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戴 锋
特色制敌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误导,设置迷局,隐真示假和战场机动
在现代战争中,军事力量相对较弱的一方要想与军力强大的另一方进行抗衡,就必须有效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至少应在特定局部形成于己有利的相对优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保存自己的同时,消耗并消灭敌人。云作战注重谋略设计、力量聚散和阵形变动,恰好有助于在以弱敌强的情况下,发挥特色并形成局部战场的相对优势。云作战强调的发挥特色优势以制敌原则,主要体现在谋略、机变和聚散三个方面。
谋略制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战争谋略,有历史记载的兵书超过1300部,包括孙子兵法(孙武)、孙膑兵法(孙膑)、六韬(姜尚)、尉僚子(尉僚)、三略(黄石公)等。可见,战争谋略已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之中,也是国家军队在未来战争中应着力发挥的主要优势之一。如果说,整体装备水平相比当今世界军事强国还存在差距,那么国家军事力量的作战谋略水平则绝不低于任何军事强国,这一点可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与世界军事强国的军事对抗中未见重大败绩,得到印证。何况当时中国军队与世界军事强国在武器装备水平上的差距之大,远超当今。发挥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谋略优势,就是要在作战行动方案的精巧制定,作战力量的合理配置,以及各军兵种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进行富有智慧、充满奇思的设计与布局,使敌方难以预料而无从应对,创造局部优势,实现特色制敌的目的。
奇变制敌
面对力量强大的敌方,传统游击战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战法。游击战的重要特点是游而击之,即通过出奇的谋略和灵动的方式,寻机攻击敌方,而己方总在运动、变化之中,敌方因难以准确知晓己方即时所在与所往,而无法全力攻击。从某种意义上讲,云作战是传统游击战和运动战的进一步发展。作战力量的运动、飘移、转场和奇变,可以令敌方无法准确把握我方力量的基本位置,而难以实施集中攻击。同时,己方则可以在合理分散资源、实现力量自保的前提下,通过有效机动,既可发现敌方力量体系的弱点和漏洞,又可赢得战场主动和局部优势,继而聚焦力量,发起突然性攻防打击。因此,奇变制敌的关键是,通过力量体系飘移和模式转换等多种变化方式,迷惑对方,强化己方,借助力量的奇变机动所赢得的战场局部优势和主动,实施聚焦攻防,从而达到制敌、伤敌或毁敌的作战结果。任何作战行动有一个共同之处,即行动实施的必要条件和支撑体系,包括侦查预警,通信传输,电力能源,运输投送,资源供给等支援与保障环节。如能够通过奇谋与机变,实施关键节点攻击,有效破坏敌方行动的必要条件和支撑体系,就可能遏制其战能发挥,进而阻止其达成作战行动的预期目的。
聚散制敌
云作战强调作战力量的聚焦与散隐,充分掌握战场主动权。借助指挥控制平台的多方位侦察功能,有效发现和监控目标,全面掌握敌方目标的信息数据,在合理运作、聚焦打击、精准灭敌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损失,切实提高作战效率。因此,力量聚散有助于高效率抑制敌方战能,使其难以发挥优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战力聚焦。战力聚焦具体指,力量的聚合行动与火力的聚集打击。在力量体系结构变化和飘移运动过程中,从最有利的方向和角度形成火力聚焦并直指作战攻防目标,充分发挥局部意义上的体系优势、兵种优势和火力优势,给敌方以最大限度的杀伤,这就是云作战强调的战力聚焦的目的,也是云作战有效寻求战力优势的具体途径。在现代军事技术的支持下,作战力量的长途机动能力显著增强,作战装备的近、中、远程打击手段逐步完善,不同战域的打击样式与方式日渐丰富,这都为力量聚焦与战力优势发挥提供了极佳的实施条件和可行路径。其二,是力量散隐。相比力量聚合与火力聚焦,力量散隐也是云作战强调的重要环节。力量散隐是要在攻击任务实施之前和完成之后,分散设置并全力隐蔽我方力量,这样可以有利于保存力量,即避免我方主要力量在达成作战行动任务之后,被敌方发现继而遭受集中的火力攻击。同时,还可以使我方作战力量具有更大的机动空间,便于调整作战策略,实施新的作战行动,争取战场主动。因此,力量散隐可以说是另一种类型的制敌方式。其三,是高效作战。从经济学角度看,力量适时聚散可以显著提高作战效率,以最小的战斗力损耗换取最大的攻击成效。经过科学设计的力量聚合,能够充分发挥各种作战资源与战力的整体效能,形成强大的战力聚焦效果,创造有利于重创敌方力量的作战条件,取得最大限度的杀敌效果。完成作战任务之后的力量与资源散隐,可以有效避免受到可能的报复性攻击,极大地减少作战损失。可见,力量聚散可以有效提高作战的费效比,达到云作战强调的高效作战要求。
更多内容参见《『云作战』的基础原则(1)》。
【主要参考资料】作者的书稿《云作战导论》。下载:《云作战导论(开源版)》
【更多相关信息】参见科学网『戴锋的个人博客』和微信公众号『云作战』。
【作者电子信箱】fengdai@126.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