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研一发表两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
刘翠
当收到第一篇论文的录用通知时,我更多地是感到难以置信,也会有短暂的自我怀疑,质疑自己是否真得配得上这样的好运。但很快第二篇论文的录用让我意识到幸运是成功的一部分,回想自己的写作和修改过程,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是值得这份幸运的。
一、深化理论探究,洞悉研究问题
在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术研究的艰辛与乐趣,也意识到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研究的质量和创新性。理论探索要求我们能够广泛地阅读文献和沉淀知识。初入团队就开始阅读英文文献,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使我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具体内容,这一过程比较痛苦且效率较低。在副导师的建议和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阅读文献的方法,并用心整理每篇文献的研究问题和方法、理论视角、研究贡献,以丰富我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理解,并识别研究空白,从而确定我的研究问题。同时,我也学习如何将研究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理论性文章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文字描述,更需要深入地分析背后的原理和机制,一篇优秀的文章既要体现其理论深度也要落实到实践价值中。此外,在理论探索中,我还面临诸多理论融合的挑战,需要提升识别和解决理论间矛盾的能力,但也培养了我从多元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还让我意识到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重要性。
二、强化逻辑思维,优化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是理论性文相写作的灵魂,是自身想法和思考过程一致性和有效性的保证,需要以一种条理清晰的方式组织我的思想和论据。每当开始一篇写作,我都会绘制出一张思维导图,用以分析章与章、节与节以及章节之间的联系,理清逻辑关系,可以保证文章内容不出现基本的逻辑错误。在写作过程中,我努力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想法,避免模糊和歧义,并保持持续不断地文献阅读和写作来增强文字表达的学术性。逻辑思维还需要在写作中进行批判性分析,不断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通过逻辑推理来验证我的研究发现。自我批判的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能保证文章论证逻辑的严谨,并提高理论研究深度。
三、精琢学术论文,提升研究质量
论文打磨是一个细致且耗时的过程,但也是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过程。第一篇论文初稿完成后,我当时是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并未意识到论文打磨的难度。在导师、师兄、师姐修改指导后,才意识到文章还存在不足,需要认真对待论文的修改过程。在这一阶段,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来修改和打磨,反复思考,不断强化文章的逻辑论证、优化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增强论文的逻辑性和可读性。当收到文章退修通知时,兴奋之余也对如何修改感到焦虑。
我仔细地揣摩着审稿专家的修改意见,将这些反馈视为提升论文质量的机会。每一次的修改也锻炼着自己的研究能力,使我能够更加客观地进行自我审视,也让我学会如何在压力下保持清晰的思路,将批评转化为进步的动力,这些经验无疑是我学术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四、加强团队协作,促进学术交流
论文写作过程中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面临截止日期和高期望值时。除了学术会议投稿期限,我也会给自己设置写作期限去驱动论文进度,有时压力过度也会使我陷入焦虑,我学着如何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和自我激励来应对这些压力,向同门寻求帮助。我领悟到应对压力的关键是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关键的策略将其转化为实现目标的催化剂,更加从容不迫地面对学术和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非常感谢导师、师兄、师姐和同门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和专长,沟通交流的过程是思想碰撞的过程,让我能够从多角度看待文章内容,激发新的灵感,让我意识到学术研究成果也是集体智慧的体现。在我遇到写作瓶颈时,师兄、师姐毫无保留地提供宝贵的意见,帮我诊断和改进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同门分享我的知识,在学术的道路上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探索知识的边界,创造更多的学术成果。这些经验和教训是我宝贵的财富,不仅塑造了我面对挑战的态度,也激励着我在未来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追求卓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