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绩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j6189

博文

青春无惧 精选

已有 4651 次阅读 2024-6-9 11:0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微信图片_20240609102810.jpg

正值大考日,又进大学门……

走在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氛围里,是去赴一场与青春的约会,一次工学硕士论文答辩会。

迈进校园,涌动的是永远不老的青春活力,挥之不去的,萌发出参天绿荫下的缕缕白发。答辩,对于沉浸学海数年的学生,是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一场期待,同样,论文中不时闪烁亮点,无不如将要燃起来的光亮,让人亢奋,对于参与审阅的导师、专家,又何尝不是检阅知识进步和见识科技快速发展的一个舞台。

书香满园,繁星闪耀,将要明亮起来的星星可以粗糙,可以暗淡,但绝不缺乏光泽,穿梭其中,审阅也是难得的学习过程。当翻阅到一篇关于“三维激光雷达步态分析与识别”的学位论文时,读着读着,往事如昔,带入了一种时代的沉浸感。自然科学的“步态识病人”犹如社会科学的“闻香识女人”,本以为一曲绝世探戈后,然后从容离去,却在这个交会处唤醒了共鸣,让人沉静,静静地去欣赏人生又一处未来可塑的美景。

接触“生物力学”是求学时的力学老师沈金根带入的。那时候沈老师已经调到上海第二医学院,看到王以进老师的一篇“步态”分析的论文,从借鉴剪影般步态图到计算机模拟“下颌骨”的力学模型,以后一起又用应变片采集数值进行有限元分析人体盆骨的受力、修复诊断方案。由此开始,沈老师与大同矿务局医院合作人体盆骨,获得了一项煤炭部科技奖,我与沈老师共同撰写的“有限元分析在骨移植中的应用”一文,获得了第二届全国计算力学会议的青年优秀论文,当时刚起步的航天生物研究也从北京过来,还提供了些资料。

正是应了“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登月者如此,各行各业的前行探索者都是如此,再看如今星舰第4飞,成功启动着陆燃烧并坠入大海,重返大气层时遭受重创,最终成功,科技进步永无止境,留下的是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参与其中,领先者往往是孤独的,探索者,概莫如是。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容易喜欢怀旧,曾经历其中,那个逝去的年代和变老的个人就是这样独个回味这段美好。想那时候,就是记录测绘的坐标值就用了一本厚厚的硬面抄,用的软件系统是大连理工大学钟万勰团队刚开发的“DDJ”,虽有好多超前独到的分析功能,却受限没有人机交互界面,没有图像成型这类显示条件,而如今三维激光雷达,瞬间就能无遗漏无差别的自动留下齐齐整整的数据,可喜的是,如今这一步蕴含着向“用以提高区分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亨廷顿病等常见疾病的准确性。”发起的冲刺、奠基,当然,能给予最大期望的是对今天努力提出未来的建议和安排。

答辩的过程,既是点评和提问,也应该是畅抒和争论的过程。拘于现有条件,会有好多好多心想而并没有满足的条件、环境,一个学业所能拥有的一切,仅仅是在这期间拥有三、四年而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告诉后来者,曾经的思考会变得比什么时候都重要。当你的论文里合作对象里缺少足够“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亨廷顿病等”患者案例时,人类正在步入AI时代,数据、大数据,海量数据,就是稀缺资源,任何算力在那一刻都无可弥补。

莘莘学子,青春初心,要把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去生活,阐述、争论,是学业有成、事业补短的第一步。与过来人探讨,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要的是取长补短;告诉后者,已经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方向是可行的,而其答案暂时可以是不完美,缺少了的,需要弥补需要继续,然而是可以弥补可以继续。自然科学的迭代、更新和完善,不仅需要敢于亮剑,还需要勇于露怯,相信自己,要有足够的自信,唯有这份自信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从来的前行者都会是孤独的,聚焦所在,会被更多的人所瞩目,所期待,融入其中,社会自然会对你不离不弃。

青春无惧,释放,追逐,是天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85605-1437439.html

上一篇:能饮一杯无
下一篇:好人老迟
收藏 IP: 101.86.90.*| 热度|

26 孙颉 尤明庆 宁利中 刘炜 武夷山 郑永军 王从彦 杨卫东 曾杰 籍利平 刘进平 崔锦华 许培扬 张晓良 农绍庄 高宏 周健 杨正瓴 黄永义 周忠浩 康建 汪运山 李东风 程少堂 何青 池德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