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g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gzhang

博文

一代人的落幕

已有 2015 次阅读 2024-4-28 21:56 |个人分类:感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去日本开会,见到了几个老朋友,也听到几个不好的消息。

有的老师去世了,有的告知在与癌症抗争,有的老师已经退休,也有好几个一两年内退休。听到后有点黯然,满心想着给学生找个做博士后的地方,看来也难了。

我们这个领域的真正发展,是在1990年代。那一段时间进入这个领域,并把技术推进到巅峰的一代年轻人,现在都陆续进入退休年龄。参加学会,熟识的人不断减少,渐渐成了常态。

图片1.png

拿我知道的情况来说,有一个老师,从东京大学退休,转到另一所公立大学,10年前就说面临二次退休,到现在80岁了还在工作。见到这位老先生,面部和身体都显出老态。虽然他说他是那个大学的life-time教授,还有一大兼职、一大堆头衔,他并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实验装置都放在另一个老师那里。问他还游泳吗,他说很少了,原来的游泳池涨价太多,从一次五十円涨到两千円。旁边一个学生说,干嘛不到市民游泳池呢,那里很便宜。他使劲摇头说,那里不干净。唉,老先生在位时,怎么也年入千万啊。夫人还是钢琴教师,不会缺这点游泳的钱吧。

这位老先生有个从前的博士生,目前也是业内翘楚。认识她的时候,她还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如今已是花甲之年。我想推荐学生到她那里留学。她算了一下说,如果她能把这个学生收下,还能把这个学生带到毕业。

我当时的上司,今年正式退休。他给我的贺年卡上写着,今后XXXX研究所就只剩个名誉了。我当时以为这个所谓名誉只是心理上的,是过去式。这次见到过去是同事才知道,除了正式的名誉头衔,所里还给他保留着办公室的位置,他随时可以来。而他领导的组又扩大到了十几个人。看到自己开创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他一定感到很欣慰。想见个面吧,他说他在帮助夫人照顾生意,出不来。真是个想得开,放得下的人。

也有放不下的。有一个老师说,他还有两年退休,但是他正在申请一个到2030年结束的大型项目。如果获批,他可能会有可能返聘到2030年退休。要是不行呢,就走很多人的老路,找个私立大学就职。

我说,因为少子化,私立大学不是也没有多少学生了吗?他说,我不是要教学,只要能研究就行。我说,一般的私立大学,你一个光杆司令人家也不要啊,人家要你带年轻人,看到希望才行。他说,我弄到大项目,还怕招不到年轻人吗?

话又说回来,到私立大学就职,可利用的空间就小很多。要是能在原来的研究所继续工作就好了,哪怕交钱呢!他如是说。还是舍不得离开原来的研究所。他那实验室我去过,规模相当大,每年都有新东西,都是他自己一手创下的家业啊!

会上还见到了垂直腔面发光半导体激光器的发明人伊贺先生。这位老先生颤颤巍巍地,自己一个人在会场上走来走去,没人注意到他这个为半导体激光器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的书还是我的学生翻译成汉语的呢。我去跟他寒暄了几句,得知他的助手也已经退休了。

图片2.png放眼世界,除了米国,其他国家的教授都会有强制退休问题。对于少数大佬,也可能有灵活的政策。瑞士联邦工业大学的一个知名教授,希望延迟退休。校方说,要公示。没人反对的话就可以继续延聘。谁会反对呢!肯定通过。

国内的话,除了某些特殊人士,谁也逃不掉。虽然有规定70岁离开工作岗位,基本上不能执行下去。某些国士,年过80,不但不按规定离开工作岗位,还要去搞大型项目,还要求每年3个博士生名额。这就有点过分。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60岁也好,80岁也罢,总有干不动那一天。一般的教授,退休之后十年内,很多人还保持着很高的活跃度,也许是惯性使然吧。随着同龄人相继退出,放眼望去都是后辈,估计再坚持自己也觉得没啥意义了。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只要下决心断舍离,不出三年,一定会获得新的生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961-1431876.html

上一篇:师生如父子,还是契约关系?
下一篇:来了,就有机会!——保研故事
收藏 IP: 124.205.79.*| 热度|

12 王涛 尤明庆 农绍庄 杨卫东 张晓良 王从彦 孙南屏 杨正瓴 王安良 冯兆东 夏炎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