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种原因,本人近10年来一直业余爱好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也略作一些心理学哲学的思考和研究。心理学是爱好,乐趣所在。也是社会普遍的需求所在。互联网上各种民间网红心理学家纷纷出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潮头各领大王旗,互联网的风口,象牙塔内的心理学教授们从业者们研究者们确实有点不在场不在线的嫌疑。
我开始讲授心理学的课程,当然还是在我熟悉的场域。第一讲导论,其实最难讲,我用音乐导入,放松,一曲汉宫秋月,一曲endless melody,中西结合疗法,
然后自我介绍一下,自我展示一下自己的不同场合不同学科的形象,自我暴露。不同身份和领域的合一的努力。
导入一个心理营养知识点,如何获取心理营养。先来一个爱的语言。第一个,优点轰炸法,体验疗法。展示三个案例。体验,内在感受,内在心灵整合。表达,理性,和体验,感受是两个层次。觉察到自己的心理的变化。这个重视体验和感受,心理营养的感受。
整门课程结构,框架,思路,考核。
我是谁。自我觉知。
这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课程论文。
然后引入另一个重要课程实践内容:心理剧。对心理剧的起源,结构,功能,影响,作用,技术等做了简短的理论准备。然后引入案例。
课程用几个话题互动。
总之还是觉得欣喜放松,感受到学生的好奇,兴趣,也感受有些学生对表达的距离或者隔离。没事。后面还有。
其实这个复盘,不自然就在脑子里复过了。
感觉很多不太满意的先自己消化改进吧。
两节课真的一晃就过了。接下来听课。
HY老师是物理学出身,从辅导员到专业课教师,到专职心理咨询师和教师。一路走来就是努力学习奋进。
所以她的导论课让我感受到很大。
她会问学生,又加了这门新课,你们烦吗,共情,我知道你们很累,知道你们很烦,我看见你们预设的烦恼。接近学生,接地气。一个简单问句就拉进学生,只是客观的一个问题,没有评价没有倾向性。
然后,介绍这门课是研究自己,为什么要研究探索自己,研究探索自己为什么必要。
要研究自己,老师如何研究自己,如何探索自己,探索的结果如何。
重头戏来了,就是她的自我介绍。首先名字,同名同姓,甚至同一个学院,同一场报告都会遇到几个同名同姓。然后统计2689个同名同姓。你们去探索过自己的名字吗。有多少同名同姓的。
学生感受到放松和开心。哇塞,老师你不尴尬就是别人尴尬啊,撞名字不可怕啊。还挺搞。
接下来,是名字对自己的期待。父母起名字背后的寓意,自己的特征,性格,人生履历,不断进取的半生。
然后,你们的父母给你们取这个名字,有什么寓意。你们这么18-19年是否确证了这个寓意呢。
然后,跑步,22公里的图片,每个月80公里的记录。
读书,每个月专业之外读完4本书,读书会。心理学的兴趣和选择,每天给AI做咨询,坚持365天的努力。每周给学生咨询。
本职工作热爱和责任的价值引领。
不同角色责任和使命。
老师对自我认知的积极,乐观,勇敢。坚持,坚持,不间断。这样的平凡生命的润物细无声的引领。
不禁拍案叫绝。
对学生没有评价,对自己没有负面的展示都是积极乐观坚持。事实展示。客观展示为主。
然后就是自我探索自我认知的重要意义。
适应大学生活的知识点。学生如何适应,你们适应吗。打个分,评价一下自己的适应。现状和困惑,写一个,画一个。
给10分钟自我探索。
感受到课堂留白的重要性。
一直认为不能冷场,不能让课堂空下来。其实,长时间的讲解,需要留白,给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的时间。前提是真的触动学生,真的触动学生的前提是真诚的老师真诚表达,尊重而不刻意去评价。
对学校的不同环境如数家珍充满自豪和喜悦,发现学校的美景,植物动物昆虫。校园的情人坡。和学生放松交流,健身房,体育艺术社团。谈心一样的输出。
感受到一位从教32年(不同岗位)的老教师的魅力所在。
简单复盘,感觉资历和经验的确是个宝,青椒们也是要多多去听课。我纯教师岗位22年,也是需要不断听课啊。我决定只要老师不烦,我就去跟完整个课程,如果有可能,我会做一个持续复盘。
HY老师明年就退休了,她对退休生活也有自己全新的规划,责任担当和向往,那种对自我清晰的力量感非常有魅力。我为她点赞。相信我这个课程复盘也是为保留我们好多资深教授的宝贵教学资源做出一点贡献哈。
人工智能可以录下课,但不能记录体验和感受,人工智能可以记录每个字句表达,但是不能很好梳理和判断背后的人生价值和文化选择。人工智能可以记录,但是不能保存我们当事人在现场的无意识的体会和收获,那么我现在的记录就是非常有价值的。
为我们自己的认知和探索来记录。以上。
(还没搞定手机版,只能电脑写作,没有照片哈以后补照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