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的火浣布之谜
马志飞
遥远的西域是一个迷人的地方,那里不仅有与东部地区风格迥异的壮阔美景,还有许许多多充满神秘色彩的奇珍异宝,和田玉、夜光杯、切玉刀、汗血宝马……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传说,西域有一种不怕火的布料,只要用火灼烧,就可以去掉布上的污渍,而布料本身毫发无损。这种布因此被称为“火浣布”。
火浣布是否真的存在?如果世上真有火浣布,那它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烧不着的宝衣
梁冀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外戚、奸臣,人称“跋扈将军”,把持朝政近20年。一次,梁冀得到一件用火浣布制成的宝衣。他十分喜爱,穿着这件火浣衣在家中宴请朋友。席间,梁冀故意装作不小心的样子,弄脏自己的衣服;然后,将衣服脱下,直接扔进火中。大家不明就里,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梁冀从火中将宝衣取出。只见衣服非但没有被烧坏,反而洁白如新,原本沾上的油渍也不见了。众人赞不绝口。
由于火浣布太过不同寻常,很多人并不相信世界上真有这样神奇的面料。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就对此持怀疑态度,他认为“世言异物,皆未必真有”,并将其著述在《典论》一书中。曹丕去世后,长子曹叡即位,为魏明帝。为彰显曹丕的文采,他下令将《典论》作为不朽格言刻在石碑上,立于宗庙门外和太学里面,与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典并存,以此永远昭示后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西域就遣使送来了火浣布做成的袈裟,于是《典论》中关于火浣布的论述就不得不被删除,这件事传出后,曹丕沦为天下笑柄。
作为稀世珍宝,火浣布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我国古代的传说故事、诗词歌赋以及历史文献中。西晋博物学家张华引用《周书》里的内容,在所著的《博物志》一书中留下了这样的文字:“西域献火浣布,昆吾氏献切玉刀。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刀切玉如脂。”由此可见,火浣布与切玉刀齐名,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据《三国志》中的记载,景初三年(239年)二月,西域重译(指译使)献火浣布;《晋书》中也有关于火浣布的记载,在前秦君主苻坚执政时期,天竺曾献火浣布;《宋史》中则记载,在元祐七年(1092年)五月,大食进火浣布;南宋学者周去非编写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中也有关于火浣布的记载,说有一个吉慈尼国,其国土皆为大山环绕,该国产火浣布、珊瑚。据考证,吉慈尼国指的就是中亚突厥人建立的伽色尼王朝(962—1186年),位于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一带。
无论火浣衣的实际用途有多大,单凭它遇火不燃的魔法般的神奇特点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久而久之,火浣布逐渐演变成财富的象征。古人有诗:“单衣火浣布,利剑水精珠。自知心所爱,仕宦执金吾。”关于火浣衣,还流传着一则与石崇有关的故事。石崇是我国西晋时期的大臣,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富豪,喜欢与人斗富。一次,外国进贡了火浣布,晋惠帝命人将火浣布制成衣衫穿在身上来到石崇家显摆。没想到,石崇竟然让家里的50个奴仆都穿上了火浣衫。晋惠帝大为震惊,羞恼不已。火浣布也因此成豪奢的代名词。
火树皮与火鼠裘
既然火浣布在历史上真实存在,那它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火浣布是用一种树皮编织而成的布料。东晋学者郭璞在志怪小说《玄中记》中写道:“南方有炎山焉,行人以正月二月三月行过此山,取山下木以为薪,燃之无尽,取其皮,绩之为火浣布。”这里的“炎山”具体位置不详,提到的“山下木”也不知所云。另有其他文献记载,斯调国(位于今斯里兰卡)出火浣布,以树皮为之,其树入火不燃。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火浣布是用一种名为“火光兽”或“火鼠”的动物皮毛制成的,产自炎洲。明代诗人阮自华有诗:“火浣出炎洲,良酝出淄青。”这里所说的炎洲指的是神话中的南海炎热岛屿,我国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东方朔著有一本志怪小说集《海内十洲记》,书中记述了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十洲的异物,其中就包括炎洲的火浣布。书中写道:“炎洲在南海中……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许,晦夜即见此山林,乃是此兽光照,状如火光相似。取其兽毛,以缉为布,时人号为火浣布,此是也。国人衣服垢污,以灰汁浣之,终无洁净。唯火烧此衣服,两盘饭间,振摆,其垢自落,洁白如雪。”
然而,火林山究竟是哪座山,火光兽到底是什么动物,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关于兽皮制成火浣衣的传说在历史上广为流传。宋代文学家苏轼曾在诗中提到:“冰蚕不知寒,火鼠不知暑。”其中的“火鼠”和“冰蚕”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珍奇动物,一种是生活在火中,其毛可织火浣布,也被称为火毳;另一种则生活于冰雪之中,其丝可以织锦。
真相可能是石棉
火浣衣身上之所以充满了谜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史料中对它的具体情况着墨不多,后人只能根据其浴火不焚的特性进行推测。南宋文学家周密专门考证过火浣布的材料,他在《齐东野语》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余尝亲见之,色微黄白,颇类木棉,丝缕蒙茸,若蝶粉蜂黄然。”根据火浣布的特性,周密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或云,石炭有丝,可织为布,亦不畏火,未知果否。”这就给人们破解火浣布之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莫非火浣布是用石头制成的?
我们知道,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四种:动物(羊毛、丝绸等)、植物(棉花、亚麻等)、矿物(石棉、玻璃纤维等)及合成纤维(尼龙、聚酯、丙烯酸等)。其中,前三类是自然界中的天然产物,后一种是在20世纪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人们利用石油制造出来的。取自动物和植物体内的材料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耐热性能较差,只有产自于岩石中的矿物原料才具有耐高温的可能性。《元史》中提到有一种“石绒”可织成用火烧不着的布,即为此类。清高宗乾隆皇帝曾作过一首题为《火浣布》的诗,专门讲述它的产地及特点,诗的开头即写道:“闻有火浣布,出蜀越巂厅。”越巂厅位于今四川越西县一带,以出产石棉矿而著称;后来,还单独划出部分区域,设立了以矿命名的县——石棉县。据此推断,古人所说的火浣布很可能就是用矿物原料制成的,这种矿物就是石棉。
实际上,石棉是个商业性术语,并不指代某一种单独的矿物,而是一类可剥分为柔韧细长纤维的硅酸盐矿物的统称。按照成分和内部结构的不同,石棉可以分为蛇纹石石棉和角闪石石棉两大类。其中,蛇纹石石棉是纤蛇纹石的亚种,又被称为温石棉;角闪石石棉包括直闪石石棉、透闪石石棉、阳起石石棉以及青石棉(钠闪石)等。从外观上看,石棉具有如下典型特征:细如发丝,呈纤维状,长度从几毫米到数百毫米不等,最长者可超过1米,表面具有如同蚕丝一样的光泽,在外力作用下能显著弯曲而不断裂,具有良好的弹性。由于它们具有绝缘、隔热、保温、防腐、耐酸碱等诸多优良性能,而且产地较多,易于开采,生产成本低廉,曾被广泛应用于水泥制品、瓷砖、地板、房瓦、管道保温层以及高强耐热材料等很多领域。
历史学家认为,早在40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石棉材料了。古人用石棉做灯芯,只要油不尽,灯就不会灭,常被用于坟墓中为逝去的人点燃做长明灯。或许,正是受到“火浣布”的启发,电视剧《西游记》(86版)在拍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时就巧妙地使用了石棉。由于当时的特效技术还不够先进,在拍摄中只能用真火。于是,道具师就让演员穿上石棉衣,再在衣服外面涂上汽油,最后再套上戏服,这才演绎出孙悟空被三昧真火烧着的精彩一幕。
既然用石棉制成的衣服能防火,还不用清洗,为什么在现代没有流行起来呢?这是因为石棉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虽然石棉本身并无毒害,但石棉纤维制品在发生破损之后,容易产生极其细小的纤维(粉尘),飘散于空气中。如果人们生活或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没有进行正规防护,石棉纤维被人体吸入肺中并滞留,便可能与人体内的蛋白质结合,从而造成严重的石棉肺病。目前,石棉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定为致癌物。因此,现在石棉的开采和使用都受到严格管制,人们还在努力寻找更合适的替代品,以消除石棉材料造成的危害。
米仓山的“丝线石”
其实,浴火不焚的矿物不只是石棉,也可能是石棉的“近亲”。
在陕西省与四川省交界处有座米仓山,是大巴山的支脉之一,它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海拔约为1500~2000米。传说,这里有许多石洞,洞中储存着许多白花花的大米,故而得名。其实,米仓山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石灰岩分布区,发育有许多溶洞、暗河等喀斯特地貌,部分地区出露砂岩、页岩、花岗岩、板岩、千枚岩等其他岩石。相传,生活在米仓山的人们曾经用一种特殊的石头抽丝织布,制成衣服。这种衣服穿在身上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能经受住烈火的灼烧,在灼烧时还会散发出一种如同炒瓜子的淡淡香味。
为了破解米仓山怪石的秘密,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组曾与地质专家一起进行过详细调查,最终证实,这种耐火烧的“丝线石”其实是一种纤维水镁石矿物。(原文作者马志飞,转载请注明出处)所谓的水镁石,又称氢氧镁石,呈白色或浅绿色,有些为片状集合体,有些为纤维状集合体。这种矿物常见于蛇纹岩中,由于低温热液充填进蛇纹石裂隙中,在热液温度逐渐下降的同时,岩石因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呈片状的水镁石不断被拉伸延长,最终形成了细丝状纤维集合体。纤维水镁石细如发丝,长度可达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常与温石棉共生。例如,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黑木林村的石棉矿中,纤维状水镁石就约占60%~80%。
纤维水镁石具有较好的耐碱性能,但其耐酸性较差,能溶于酸,在人体内可以被分解而不致影响健康,因此,可作为石棉的代用品。由于纤维水镁石还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加热至450~500℃时才会失去坚固性,在材料及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用途,可用于制造耐火材料、阻燃材料、隔热保温材料、摩擦材料(各种制动材料、刹车片等)、人造纤维、精细陶瓷、合成橡胶、土壤改良材料及饲料添加剂等,也可以用提取氧化镁和金属镁。
随着火浣布的真实面目被人们认知,这种曾经最名贵的面料渐渐失去了神秘色彩,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历史绝唱。但与之相关的矿物原材料,仍然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耐火、隔热、阻燃的作用,延续着“火浣布”的故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