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78:演绎方法

已有 141 次阅读 2024-6-27 08:10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78:演绎方法

1.演绎主义

方法论史上主张演绎是科学认识(包括发现和证明)的唯一方法的一种观点,由法国唯理论哲学家笛卡尔倡导。笛卡尔看不到科学概念和范畴的经验来源,主张用数学-演绎方法来获得科学命题等级结构的体系,这种研究从最一般的原理出发,通过演绎往下推导,由此得到新的知识。演绎主义不相信感官的作用,认为人的感官会把认识引向错误,因此,演绎主义主张,演绎出发点的前提是一种天赋观念。科学的任务就是从天赋观念出发,运用推理方法引出某个真理。认为理性是检验事物真理性的标准,凭经验就足以看出的东西,也要用理性来加以证明。演绎主义否定归纳在认识中的作用。

演绎主义看到了归纳方法的局限,强调演绎方法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当时科学发展在方法论上的成就,推动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发展。但是,演绎主义反对经验、实验和归纳,片面强调演绎的作用,则是错误的,演绎主义把演绎的出发点归之于先天地的天赋观念,也是缺乏根据的。

2.演绎方法

演绎方法是一种以一般原理为指导,对个别的或特殊的事物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获得新知识的逻辑思维方法。演绎方法的一般形式是三段论。它从一般前提出发,推断出个别事物的结论。如凡人都要死,这是一般前提;张三是人,这是小前提;结论则为张三也会死。演绎方法的原理在于,一般包含着个别,一类事物所共有的属性,其中的每一个别事物必然具有,只要前提真实,演绎推理的结论也是真实的。

演绎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演绎方法能扩展和深化知识,帮助人们作出科学预见,为科学发现提供启示。演绎方法是发展假说和理论的一个必要环节。科学家提出某个科学假说后,需要用实验加以检验。但是检验的通常不是假说本身,而是从假说中推演出来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便是通过演绎方法获得的。演绎方法在构造理论体系中起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演绎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

1)作为演绎出发点的公理、定理、假说是演绎方法的前提,它们本身不是由演绎方法获得的。而演绎的结论是否正确,要看两个前提是否正确,前提中有一个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结论就会不正确。因此,单靠演绎方法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共性到个性的思维方法。但是,共性不能全部包括个性,一般不能包括全部个别;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个别的多方面的属性。

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两种方法。一切科学真理都是运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的产物。离开演绎的归纳和离开归纳的演绎,都不能达到科学真理。这是因为:1)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的前提知识是运用归纳方法的结果。2)演绎又是归纳的前导,因为人们总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进行一些推断,没有演绎证明了理论指导的归纳,一般缺乏明确的目的。因此,归纳和演绎是互为条件、互相配合的,人们的认识总是运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并不断深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9896.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77:归纳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79:典型推理证明方法
收藏 IP: 42.48.113.*|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1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