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Biomedicines专题研讨会:功能性微/纳米颗粒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

已有 337 次阅读 2024-6-19 10:49 |个人分类:近期会议|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微/纳米颗粒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医学和生物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本次专题研讨会,Biomedicines 期刊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马明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牛德超教授、浙江大学王秀瑜教授及复旦大学陈峰教授共同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将共同探讨功能性微/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应用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会议信息

  • 会议时间 2024年6月25日 19:00–21:00

  • 会议形式 线上会议

  • 会议流程

19:00—19:10 马明 研究员:会议主席致辞

19:10—19:40 牛德超 教授:氧化硅基生物医用材料

19:40—20:10 王秀瑜 教授:磁性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以及生物医学应用

20:10—20:40 陈峰 教授:仿生材料创制与组织再生应用

20:40—21:00 提问交流环节

     

参与方式

进入小鹅通直播间:https://dbofi.xetlk.com/sl/4BYRGk     

     

会议主席

3.png

马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项目研究员。近几年面向干细胞移植治疗和抗肿瘤治疗临床需求,开展微纳米生物材料和高通量平台技术交叉创新研究。带领团队自主设计和创新开发螺旋聚焦流纳米药物合成仪,成功应用于多种纳米药物的高流速和均一化合成。任 Biomedicines 期刊编委、《无机材料学报》青年编委,获得2019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和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支持,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领域课题,同时作为课题骨干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设备开发任务。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 Adv. Mater.、Angew. Chem. 等杂志发表30余篇SCI文章。

     

会议主讲人

4.png

牛德超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从事氧化硅基纳米材料设计/可控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迄今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SCI他引3300余次,h因子30,其中近5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Nat. Commun.、Nano Lett.、Adv. Funct. Mater.、Chem. Mater.、Biomaterials、 Sci. Bull. 等期刊发表论文33篇;授权发明专利5件;受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主题/邀请报告20余次;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 (东方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中国博管办香江学者及上海市晨光学者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担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纳米生物材料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分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学分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报告题目:氧化硅基生物医用材料

报告简介:针对现有氧化硅基载体在生物医学领用的应用面临的诸多挑战,如孔结构难以精准调控、生物学效应尚不明确以及硅骨架活性不足等问题,我们创新性提出“胶束介导的氧化硅基生物医用材料”新思路,在氧化硅基生物医用材料可控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

     

5.png

王秀瑜 教授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2019年9月入职,建立独立课题组;2002至2011年于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别获得学士及博士学位;2011至2014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继续博士后的研究工作;2014至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18至2019年,在哈佛大学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访问学者的研究工作。报告人近十年聚焦纳米磁学,围绕磁流体材料设计、体系构建、 制备工艺、磁-构关系、创新应用等基础研究方面开展一系列的研究。

报告题目:磁性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以及生物医学应用

报告简介:磁性纳米粒子是指粒度在1~100nm之间的具有磁性的粒子,不仅具有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等纳米粒子的特点,同时具有独特的磁学行为,磁性记录、磁屏蔽、磁共振成像、药物递送以及磁热疗等领域展现出极具吸引力应用前景。报告人将在磁流体材料设计、体系构建、制备工艺、磁-构关系等基础研究方面汇报近五年来的研究工作。研发了磁性纳米材料“一锅法”制备工艺,建立了包含多种单相、多相组成的磁性纳米颗粒材料库,累积了丰富的磁流体物化特征仿真及解析技术,实现了对磁流体饱和磁化强度、阻塞温度和各向异性等基本磁学性能的精准调控,并探索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应用。

     

6.png

陈峰 教授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相关交叉学科研究,包括仿生材料及再生医学、先进医疗器械创制、生物矿化基础与应用、生物电子医学等。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论文被引10000余次,H指数55,曾入选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2023) 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1960~2023)、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计划或荣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面上/青年、中国科学院人才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及生物医药专项等重要科研项目。

报告题目:仿生材料创制与组织再生应用

报告简介:生命演化形成的一系列复杂结构,保护和支持了生命过程。发展仿生技术,实现功能生物材料制备,已成为生物医学重要研究方向。本报告重点讨论仿生理念和技术用于生物材料创制,及探索其在组织再生等领域的应用。

主办单位

1.png

合作单位

2.png

Biomedicines 期刊介绍

主编:Felipe Fregni, Harvard Medical School, USA

期刊主题涵盖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所有方面,如疾病的发病机制、转化医学、纳米医学、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生物制品、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生物材料、天然生物活性分子、生物相似物、靶向特异性抗体以及重组治疗蛋白等。目前期刊已被 SCIE、Scopus 和 PubMed 等数据库收录。

2022 Impact Factor:4.7 (Q1*)

2023 CiteScore:5.2

Time to First Decision:17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6 Days

*Q1 (69/277) at category "Pharmacology & Pharmacy"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38809.html

上一篇:喜报连连 | AI期刊迎来首个CiteScore: 7.2
下一篇:MDPI工程科学领域期刊合集 (二)
收藏 IP: 61.242.1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