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很快就要过长假了,希望多些时间读书写作 精选

已有 5187 次阅读 2024-9-24 18:48 |个人分类:我的散文|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9729109-1_u_1716447949.png

(一)

平时再忙,也要见缝插针地看书。

在报纸上看到最近出了一本书《灯下随笔》,作者是《解放日报》原副总编辑陆炳麟,笔名叫“冰临”。我就尝试着用手机APP下单,但一下子买不到(当时还没有上市)。等了一段时间,终于买到。

我以前在别人的文章中,见过“陆炳麟”这三个字,也知道他是报人。但是,当时我不是很清楚他究竟是《解放日报》的,还是《新民晚报》的。报社曾有很多资深的报人,比如赵超构(林放)、凌河(司马心)、丁法章、秦绿枝等等,如果不是特别关注,不会记得住他/她是《解放日报》的,还是《新闻晚报》的。也有可能,同一个报人在这个报社、那个报社都工作过。

打开手头这本《灯下随笔》,了解到,陆炳麟还曾经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兼职教授。

这本书里,老报人周瑞金作了序,陆炳麟写了前言。陆炳麟的子女写了“附录”,即回忆自己的父亲。陆炳麟的两位“学徒”写了后记。

这本书汇编了陆炳麟在1980年到1991年在《解放日报》“灯下随笔”专栏写的200多篇短文,每篇文章基本上三五百个字。

看着这本书,我在想:这些究竟是什么样的文章?

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不是社论,而是随笔。这不是夜班编辑对自己报刊今天编稿的事务性点评,而是针对今天报刊上一篇文章、报道的一个现象的有感而发。当然,也有可能是前两天有个报道,今天再来追踪评论一下报道的下文。

根据书中的介绍,这些文章,是陆炳麟在当夜班编辑的时候,就两支烟的功夫写的,属于“急就章”。

文章里,有当时的人物,比如跳水救人的孕妇、保证卸货轻拿轻放的班组、对待恶作剧者的售票员,也有一些工厂、商店、饭店的名字。作者涉及的,很多是社会风气、社会上没能解决的问题、新闻事件给人带来的思考。

看着这本书,我感到文章和“博文”有点像。或者说,博文也可以写成那样,就是从一个新闻事件说开去,或者从一个社会现象说开去。

《解放日报》当年开设这个“灯下随笔”专栏,我觉得是有用的。就是让读者更能理解当天报纸上的一篇新闻报道,编者也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即引导社会好的风尚,比如见义勇为、讲究工作作风等等。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时代的“上下文”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今天再读这本书,我一方面觉得我可以大致了解一下当时有哪些社会新闻。另一方面,我觉得现在能够发在报刊的时评写作要求越来越高,用40年前的写法来写今天的时评,显然是发不出去了。更何况,本文的作者是报社的编辑,他有专栏开在那儿,当然能发;但不是每一个“笔者”都有这样的平台和机遇。

尽管如此,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可以浏览一番,特别是看看这本书最前面的绪论和前言以及这本书最后面的“附录”和后记。这四篇文章让我们能够认识陆炳麟这一位老报人。

(二)

微信图片_20240924183722.jpg

一天早上,我开着车,把孩子送到中学后,再开车去本部(邯郸校区)开会。一边开车,一边打开手机听音乐。听着童安格的老歌,我的思绪飞出去。

读大学之前,我的生活范围就是当时的新村;我知道的就只有学习,就像现在的孩子那样。

到了大学,生活的范围到了所在的大学;日常做的事情还是学习。

人生,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在这个地方。二十多年前学校旁边刚开始造的房子,现在已经是略显得旧的社区。二十多年前学校附近没人的荒地,现在是高档别墅区。而我的心中,对社会,对大学,对教育界,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然而,每天忙着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面对孩子的成绩,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工作杂事,很难有“淋漓酣畅”的感觉。

希望总能有些“香肠片”下肚,希望总能够有些东西“开奖”。但得到something之后,不可能就这样停滞了,还得面临新的任务和烦忧。

每天能够做的事情其实并不算太多。我也不相信别人是超人。

要有耐心——把手头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做好,积累起来,才能汇成长河。

接下去,马上要过国庆长假了。在长假里,我还是会把一些工作做好,并写写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看书,看电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52485.html

上一篇:周末抽空读书看报看电影,有收获
下一篇:专硕和学硕,如何“分家”?
收藏 IP: 223.104.212.*| 热度|

11 胡泽春 王涛 汪运山 马臻 褚海亮 姚远程 郑永军 王启云 徐长庆 xtn guest3802293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