnL-F, psbA-trnH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Sassafras为一个单系类群,北美东部的种S. albidum与东亚的两个种形成姐妹类群。它们形成洲际间断的时间为13.8016.69百万年前。它可能是北半球的一个孑遗类群。我国大陆与台湾的两个种的分化时间约为0.612.23百万年前,台湾种最有可能来自于中国大陆。

4、爬山虎属(Parthenocissus):是葡萄科中少有的以北温带分布为主的属之一,约15种,间断分布于东亚与北美东部。叶绿体(trnL-F, rps16, atpB_rbcL)和核基因(GAI1)研究表明本属为单系,并分成与其地理分布相吻合的东亚和北美两支。它们的分化时间经化石校正估算为14.37百万年前,这与第三纪古气候以及葡萄科化石证据相吻合,可能是通过白令海峡扩散形成的。

5、漆属(Toxicodendron):是漆树科中少见的以北温带分布为主的类群,约有24种。核基因(ITS NIA-i3)和叶绿体(trnL-FndhF) 序列,支持本属的单系地位,属内的裂果漆和毒漆藤组也是单系类群,但本属最大的漆树组则不为单系。两个主要的温带间断分布类群发现于毒漆藤组以及T. vernixT. vernicifluum 之间,分化时间分别为14.559.24百万年前,DIVA与化石证据支持它们由东亚经北令海峡到北美的迁移路线。亚洲的裂果漆组与热带美洲的T. stratium 之间的泛热带性质间断分化时间大约在中新世早期的22.55百万年前。漆属的热带性质的间断更有可能是经北令海峡与北美再至中美的迁移路线,而不是常规的北大西洋的途径。

6Orontioideae亚科: 属于天南星科,包括Symplocarpus, LysichitonOrontium三个属,是本科中少有的北温带属。Symplocarpus 间断分布于东亚和北美东部;Lysichiton 在东亚和北美西部各有一个种;单种属Orontium仅分布于北美东部。基于trnL-FndhF 的分子系统结果支持它们各自为单系类群。Symplocarpus Lysichiton的间断时间分别为4.49-6.884.02-7.18百万年前,它们可能在晚第三纪经白令陆桥由东亚传播到北美。尽管真天南星的种类远比原始类群丰富,但相对速率检测表明它们的trnL-F 序列的碱基替代率相近。第三纪气候变冷可能导致了天南星科原始类群的大量灭绝。

7、木兰科(Magnoliaceae)3个核基因(PHYA, LFY, GAI1)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木兰科分为十二个主要的类群,这些类群大致与最近的分类修订中的组或亚组相对应。然而在木兰亚科内的大支间的系统关系仍不清楚,可能是由于早期辐射进化造成的。贝叶斯法推算的分化时间表明木兰亚科早期有着复杂的进化历史,它的分化始于始新世早期(54.57百万年前),这与古气候和化石证据一致。木兰科在北半球的洲际间断至少发生于两个地质历史时期:一是发生于较近的中新世中期以后,包括两个明显的东亚与北美东部的温带间断谱系;另一个发生于渐新世以前,包含热带和温带孑遗间断类群。

本研究所选7组类群囊括了科,亚科,属和种不同的等级,包括了草本、木本、藤本等生活型;代表了北半球温带和泛热带间断模式以及北温带东亚—北美不同间断子类型。综合古地质学以及化石证据的系统发育与分子生物地理进化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间断分布格局是第三纪广布于北半球的北方热带森林成分(Boretropical flora)孑遗的假说。这种格局主要是在整个第三纪多次分化形成的。草本植物的间断分化时间大多在晚第三纪的中新世中期以后,而木本间断类群的分化大多在中新世前,另外北温带间断比泛热带间断也要年轻很多。白令陆桥对温带间断和泛热带间断类群的形成和演化都有重要作用。迁移扩散与隔离分化一样在北半球的间断分化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也揭示东亚植物区系是多次形成的,是新老兼备来源复杂的植物区系,具体表现在中国—日本成分的古老性和中国—喜马拉雅成分的年轻性。北半球第三纪曾发生大量的物种灭绝。东亚—北美地理间断格局的复杂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喜马拉雅成分来源的复杂性。形态保守和趋同在东亚北美间断中普遍存在,可能暗示北半球孑遗植物区系长期稳定和相似的生态环境。

 

五、彭晟博士,导师:李德铢

学位论文题目:温带竹子分支的分子系统学与竹亚科的生物地理学研究

学位论文摘要:

1、分子系统学利用核DNAITSGBSSI序列对温带竹子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显示温带竹子的大部分亚族和属都不是单系;筱竹复合群及其近缘属被以前的分子系统学结果界定为单系的,但在该研究中它们并不形成一个单系;分子证据还证明筇竹属应该归并到方竹属;月月竹属不应该成立,而可能是方竹属的成员;刚竹属与倭竹属竹子的关系近缘;结果不支持狭义青篱竹属,但其广义的概念也不正确。

2、形态分支分析利用50个形态性状对温带竹子进行数量分类学研究。新小竹聚在了温带竹子分支中,说明其形态上与温带类群的相似性,但与分子的结果明显不一致,也说明形态分类的不稳定性,需要对性状的演化意义做更深入的研究。

3、竹亚科的生物地理学该研究从竹亚科的地理分布格局、古生物、古地理、染色体资料、分子系统发育和竹子的生态特性等多方面证据对竹亚科的生物地理学进行研究,结果认为草本竹子和木本竹子都应该是冈瓦纳起源。并根据板块构造和演化的证据提出了一个新的竹亚科起源与演化的假说。认为(木本)竹子应该起源于晚白垩纪的86.5千万年前的一段时期,亚洲竹子是由印度板块运动从冈瓦纳带入并在第三纪分化发展起来的。北美的木本竹子很可能是第三纪从亚洲经过欧洲-北美陆桥(格陵兰和冰岛位置)进入的,也有可能从白令陆桥到达北美。

编辑: 作者:甘烦远 来源:人教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504-19523.html

上一篇:转帖]读博士与坐牢的惊人相似
下一篇: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公开招聘基建项目管理人员启事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