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ycdu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ycdut

博文

碳酸盐岩的原生孔隙 精选

已有 3553 次阅读 2024-6-12 13:2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碳酸盐岩中的孔隙按成因分为2种类型:原生孔隙、次生孔隙。

原生孔隙形成于沉积期前(如有孔虫、腹足的体腔孔等)和沉积期间(如粒间孔、生物格架孔等)。具体为:

1、粒间孔(图1-图4):颗粒堆积时,由于颗粒相互支撑而构成颗粒之间的孔隙。

2、遮蔽孔(图4):颗粒堆积时,由于较大颗粒(如介壳)的遮挡,在颗粒之下所保留的孔隙空间。

3、生物体腔孔(图5):具骨骼体腔结构的生物死后,软体部分腐烂后留下的骨骼体腔空间。

4、生物格架孔(图6、7):造礁生物(如珊瑚、海绵、层孔虫、苔藓虫、钙藻等)所形成的骨架间及骨架内孔隙。

5、鸟眼孔(图8、9):未填充的鸟眼构造形成的孔隙。

6、窗孔和层状孔洞(图10、11):菌藻类生物纹层间,由菌藻类生物腐烂或干化收缩所造成的孔隙。

 

粒间孔

粒间孔分布于藻砂屑之间,其形态受颗粒外形制约;可见少量粒内溶孔。蓝色铸体薄片,单偏光

粒间孔、粒间溶孔

粒间孔分布于藻砂屑之间,其形态受颗粒外形制约;局部可见粒间溶孔。蓝色铸体薄片,单偏光

粒间孔

残余鲕粒仅保存了鲕粒形态幻影;粒间孔非常发育,分布于残余鲕粒之间,沿孔壁充填沥青。红色铸体薄片,单偏光

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遮蔽孔

粒间孔非常发育,分布于残余鲕粒之间;局部可见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遮蔽孔;沿孔壁充填沥青。蓝色铸体薄片,单偏光

生物体腔孔

在介形虫两瓣硬壳之间发育体腔孔,是介形虫死后软体部分腐烂留下的孔隙。蓝色铸体薄片,单偏光

生物格架孔

绵层类蓝细菌原地生长堆积构筑而成叠层石礁体格架,在礁体格架中间孔隙较发育。蓝色铸体薄片,单偏光

生物格架孔

主要是蠕虫管组成生物格架,其中未被充填部分发育生物格架孔;蠕虫管间为灰泥,另有部分溶蚀-沉淀的次生亮晶方解石。普通薄片,单偏光

鸟眼孔

可见形似鸟眼、大小约为0.15~0.3mm、长轴多平行纹层排列的孔隙;仅少被亮晶白云石沿边缘充填。普通薄片,单偏光

鸟眼孔

发育丰富的层状鸟眼孔,大小约为0.05~0.5mm,长轴多平行纹层排列。蓝色铸体薄片,单偏光

图1窗孔和层状孔洞

发育丰富的层状孔洞,形似窗孔,大小约为0.1~1.5mm,长轴多平行纹层排列。蓝色铸体薄片,单偏光

图1窗孔和层状孔洞

发育丰富的层状孔洞,形似窗孔,大小约为0.1~1mm,长轴多平行纹层排列。蓝色铸体薄片,单偏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8728-1437868.html

上一篇:碳酸盐岩常见生物的显微识别特征
下一篇:碳酸盐岩的次生孔隙
收藏 IP: 117.176.185.*| 热度|

6 尤明庆 崔锦华 周忠浩 杨正瓴 何青 孙南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