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谈谈论文盲审

已有 1624 次阅读 2024-5-30 09: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论文盲审是近年来诟病较多的话题。把关松,说你放水,把关严,说你苛刻。

依我看,盲审犹抱琵琶半遮面,本身就有问题。

以前的研究生论文没有盲审,难道质量不如现在?恰恰相反!我们这代人研究生论文就不是盲审!

论文评审是一项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确认评审人的资质是首要的。评审人能否公正客观评价,不仅反映评审人的个人素质能力,更是研究生学位获得的关键因素。

我以为,研究生论文评审应该实名公开。

学术思想的交流没必要遮遮掩掩。要相信绝大多数评审人是公正的。即便提出不同观点的意见,百家争鸣在学术上有百利而无一害。作为导师,在否决论文时通常是慎重的,不会草菅人命。既然大大方方的行为,为何非要搞成偷偷摸摸的行为?

评审人不敢公开自己名字说明高校环境的恶劣。连学术评审都不敢暴露自己的姓名,更何谈学术自由?“毙”掉论文好像背后暗枪的做法更令人不齿。

从管理者角度,论文盲审可以加大导师研究生压力,彰显“负责任”,减缓管理者的责任。通过是学校管理的政绩,不通过则是导师和学生的问题。从导师角度希望将论文答辩权交给外人,也省却个别学生找自己麻烦的机会。总之,盲审对于学校导师都是减轻压力和逃避责任的措施。而对于学生,好学生不必担心,担心的一定论文有“问题”。对于评审专家可以放开手脚,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自己。这或许才是论文盲审建立的初衷。这也恰恰暴露了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管理者不自信又无能,导师学生良莠不齐,鱼目混珠,谁也不想担责。

依我就堂堂正正,敢作敢为。即使“毙”掉论文,也有理有据,不怕得罪任何人!大不了下次不找我。

盲审被诟病在于盲。若是恶意,无处申冤。若是善意,何必盲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436203.html

上一篇:中国大鲵
下一篇:大学老师的抉择
收藏 IP: 183.63.102.*| 热度|

7 王从彦 郑永军 刘进平 张忆文 杨正德 梁洪泽 郑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