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科技史学科属性与管理或可向社会科学领域倾斜——形势所趋,与时俱进

已有 613 次阅读 2025-3-25 10:48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史学科属性与管理或可向社会科学领域倾斜——形势所趋,与时俱进

——科技史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共同参与

——各显神通,巩固优势,不拘泥“自科、社科”,齐心协力科技史研究

陈昌春

       今天(2025.3.25)上午在一个学术网络群看到,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报公告已经发布。据张万辉先生在“技术史”公众号文章《项目解读丨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学科增列科学技术与社会(含科学技术史)》介绍:“本次年度项目申报公告里面有诸多变化调整,对于不同学科来说,不同内容的调整意义不同。对于科学技术史和古典学学科绝对的算得上利好消息。在原有23个申报学科的基础上,增加了‘古典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两个大类学科,并对部分学科名称作了调整。”(https://mp.weixin.qq.com/s/-WRu8n03ZnGyEfIBtIfu1w)。该文明确地指出:“时过境迁,今天从事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理工科学者出身的人越来越少,文科出身的科学技术史学者占了相当多的比例,文科出身的科技史学者的研究方法和身份认同倾向历史学,国际上也是如此,国际上从事科技史研究的学者也是以历史学出身为主,甚至有的国家科技史会议的研究报告里面都看不到科技字眼”。

       查看国家社科的官网(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报公告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申报公告”,全文中出现两次“科技”——“新科技革命给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强国”。 

image.png 

       就科技史研究的学术层面本身看,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及研究目的有关,具体研究内容会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史、科技社会史等多个方面。在学术意义上,科技史也是交叉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但在管理与支持上有些复杂。至于“今天从事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理工科学者出身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则又是另外的话题了。依笔者的地理教育背景的观察,类似的双重学科属性也存在于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不过,学科属性的双重性,似乎没有对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造成明显的困扰。

       审时度势、面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认为,科技史学科属性认定与管理适当转向社会科学领域,或是形势所趋、与时俱进。这是形势变化的需要、人财物支持的需要、科技史招生与就业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史学专门化的需要、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形下,向社会科学属性及领域倾斜,是科技史学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家文化建设的需要、民众科学史素养提升的需要。

       就笔者个人从事的近代中外水利科技史而言,如“今天从事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理工科学者出身的人越来越少”所说,水利科技史的理工科研究者也是越来越少,向社科领域争取更多的支持,势所必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1479206.html

上一篇:鲁迅先生未从事地质学术研究,他为保护矿产鼓与呼
下一篇:漫谈科技史的双重属性与全科属性
收藏 IP: 183.212.175.*| 热度|

8 许培扬 尤明庆 郑永军 杨正瓴 史晓雷 孙颉 周少祥 伍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IP: 223.72.67.*   鍥炲 | 璧� 璧� +1 [1]璁稿煿鎵�   2025-3-31 19:43
鍘嗗彶鍚ず鎴戜滑锛氭妧鏈彂灞曞凡涓嶅啀鏄崟绾殑绉戝闂锛岃€屾槸鐗靛姩鏂囨槑璧板悜鐨勫鏉傜郴缁熴€傚紑鍙戣€呴渶瑕佸缓绔�"鎶€鏈€冨彜瀛�"鎬濈淮锛屽湪浠g爜涓鍩嬩鸡鐞嗙害鏉燂紱鍐崇瓥鑰呭簲褰撳缓绔�"鏁板瓧娌欑洅"鏈哄埗锛屽棰犺鎬у垱鏂拌繘琛屽帇鍔涙祴璇曪紱鏅€氬叕姘戜簾闇€鍩瑰吇"绠楁硶绱犲吇"锛屽湪鏁板瓧娲祦涓繚鎸佷富浣撴€ц鐭ャ€傚敮鏈夊姝わ紝鏂硅兘鍦ㄧ畻鍔涚垎鐐哥殑鏃朵唬瀹堟姢浜烘€т箣鍏夈€�

1/1 | 鎬昏:1 | 棣栭〉 | 涓婁竴椤� | 涓嬩竴椤� | 鏈〉 | 璺宠浆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6 1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