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l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lin

博文

纪念嫦娥六号奔月诸事顺利,公开我们相关研究推导计算结果和观测证据

已有 265 次阅读 2024-6-5 16:32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六号着陆器着陆月球背面拍摄的系列影像图,包括落月过程中降落相机拍摄的着陆区域附近影像、全景相机拍摄的着陆点影像。相关影像数据经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传回,影像图由地面应用系统处理获得。

        嫦娥六号采样之后,举起了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月表呈现一个"中"字。

      v2-3daa386c1adf6ae8a87c99d1adf9fbfc_720w.jpg

faf2b2119313b07eb8a27ccab2fe8c2d96dd8c88@f_auto.jpeg

       我们在前面的博文中,介绍了对星系之间和哈勃宇宙的一些研究推导计算和推测。这里主要对月球、地月系统,太阳系、银河系所作的研究推导计算和推测,并尽可能给出一些观测证据。所特别加以说明的是,这是以我们提出的量子引力和演化物理学作为基础的。

       根据我们的理论研究推导和计算,⽬前地⽉间距每年增加3.4厘⽶。这与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多年时间通过激光测距测得地⽉间距每年增加约3.8厘⽶的结果相近,其差值可归为地球潮汐因素所致。计算⽉球远地点和近地点的距离差每年增加约3.7毫⽶,这可解释有资料介绍去掉潮汐影响,观测上还有不明原因的每年增加3.5毫⽶的结果。

       推得⽉球公转周期每年增加4.2×10–4秒,该值同美国海军实验室的科学家T.C.Vanflanden以铯原⼦钟为时间基准,根据⼗⼏年间⽉掩星时间的精确记录,再排除潮汐摩擦等影响因素,发现⽉球公转周期以(2.22±0.35)×10–10/年的⽐率增⻓基本相符,当时认为其可能源于引⼒常数G以(0.9±0.4)×10–10/年的⽐率⽽减⼩。

        推测太阳系膨胀,⽔星渐渐远离。美国宇航局(NASA)的⼀项新研究证实,太阳质量减⼩,引⼒逐渐变弱,⽆线电跟踪数据明显地表现出⽔星轨道正在扩⼤的迹象。

        推测36亿年前地球处于⾦星现在轨道位置,36亿年前地球情况与金星现在情况类似;推测48亿年前⽕星处于地球现在轨道附近,那时⽕星应更适于⽣命的存在,这与⽕星陨⽯等研究推断地球上的⽣命始于⽕星构成相互⽀持。

        推测⽬前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每年增加13.2⽶,基于雷达与⾼精度激光器观测以及⽇全⻝历史数据分析等,发现确有类似的趋向,由不同⽅⾯观测估计,给出地⽇间距每年增⼤的数值分别是:15厘⽶、15⽶、22.6⽶,平均值约12.6⽶。

        推测星体和星系总体上呈现体积变⼤和⾃转速度变慢趋势。这可能是天⽂观察发现中⼦星的旋转速度变慢现象原因,年⽼的中⼦星转速⽐年轻的慢。有迹象显⽰银河系在扩张和⾃转速度变慢,从银河“赫拉克勒斯星流”形成和向外移动⾄今,银河系旋转速度已减慢了24%左右。

        给出星系旋转⻆速度ω=v3/GM、旋转周期T=(3π/Gρ)1/2,质量密度ρ与银河系相近的各类星系旋转周期约10亿年左右,尺度如银河系的各类星系,其边缘向外扩张的速度每秒近千⽶,银河系悬臂甚至出现解体迹象。现已陆续得到天⽂观测证实。

        对于⼀个有圈层结构逐渐膨胀的星体,还可以预料星体外层与内核之间通常伴有转动差异,且往往是在⼤部分时间⾥,外层⽐内核的转动速度要慢些。现已观测到地壳⽐地核的转动速度要慢些,也有迹象表明太阳表层⽐太阳核⼼的转动速度慢。

        推测地球的体积可能在膨胀与收缩的脉动过程中逐渐增⼤。陆间边界的吻合性、⼤陆裂⾕、板块移动、洋脊开裂和海底扩张乃⾄地震与⽕⼭爆发,似乎都与地球的体积变化(主要是增⼤)相关。根据地球膨胀与收缩过程导致地核与地壳的差异转动,可以解释地球磁场的产⽣及其变化。

        计算地球半径在50~100年间增⼤2.8~5.6cm,地球周⻓增⼤18~35cm,这可能是洋脊每50~100年裂开⼀次的主因,与由古⽣物⽣⻓线值变化推断⽯炭记后地球半径增⻓约10的5次方⽶相近。科学家按潮⽔活动遗留沉积岩层厚度细微变化计算每⽉潮⽔周期,发现现在每⽉⽐9亿年前⻓5天。

        计算出寒武纪地球半径约为现值的95%,其结果与相应时期古地磁极分散度基本对应。当时⽇地距离⽐现在要近5%,可能直到那时地表的温度等条件才开始适于⽣物存活,或促成寒武纪地球⽣命⼤爆发。

        推测20亿年前元古代初期地球半径只有现值的84%,据此可对古陆作较完整的⽴体拼合。

        推断25亿年前太古代末期,地球半径约为现值的81%,基本符合与古陆在半径缩⼩的球⾯上曲率变化的计算机模拟检验结果。

        计算出现今地球半径为46亿年前初始半径的1.5倍,相应于地球增⼤的⾯积为⽬前地球表⾯积的56%,⼤约与⽬前洋壳⾯积相符,说明洋壳可能是地球膨胀演化的结果,这也恰好同科学家根据记录到的各⼤洋边界扩展推断地球形成到现在其半径逐渐增⻓的总量为现值的1/3相符合。

       计算出地球半径46亿年来平均增⻓率为0.46毫⽶/年,⽬前总体上地球半径的增⻓率为0.56毫⽶/年。该值与L.Egyed根据古地理图显⽣宙⾯积扩⼤得出的地球半径以0.5毫⽶/年的速率增⼤相近,与⻉加尔湖每年扩张⾯积相对应。申⽂斌等⼈通过全球分布的重⼒台站与重⼒卫星联合解算建⽴⾼精度、精细时间分辨率的时变重⼒场,根据所得地球惯性矩的年增加量计算了地球1996~2006年间的半径变化,得出10年间地球半径的增⻓率为0.58毫⽶/年的研究结果;还采⽤⾼精度GPS,VLBI空间⼤地测量数据综合解算所得ITRF和ITRF2000站坐标和速度,⽤Delauany算法⽣成三⻆⽹逼近计算地球的体积变化,结果表明这10年间地球半径的增⻓率为0.54毫⽶/年。

        计算出地球⾃转周期的⻓期变化为每⼗万年⽇增⻓1.5秒。该值同地球⾃转周期⻓期变化每⼗万年⽇增⻓1~2秒的实际结果相符。根据中国河南安阳出⼟的甲⻣⽂⽇⻝的记载和经史书所确认的⽇期(公元前1301年)及美国天⽂学家计算出的当时每天⽐现在短47‰秒,根据古⽣物学家发现的珊瑚年轮随地质年代的变化,⼆者均给出地球⾃转周期的⻓期变化为每⼗万年⽇增⻓约1.5秒。

       推测⽉球可能是在地球起初⾼速⾃转和地球膨胀地壳初次破裂(或受巨⼤陨⽯撞击)时由地内物质剧烈喷发形成的,这种形成⽅式会使⽉球与地幔物质相近且内部有⼤量空洞存在。观测表明,⽉岩中氧、钛-50及钛-47的同位素⽐例与地幔相仿,⽉球内确有中空现象。

20240524_014609.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228-1437011.html

上一篇:[转载]引力是科学史上的“疑难杂症”?
下一篇:端午安康
收藏 IP: 62.74.19.*| 热度|

7 宁利中 杨正瓴 钱大鹏 高宏 葛维亚 檀成龙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