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现代生态农业的科学原理与应用技术(连载之六)

已有 504 次阅读 2024-6-16 17:31 |个人分类:生态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现代生态农业的科学原理与应用技术(连载之六)

蒋高明 刘美珍 赵建设

4.1 科学原理

4.1.1  水热耦合原理

在农田中,光照、O2CO2都不是限制因子,而水热条件尤其水热组合,决定了农业生产力高低。生态农业尽可能利用天然降水,适度利用客水或地下水,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热即热量,地球上的一切热量来自太阳,热对植物生长发育乃至群落分布有重要的作用。在阳光充足地区,热量与水的耦合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大于化学肥料。外,生态农业不仅考虑籽粒等人类可食部分,还考虑秸秆等动物可食部分因此,在基本无有害化学物质添加基础上,获得较高的生物量是生态农业考虑的重点,而维持合理的水热平衡非常关键。

4.1.2  土壤碳氮库增长原理

碳表现在土壤中即有机质,通过有机肥养地,可大幅度提高土壤含碳量。有机肥指自然界中的所有光合产物及其衍生物,不仅仅人粪尿和动物排泄物[47]。氮是植物光合生长必须的元素,自然界可以利用的氮均来自空气,生物固氮、雷电固氮、干湿沉降都可以提供氮源。在种植过程中,用培育土壤碳库的法培育土壤氮库,即使离开化肥厂也能提供作物足够多的氮。

4.1.3  生物多样性原理

农田生物多样性包括种植物种(植物、菌物)与养殖物种(动物)多样性。农业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越高,稳定性也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强,同时可延长农产品货架期,避免农产品滞销。害虫与杂草本身就是自然界的物种,作用也具有利弊两面性。对于害虫和杂草必须进行管理,避害就利在管理过程中,农民付出的劳动力获得工资性回报,从而带动生态就业。

4.1.4  生态位原理

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位置不同,大部分时间物种相安无事,只有生态位重叠时,才会发生激烈的对抗。在农田中,因种间竞争,一种生物不可能利用其全部原始生态位,所占据的只是现实生态位,因此利用生态位的空间差异,可以降低杂草控制成本,如果园生草,就是利用乔木(藤本)与草本植物不同的空间生态位;种植高粱、甘蔗、玉米等高杆作物也可限制杂草生长;利用时间生态位差异,使用诱虫灯捕杀夜行害虫,,益虫多在白天活动而较少受害。

4.1.5  生态系统原理

生态系统是不同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结构与功能单位,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根据农田生态因子变化特点、物种组成及其相关关系,利用生态学知识进行农田生态系统设计,力求获得最大产量、生物量或者最高经济效益。如间作套种、林禽互作,果禽互作、林粮互作,药粮互作、稻田养鸭、稻田养鱼、莲鱼共生、鱼菜共生等。

4.2 主要应用技术

关于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骆世明[27]认为构成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单项技术来源广泛,包括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高新科技,其技术体系依然停留在农业的生产方面,然而农业的根本问题不是产量,而是农民收入,因此,必须包括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从小范围实践成功案例来看,完全不用化肥农药等能够产生出足够的食物来满足人类可持续生存[41]。生态农业并不落后、低产、低效,而是高效高产、高附加值。生态农业除使用机械、电力和燃油外,其余石化类农资已基本停用,主要的投入是劳动力。在目前资本市场下,劳动力就是金钱,是最安全的生物力。生态农业需要多种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具体包括5个方面:

1物理+生物防虫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特点吸引害虫进行诱捕,同时恢复天敌控制害虫[42]。该技术从源头控制雌虫数量,将交配后的雌虫连同雄虫通过物理方法控制,阻碍雌虫回到土地产卵,减少后代数量,再加上天敌恢复,“害虫”不至于产生危害。

2有机肥养地技术地球上所有的光合产物及其衍生物均可以做肥料,包括植物枯落物、秸秆、人与动物排泄物、动植物遗体、农产品加工菌类养殖废弃物、可降解生活垃圾等。持续投入动物肥、绿肥、杂草肥等生物质肥料,可实现耕地碳库与氮库双增加,产量得到维持或提高

3生物与机械控草技术采用生物、机械、人工等法,根据时间生态位进行利用空间生态位草,利用动物草;充分利用各种机械除草。

4生物控病技术充分发挥物种尤其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保持庄稼、蔬菜、果树生病或少生病,从源头停止各种农药使用。该技术与有机肥养地技术配合,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5动力与灌溉技术为降低劳动强度,收获、储存、运输、灌溉尽量采取机械措施。目前,大型设备可用整地、耕地和中耕除草,自动喷灌设备可布局到田间地头,从而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

上述技术均应用在生产阶段,提供的是初级农产品,没有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会因效益低选择进城打工。因此,有必要提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有定价权畅通销路,才能保证生态农业健康发展。因此,现代生态农业还需要以下技术:

1农产品加工技术利用物理或生态方法替代有害化学添加剂,进行农产品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加工应以小型化、家庭化、多元化为主,带动农民专业化分工,更大范围内就业,避免市场竞争风险。传统的食品加工工艺,在高效生态农业体系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2互联网技术现代生态农业必须有自己的定价权要发挥互联网与物联网优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网上购买与现场体验相结合,将优质农产品以优质价格销售出去。

3物流技术该技术可自然界中所适合人类食用的生物质进入餐桌。收获或捕捞的各种自然来源(如海洋、草原、森林、湿地、荒漠等)食物都属于生态农业范畴,且属于有机食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1438429.html

上一篇:《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三十四:病害生态防治
下一篇:《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三十五:农田杂草类型
收藏 IP: 124.64.22.*| 热度|

2 杨正瓴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5 1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