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变暖不是来自一个原因,不能只让二氧化碳背锅!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澳大利亚的一个学者认为冰川融化没有从冰川的顶部开始,而是从底部一点一点融化的,这就可能因为地球本身的热度引起的,要知道我们的地球靠太阳来得到充足的热量,但是地球的内部也可以发热,地球里是有岩浆的,再加上内部的能量巨大,这些质量在一起发生质变就会产生热量,所以地球是在散热的。地球变暖不是来自一个原因,二氧化碳也许也是一个原因,但也许还存在更多的原因,所以不能只让二氧化碳背锅!
每年地表热流值为1020焦耳,潮汐能为1019焦耳,地震火山活动能量为2017-18焦耳。地球内部的热能释放是客观事实,对地球变暖的贡献不容忽视。我们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海洋锅炉效应”。
我们在1996年指出,火山活动主要受地球内部能量间歇性释放所控制。海洋锅炉效应、海底藏冷效应、海震调温效应和强潮汐调温效应比温室效应有更显著的调温效果。自然杂志最新文章证实了这一结论。
图1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12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1970.html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3.5%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2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
由于内核相对地壳地幔的差异旋转,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使核幔角动量交换达到高峰,部分旋转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赤道区(此处核幔速度差最大,积累的热能最多)。超级热幔柱(羽)由核幔边界赤道热区升起,在海底赤道区喷发,加热了底层海水,并引发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海洋整体热循环,降低了赤道和两极大气的温差,使两极的海温和气温逐渐上升到冰点以上,消除了海洋藏冷效应的“冷源”,形成全球无冰温暖气候,产生晚白垩纪赤道海洋表层低温之谜(当时温度为摄氏21度,比现代低6.5度)。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洋锅炉效应。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15度,大气冷却了10~15度。这是典型的地、海、气相互作用。计算表明,一亿二千万年前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海底热幔柱喷发,其释放的热量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33度,喷发过程经历了几百万年时间。有证据表明,在古新世末不到6000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4度以上。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深海热对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6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1283.html
实际上,地球的气候是一个多种因素参与的动态平衡:海底藏冷效应导致冰盖从两极扩展到赤道,形成雪球地球,阻塞了地球散热的通道,海底火山的喷发,加热了海洋,释放了温室气体,导致冰盖的融化,形成海洋锅炉效应。与此同时,火山灰污染了冰雪表面,降低了冰雪的反光率,接收更多的太阳光使地球变暖。
相关报道
原创Me兔科技1小时前
全球变暖,真的是二氧化碳引起的?专家发现冰川并非从顶部融化!
很多人都感觉到了现在气候的不稳定,专家们说这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大家都在呼吁保护我们的环境,减少co2的排放,但是二氧化碳真的是导致这些气候的主要原因吗?科学家终于找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真凶了,它并不是二氧化碳!
哥本哈根的国际会议是专门针对全球的气候问题的,这次会议就有人提出来了我们一直以为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不是不是co2引起的呀。
这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学者提出来的,他认为冰川融化没有从冰川的顶部开始,而是从底部一点一点融化的,这就可能因为地球本身的热度引起的,要知道我们的地球靠太阳来得到充足的热量,但是地球的内部也可以发热,地球里是有岩浆的,再加上内部的能量巨大,这些质量在一起发生质变就会产生热量,所以地球是在散热的。
地球的热量就是我们常说的清洁能源“地热能”,地球内核里储存了特别多的熔浆,火山就是岩浆的一种散发渠道,火山喷发的时候,周围的热度可以达到一千多度,这个温度很吓人,融化钢铁都容易得很,更不要说冰川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冰川融化来自地球呢?
专家们将这些地热能量进行了精密的分析,结果显示一年中地球可以通过质变也就是一些放射性物质变衰中释放出二十万亿亿焦耳。这种能源干净又多,适合人类发展,但是技术原因还没有办法大量的采取使用,毕竟这要是成功了就是又一次的能源革命了。冰川融化是不是来自地热能还是要专家们继续研究,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地球变暖不是来自一个原因,二氧化碳也许也是一个原因,但也许还存在更多的原因,所以不能只让二氧化碳背锅!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YR9IyX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 29 (1): ??~??.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 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
2. 杨学祥, 陈殿友.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 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 33-42. Yang X X, Chen D Y.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in Chinese), 1999, 45(supper): 33-42.
3. 杨冬红, 杨学祥.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1):58-70。 Yang D H, Yang X X.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28(1):58-70.
4. 杨学祥,陈殿友. 地核的动力作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 11(1): 68-74. Yang X X, Chen D Y. Action of the earth core[J]. Progress in Geophysics, 1996, 11(1): 68-74.
5. 杨学祥, 陈震, 刘淑琴等. 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 地学前缘, 1997, 4(1): 187-193.Yang X X, Chen Z, Liu S Q, et al. The discovery of fast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 and orbital effect of global changes.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1997, 4(1): 187-193.
6. 杨学祥, 陈殿友.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27-33,79,120-122, 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Geodynamics of 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Press (in Chinese), 1998, 2, 27-33, 120-122, 196-198.
7.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8. 杨学祥, 张中信, 陈殿友, 等. 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4):85-92. Yang X X, Zhang Z X, Chen D Y, et al.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liberation in earth’s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1996. 16(4): 85~92.
9. 杨学祥, 陈殿友. 热幔柱构造与地核热能.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16(1):27-36. Yang X X, Chen D Y. Mantle plume tectonics and thermal energy of the core (in Chinese).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Earthquake. 1996. 16(1): 27~3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