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太平洋海底或有毁灭性火山喷发: 海洋锅炉效应

已有 4501 次阅读 2013-5-21 09:1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火山喷发, 海洋, 锅炉, 太平洋海底

太平洋海底或有毁灭性火山喷发 预测称地球很危险(1)_科学探索_光明网(组图)
2013年05月17日15:14 |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 保存到博客

  科学家近日发现,太平洋海底正酝酿着一场毁灭性的超级火山喷发。来自犹他大学的研究团队称,在太平洋底以下约2900公里的地幔中,有2个或更多的大洲面积的“岩石堆”正在推挤碰撞。不过我们还不用为此太过担心,因为这场超级喷发的时间大约在1亿年到2亿年之后,届时地球生命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

  研究的第一作者,犹他大学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助理教授迈克尔 索恩(Michael Thorne)在对轰击地核的地震波进行分析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我们所探测到的,可能是一系列大型喷发事件的开端,并可能对地球造成重大的毁坏,”他说,“这是那种能导致大型羽状喷发的事件,但发生的时间距现在还有1亿年到2亿年。”相关的研究结果将发表在《地球和行星科学快报》(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杂志上。

  据称,海底超级火山的喷发将形成一个佛罗里达州面积大小的半融化岩浆区,研究人员称,这将导致两次大型喷发中的一次。第一次大型喷发类似于200万年前怀俄明州黄石公园的超级火山喷发,当时使北美大陆都覆盖了火山灰。

根据地震波数据绘制的太平洋海底“岩石堆”出现碰撞的示意图,碰撞预计将发生在地球的地幔与其液态外核的交界处
2
  根据地震波数据绘制的太平洋海底“岩石堆”出现碰撞的示意图,碰撞预计将发生在地球的地幔与其液态外核的交界处

根据地震波数据绘制的太平洋海底“岩石堆”出现碰撞的示意图,碰撞预计将发生在地球的地幔与其液态外核的交界处
2

  2011年6月5日,智利圣地亚哥南部约800公里处的普耶韦火山在喷发中出现了闪电的奇景。

  第二次大型喷发可能是巨大的玄武岩流,类似于1700万年前至1500万年前塑造了哥伦比亚河玄武岩的那次喷发,在6500万年前的印度德干,和1.25亿年至1.99亿年前的翁通爪哇高原也留下了超级火山喷发出来的玄武岩,后者的那次喷发覆盖了与阿拉斯加面积差不多的区域。索恩说:“这些非常大型的火山喷发可能就是一些灭绝事件的关键原因。”例如,翁通火山喷发就被认为导致了海洋氧气含量的降低,并引起海洋生命的大规模死亡。

  早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就已经知道在地核上方存在着两个大洲面积的“热化学岩石堆”,并且就在地球大部分火山热点之下。这两个“岩石堆”,一个大部分位于南太平洋海底以下,并向北延伸达20个纬度;另一个则位于火山活跃的非洲大陆之下。利用高分辨率的核幔边界地震图像,索恩及其同事发现,太平洋海底的“岩石堆”是由两个或更多“岩石堆”碰撞产生的结果,这一碰撞过程还在继续。

根据地震波数据绘制的太平洋海底“岩石堆”出现碰撞的示意图,碰撞预计将发生在地球的地幔与其液态外核的交界处
1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黑沙盆地,在过去200万年里黄石地区发生了3次大型的火山喷发,使北美大部分地区都覆盖了火山灰

  “岩石堆”融合形成半融化的岩块,面积与佛罗里达州相当,位于活跃的萨摩亚火山热点下方。研究的计算机模拟“显示当这些岩石堆融合在一起时,它们可能将诱发一场大型羽状喷发的最早期阶段。”索恩说。

  “我们对地球核幔边界的情况进行了数百次的模拟,并考虑了众多变量。在此之前还没有人做过如此大量的模拟,”索恩继续说道,“我的研究或许是首次揭示出这些岩石堆确实在运动的证据。它们围绕地核的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地壳板块的运动。来源搜狐网)

 

http://roll.sohu.com/20130517/n376292328.shtml

科学家首次发现神秘深海喷射流和海洋锅炉效应

已有 1032 次阅读2011-12-23 14:33|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海洋锅炉效应 深海喷流    推荐到群组

             科学家首次发现神秘深海喷射流和海洋锅炉效应

                                                       杨学祥

 

   科学家发布报告称,他们首次发现了海下神秘的深海喷射流,这种喷射流能导致热带大西洋风向、降水以及海洋气温出现异常。

      海洋学家目前发现,在热带大西洋持续出现的气候波动,很显然是由此前不为人知的深海喷射流所导致的,这种气流(按:原文如此。此“气流”二字或系“喷射流”一语笔误。备考)会从深海3000处向上喷射。

      德国莱布尼兹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皮特·勃兰特表示:“到目前为止,当试图解释热带气候变化的原因时,我们总是向天上看,尤其是大气层,而最新数据第一次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海洋深处,为我拓展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关报告近日发表于权威学术杂志《自然》上。研究人员在文章中称,目前在沿赤道,横跨整个大西洋的水域下,这种喷射流正以1180英尺2360英尺的时速流动。而它们蕴藏的动能改变着表层洋流,导致全球约每4年半一次的气候变化。

   我们在1996年指出,火山活动主要受地球内部能量间歇性释放所控制。海洋锅炉效应、海底藏冷效应、海震调温效应和强潮汐调温效应比温室效应有更显著的调温效果。自然杂志最新文章证实了这一结论。

海洋锅炉效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128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1970.html

上一篇:智利海域6.8级地震:关注18-20 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5-6月地震高潮:强潮汐和拉尼娜使强震频发进入高潮
收藏 IP: 221.9.97.*| 热度|

4 王号 周少祥 鲍得海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