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1984记事本记叙丁则民先生来北师大主持黄开来、莫亚平、徐承范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已有 945 次阅读 2024-9-2 11:31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984记事本记叙丁则民先生来北师大主持黄开来、莫亚平、徐承范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个人所藏资料个人日记(GRSZZL-GRRJ-449

1984.1.1.-12.31个人记事本)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4902日发布

 

1984年11月1日寄送黄开来、莫亚平、徐承范三人的硕士学位论文及评议书

 

1984年12月1日,星期六

上午收到丁则民电报

 

1984年12月2日,星期日

6:10 接丁则民 (电报错写)

8:00 丁先生到家 龚书铎、黄德禄来看望

上午安排丁先生住招待所,联络工作

午间黄德禄宴请丁先生,我和张文淳、张宏毅参加

16:00 陪马家骏去丁则民处

17:30-19:30 去黄家陪丁先生吃饭

晚徐承范来

晚准备答辩材料

 

1984年12月3日,星期一

早陪丁早餐

9:00-11:25 徐承范硕士论文答辩(丁则民、黄德禄、张文淳、黄安年)

17:40-20:00 宴请丁则民,黄德禄作陪

20:00-22:00 与丁则民先生聊

 

1984年12月4日,星期二

15:00-16;40 黄开来硕士论文答辩

下午送丁先生回招待所

晚宴请丁则民、黄德禄、龚书铎三人

 

1984年12月5日,星期三

9:00-11:00 莫亚平硕士论文答辩(丁则民、黄德禄、黄安年、张文淳)

下午去丁先生处

晚上 研究生宴请丁则民、黄德禄、黄安年

 

1984年12月6日,星期四

上午为丁先生购买负氧离子发生器

上午为丁先生送别

上午欧建英来

午间送丁则民先生乘坐 159次12:22 去东北长春

晚金宏达来

 

 

**********************************

记丁则民先生来北师大主持美国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1984)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48日发布

 

北师大历史系第一届美国史硕士研究生(1981-1984,是河北师院历史系教授黄德禄先生作为北京师大兼职教授在北师大指导培养的,我协助黄德禄先生组织了从招生到培养和答辩的全过程。198411月底和12月初举行第一届四位美国史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其中马秋莎的毕业论文答辩请邓蜀生先生主持,1130日举行。黄开来、莫亚平、徐承范三人的毕业论文则在1245两日举行,均请丁则民先生主持。

 

丁则民先生1919722日生于北京书香世家,1947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美国史,新中国成立后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返回祖国,在北京师范大学(当时称北平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现在学校档案室里还保存着1951年任副教授的丁则民先生拟定的一份美国史教学计划,原稿迄今保存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档案馆内,笔者在档案馆内查阅教学课程计划档案是发现了这份计划。这是迄今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保存的美国史教学计划。丁先生为历史系三年级在1950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美国史》制订的课程教学计划。每周3学时,选修5学分,30人选(据学校教学档案)。这份计划的对于我们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历史教学的发展变化是一份宝贵的教学档案资料,反映了当时国内外政治背景下的教学情况。(见“58年前一份《美国史教学计划》” 黄安年的博客2009624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9962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丁则民先生随时任北师大副教务长的丁浩川同志来到东北师范大学任教。这段往事使得丁先生对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有着很深的感情。

 

1979年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筹备为契机,兄弟院校间美国史研究同行加强了联系。421-26,在武汉大学举行了筹备成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会议,我列席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第一次见到了和蔼可亲的丁先生。会期期间多次和丁先生谈及北师大历史系的老师和美国史研究,也谈及一旦开始招收美国史研究生,希望得到先生的支持,先生欣然同意。

 

198019821984三次年会上丁先生和我、黄德禄先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

(见《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1980年年会(烟台)》黄安年的博客2010322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5133、《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苏州年会(1982)合影》,黄安年的博客2010320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728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四届年会(1984 成都)合影》,黄安年的博客2010323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5512)会议期间约请丁先生主持北师大美国史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先生高兴地接受了邀请。

 

1984121日上午我接到丁先生将于次日晨抵京电报。122(星期日),我去北京站接丁先生自长春到京,8点丁先生到我家,黄德录先生和时任系主任的龚书铎先生来看望他,随后住北师大专家招待所,中午和晚上均请丁先生在我家用餐,黄德录先生作陪,丁先生对我岳母的厨艺大加赞赏,在以后见面中多次提及。考虑到丁先生在京有比较宽松的时间,我们安排的答辩分三次在三天内举行。

 

123日早,先生在我家用餐后接着于900-1125分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外文资料图书室举行丁先生主持的论文答辩,答辩人是申请硕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徐承范。当晚1740-2000在家宴请丁先生,黄德录先生作陪,2000-2200和丁先生深聊。

 

1241500-1640,丁先生主持第二场论文答辩会,答辩人是申请硕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黄开来。晚上我在学校餐厅宴请丁先生、黄德录先生、龚书铎先生。

 

125900-1100,丁先生主持第三场论文答辩,答辩人是申请硕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莫亚平,张文淳先生也作为答辩委员参加了答辩会。当晚四位研究生宴请丁先生、黄德录先生和我三人。

 

丁先生不仅事前写好了详尽的论文评语,而且在主持答辩中一丝不苟,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对每位答辩人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提出希望答辩的问题,还综合答辩委员的意见和评议书意见,写出答辩委员会意见由答辩委员会讨论修正后通过,像这样的做法现在恐怕不多见了。

 

126日送别丁先生,并为先生购买了负氧离子发生器,中午送丁先生搭乘1222159次车离京返回长春。

 

这是一次难忘的论文答辩,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美国史研究生的答辩会,现在黄开来博士早已是美国一所大学历史系的终身教授,马秋莎也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徐承范在美国获得学位后活跃在商界,莫亚平在美国获得两个硕士学位后办学成效显著,已经海归为祖国教育事业作奉献。

 

附图片3幅,

1.图为举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主持人为东北师范大学丁则民教授(中)。

MGWTYJ10-04-07Ca.jpg

2.图为举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自左至由为黄安年、丁则民、黄德禄、龚书铎教授。

MGWTYJ10-04-07Cb.jpg

3.图为举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自左至由为黄安年、丁则民、黄德禄、张文淳教授。

MGWTYJ10-04-07Cc.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49233.html

上一篇:规定时间进校园前后(2024-09-02)
下一篇:1984年12月11-20日日记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