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新的研究结果发布:2037年前后,地球可能迎来“小冰河”时期

已有 248 次阅读 2024-8-14 08:42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新的研究结果发布:2037年前后,地球可能迎来“小冰河”时期

科学宇宙2024-08-07 11:59江西

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新研究称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可能于2037至2064年崩溃,引发小冰河时期。全球极端高温频发,全球变暖是根本原因。呼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绿化。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新研究警告——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可能会崩溃,引发地球进入一个小冰河时期。

当全球气温高得难以忍受时,这样的研究结果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似乎是在极端热浪中给我们带来了一丝凉意,这看似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确实,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但这是极端气候变化的双重性质,因此,虽然我们可以为之一笑,但也不能过于乐观。

自2024年以来,全球多国都经历了极端高温的情况,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真的迎来了小冰河,也许气候会变得更加稳定?让我们先来看看当前的高温情况。

40度已不觉得热?50度的高温也成现实

今年,全球许多地方都经历了异常的高温,许多地区连续出现超过40度和50度的高温天气,无论是在欧洲、美洲还是亚洲。

例如:

到了6月底,阿联酋多个地区的最高气温已经接近或超过了50摄氏度。

7月,西班牙南部多个地区最近的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有些省份的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42摄氏度。

到了8月,我国江浙沪等地也经历了持续的40度以上高温。

因此,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的情况非常明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呢?

总的来说,极端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自然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自然气候因素主要可能是包括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而人为因素则主要是全球变暖的问题。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现象日益增多,而2024年的厄尔尼诺现象虽然在今年5月结束,但其影响仍在持续。此外,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拉尼娜现象的发展也在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多变性。

因此,无论是40度还是50度的高温,都是气候变化的复杂表现。从50度的视角看,40度不再是极端,50度才真正显示了高温的严峻性。

然而,全球变暖无疑是根本原因,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讲话时指出,为了拯救生命和减轻极端高温的影响,全球需要在四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结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应对“气候不作为”、关爱最脆弱的群体、加强对在极端高温环境中工作的工人的保护;同时利用数据和科学大力增强经济和社会的韧性。

这些警告虽然不是第一次发出,但人类对于巴黎协议下定义的“1.5度”气候临界点的态度仍然不够乐观。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30年,全球气温可能会升高2.5到2.9摄氏度,届时极端高温和降雨等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正是这种趋势,再次带来了地球可能进入小冰河时期的新闻。

新研究表明: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河时期

确实,关于地球可能进入小冰河时期的研究已经存在一段时间,关键因素是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变化,这是地球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即大洋热盐环流的一个关键部分,本质上是由于海洋温度和盐度分布不均,引起密度不均,从而形成的深层环流系统。

因此,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变化至关重要。然而,自然杂志之前的研究指出,这一环流可能在2025年崩溃,这是最快的预测时间。然而,最新的研究又将这一时间推迟了。

最新的科学研究通过先进的科学模型预测,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最有可能在2037年至2064年间崩溃。

这意味着与最初预测的2025年相比,时间又延后了12年。

但不论是哪一年,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崩溃似乎都是迟早的事,一旦发生,不仅仅会带来寒冷,还将对全球气候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这表明了两种极端气候变化的可能性,并没有所谓的绝对好坏,一旦发生,影响都将是巨大的。

尽管这项研究得到了多家权威杂志的发表,但这并不意味着环流崩溃一定会发生,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趋势。而这种崩溃的可能性建立在全球变暖趋势加剧的基础上,全球变暖的加剧确实会增加崩溃的概率。

从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来看,情况已经非常极端,2023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打破了最暖记录,比上一个记录高0.14℃,而从6月到12月,全球平均温度已经连续打破历史同期记录。

而2024年的情况看来,温度可能比2023年还要高,上半年已经刷新了多项高温记录,因此,2024年可能成为另一个“历史最热”的年份。

因此,随着年年气温不断攀升,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可能真的将成为现实,我们应该采取更多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例如增加绿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深度好文计划#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6699774276569556&wfr=spider&for=pc

     两极温度升高导致海底藏冷效应停止海洋锅炉效应增强

       澳大利亚的一个学者认为冰川融化没有从冰川的顶部开始,而是从底部一点一点融化的,这就可能因为地球本身的热度引起的,要知道我们的地球靠太阳来得到充足的热量,但是地球的内部也可以发热,地球里是有岩浆的,再加上内部的能量巨大,这些质量在一起发生质变就会产生热量,所以地球是在散热的。地球变暖不是来自一个原因,二氧化碳也许也是一个原因,但也许还存在更多的原因,所以不能只让二氧化碳背锅!

       每年地表热流值为1020焦耳,潮汐能为1019焦耳,地震火山活动能量为2017-18焦耳。地球内部的热能释放是客观事实,对地球变暖的贡献不容忽视。我们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海洋锅炉效应”。

       我们在1996年指出,火山活动主要受地球内部能量间歇性释放所控制。海洋锅炉效应、海底藏冷效应、海震调温效应和强潮汐调温效应比温室效应有更显著的调温效果。自然杂志最新文章证实了这一结论。

图1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12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19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9084.html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3.5%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2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饱含温室气体,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温室气体和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

  如果两极海水异常变暖,高于摄氏-2度,将导致海底藏冷效应停止和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变化。

  由于内核相对地壳地幔的差异旋转,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使核幔角动量交换达到高峰,部分旋转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赤道区(此处核幔速度差最大,积累的热能最多)。超级热幔柱(羽)由核幔边界赤道热区升起,在海底赤道区喷发,加热了底层海水,并引发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海洋整体热循环,降低了赤道和两极大气的温差,使两极的海温和气温逐渐上升到冰点以上,消除了海洋藏冷效应的冷源,形成全球无冰温暖气候,产生晚白垩纪赤道海洋表层低温之谜(当时温度为摄氏21度,比现代低6.5度)。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洋锅炉效应。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度,大气冷却了10~15度。这是典型的地、海、气相互作用。计算表明,一亿二千万年前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海底热幔柱喷发,其释放的热量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33度,喷发过程经历了几百万年时间。有证据表明,在古新世末不到6000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4度以上。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深海热对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6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1283.html

       实际上,地球的气候是一个多种因素参与的动态平衡:海底藏冷效应导致冰盖从两极扩展到赤道,形成雪球地球,阻塞了地球散热的通道,海底火山的喷发,加热了海洋,释放了温室气体,导致冰盖的融化,形成海洋锅炉效应。与此同时,火山灰污染了冰雪表面,降低了冰雪的反光率,接收更多的太阳光使地球变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0237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46422.html

上一篇:2024年8月14日早报:综合因素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下一篇:2024年8月14日午报:综合因素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下降区间
收藏 IP: 221.9.99.*| 热度|

2 郑永军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5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