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zhang11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zhang1117

博文

战争中的科学:透视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的科研活动

已有 1501 次阅读 2024-7-30 21:4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对俄罗斯发起了“史上最严厉制裁”,不仅涉及金融和贸易领域,也深刻地影响到科技领域。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决定逐步减少与俄罗斯的政府间科研合作,不再启动新的项目;德国政府已正式暂停与俄罗斯在科技方面的所有政府间合作,并要求其他欧洲国家效仿。然而,学界对于俄罗斯似乎保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例如,乌克兰科学家曾向全球期刊呼吁停止发表俄罗斯科学家提交的手稿,但这一要求受到了大多数期刊编辑和出版商的拒绝。在此背景下,“科学有无国界”之问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与讨论。

两年多来,俄乌冲突持续撼动着世界秩序,战争究竟对俄罗斯的科研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来自武汉大学的张琳教授团队和合作者围绕地缘政治背景下俄罗斯科研生产力和国际合作格局的变化展开了分析,研究成果于2024年4月在Scientometrics期刊在线发表。本期推文将对这一研究进行介绍,与读者共同关注战争中的科学。

数据与方法

为探究俄乌冲突是否对俄罗斯的科研活动产生了影响,该研究综合了长短期数据进行年度分析和月度分析。长期数据覆盖的时间范围为2000~2023年,通过在线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或InCites平台获得相应的统计数据,相应的分析旨在反映俄罗斯科研活动的长期趋势;短期数据覆盖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下载461,366篇国际合作论文的题录数据,相应的分析旨在反映俄罗斯国际合作的短期变化。

特别地,为刻画俄罗斯的国际合作特征,该研究采用了两项新颖的合作指标:

(1)合作相对强度指标(Relative Intensity of Collaboration, RIC)反映了国家X与国家Y的合作相对于国家Y整个国际合作网络的重要性,由Fuchs等学者在2021年提出。

(2)合作平衡性指标(Balance in Collaboration, BIC)反映了某国家国际合作伙伴布局的平衡程度,由Rousseau等学者在2023年提出。

两项指标的构建原理及计算方式详见原文。

主要结果

发现1: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对国际学术产出的贡献持续走低,自2013年起有一定程度的回升,直至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据Web of Science索引的数据统计,俄罗斯对国际学术产出的贡献呈现出先降低再回升而后再次下滑的总体趋势(见图1和图2)。相较于期刊论文,这一趋势在会议论文中尤为突出。对此,作者给出了三方面解释:

(1)2000~2014年的下降趋势与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兴起密切相关,同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在内的传统科技强国一样,俄罗斯在此期间的国际学术产出份额持续缩减。

(2)2014年以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国际学术产出份额继续下降,但俄罗斯迎来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这与俄罗斯于2013年启动的学术卓越计划Project 5top100等政策举措有关,更具体的信息详见原文。

(3)近年来,俄罗斯国际学术产出(特别是国际会议论文)的份额急剧下跌,可能与不利于俄罗斯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地缘政治环境有关,例如,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学者在支付会议费和办理签证等方面困难重重。

20240730-1.png

图1 2000~2023年Web of Science索引俄罗斯期刊论文的数量及占比

20240730-2.png

图2 2000~2023年Web of Science索引俄罗斯会议论文的数量及占比

发现2:从国际合作率和国际合作伙伴布局来看,俄乌冲突并未改变俄罗斯国际合作的长期变化趋势。

近期俄罗斯对国际学术产出的贡献有所减少,但这似乎并不是由于在国际合作方面受到了阻碍。图3刻画了俄罗斯国际合作率和合作伙伴布局的长短期变化趋势,可以发现:

(1)2000年以来,俄罗斯的国际合作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而后再次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自2021年起持续下降,俄乌冲突的爆发并未加剧俄罗斯国际科研合作的减弱趋势。

(2)从合作强度来看,2022年2月以来,俄罗斯与代表性国家的合作顺延了长期趋势,与美国、德国的合作强度分别呈无明显变化、持续走低的趋势,与中国和印度的合作强度则持续上升。

(3)结合合作平衡性,可以看到俄罗斯自2022年年初以来的指标表现在特定水平区间波动,未发生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进一步表明俄乌冲突尚未影响到俄罗斯的国际合作伙伴布局。

20240730-3.png

图3 俄罗斯国际合作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

发现3:在重度依赖大型跨国基础设施的研究领域,俄罗斯的国际合作水平出现了明显下滑。

聚焦具体研究领域分析可知,发现2中的结论在物理学中的“粒子和场”(Particles and Fields)领域并不适用。具体而言:

(1)在国家层面进行分析(图4),可以发现俄罗斯与德国、美国、中国和印度在该领域的合作论文比例自2022年以来均出现了显著下滑;

(2)在机构层面进行分析(图5),对比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土壤科学(Soil Science)、纯数学(Pure Maths)三个领域,可以发现俄罗斯与主要合作机构的合作仅在“粒子和场”领域出现了明显减少现象,在其它领域并未观察到类似的趋势;

(3)聚焦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这一“粒子和场”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机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俄罗斯正退出该机构主要合作国家的前十位。

以上发现打破了这样一种刻板印象,即国际合作水平由国家之间的关系决定。而该研究的结果表明,除地缘政治因素之外,国际合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合作研究领域相关。对于“粒子和场”这一依赖大型跨国基础设施且关涉国家安全的领域,国际合作的开展通常需要政府间达成战略协议,那么国家之间的冲突对合作的影响则是在意料之中了。

20240730-4.png

图4 俄罗斯与四个代表性国家在“粒子和场”领域中合作论文占比的变化趋势

20240730-5.png

图5 不同领域中俄罗斯与主要合作机构合作论文占比的变化趋势

结语

该研究以俄乌冲突为背景,分析了俄罗斯科研成果产出和国际合作特征的长短期演化规律。可以观察到,俄罗斯的国际论文发表近年来明显减少,但这并不能归结为地缘政治冲突所引发的国际学界的掣肘。数据显示,俄乌冲突尚未对俄罗斯国际合作格局的总体发展趋势造成即时性的影响,尽管这在重度依赖大型跨国基础设施的研究领域有所例外。作者在讨论中进一步指出,俄罗斯的全球科研贡献有所减弱这一现象,可能更多是受到了国内方面相关科技政策的干预和影响。事实上,以上结论反映出国际科研合作相较于金融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存在一定特别之处,后者更多地依赖于宏观政策环境,自上而下的干预能够对其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前者更多地由个体和科研团体自行发起,自下而上的天然关系在外界环境突变的情况下往往表现出更强的韧性。

诚然,该研究的结论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一,学术论文的发表往往存在一定时滞,自俄乌冲突爆发到研究开展时期的时间窗口有限,对于地缘政治冲突的中长期影响效应仍需在未来进行持续性观测。其二,该研究主要针对学术论文的单一成果产出形式展开分析,但地缘政治冲突对国际科研合作的影响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例如,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共享、国际访学等非正式学术交流等,均会影响一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科学如何在地缘政治博弈中永葆活力,仍然是需要思考和探讨的时代之问。

文献来源:Zhang, L., Cao, Z., Sivertsen, G. et al. The influence of geopolitics on research activity an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science: the case of Russia. Scientometrics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24-04984-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66809-1444461.html

上一篇:消失的它:揭秘OpenAlex数据平台的机构信息缺失现象
下一篇:ChatGPT可以用于预测论文影响力吗?
收藏 IP: 123.122.15.*| 热度|

2 王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