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理解”就是看见了联系》(“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1-1464077.html”),突然心有所悟,就写了下来。
比如我们要到一个不太熟悉的地方——某个度假小屋。向某个人A问路,A是当地人,听不懂。我们也听不懂A。但A拿起手机,翻出地图,查到目的地。然后指着地图上的方向,告诉我们怎么走。而我们马上就很清楚了,知道了怎么到达目的地。这就是理解了,因为所有人都懂得地图。
在风景区,一些农村老太太不怎么懂英语,一样可以向外国人卖东西。老外过来,老太太拿起计算器,敲出价格,老外一看就明白。
很多人信仰宗教。宗教,在本文可认为是一个泛化概念,包括儒家,科学。人们要记忆很多的宗教教义。这些宗教教义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形成一种思维框架。当我们碰到事情的时候,就用宗教教义去套,套对了,就代表理解了。
包括科学的知识,在牛顿力学时代,碰到力学问题,就用三大定律去套。碰到化学,用原子结构和某些理论去套。
我们很难说服某个人,根本还在于框架问题。由于每个人的框架有所区别,那么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水平高的人,能理解深一些,甚至多个框架交叉分析,这就是多角度思维。
为什么有矛盾,还难以解决?根本是每个人的框架并不相同。你看到困难,我看到磨刀石,不同的概念。
一个圆面积比一个50度的半圆更容易记住。打开地图,把北京地标、道路标出来,在脑袋里形成路网,也很容易记住。如果仅仅列出一个地标、道路名。只记名字,不记关系,好像简单了,反而记不住。
“理解”表示回归到自己熟悉的领域。“理解”不代表正确。类似于用迷信来解释各种奇怪的现象。人们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是理解了。
任何一门知识必然是复杂的,肯定有背后的规则。而规则后面还有规则,即规则的规则。理解只能从记忆开始,不断推导,从而得出一系列的结论。
知识也是分层次的。低层次的知识可能只是表面简单,比如说牛顿三大力学定律,初中大家都会。而又是复杂的,因为牛顿力学+微积分后,就带来了分析力学,流体力学。
知识一层层积累,也就有了“理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