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献文(1900-1985),动物学家,尤以研究鱼类闻名,1948年选聘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选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28年开始在安阳殷墟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至1937年止共计进行15次的考古发掘工作。1936年夏的第13次发掘工作中,于6月12日在安阳小屯村北的张家七亩地中发现YH127坑(Y代表殷墟,H意为灰坑,即堆积坑),经过四昼夜的挖掘,整个3吨多重的甲骨被整块装进厚木板箱。8天后历经波折后运抵位于南京北极阁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由董作宾等人进行“室内发掘”,共清理出甲骨17096片,除了8片牛骨外,其余都是龟甲。经考据,这些甲骨为殷商武丁(武丁是商朝第22位国君,共在位59年)时期埋藏,是商王室有意保存起来的一批占卜档案。因该坑未经翻扰、蕴藏丰富,且出土甲骨具有甲多骨少、涂朱涂墨等特点,因而对甲骨学研究意义重大。考古学家李济在《安阳》一书中评价:“YH127明显居于整个发掘过程的最高点之一,它好像给我们一种远远超过其他的精神满足。”
YH127发掘现场(图源见水印)
YH127甲骨坑装箱现场(标黑色三角者李济,时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图源见水印)
YH127坑出土的甲骨中,出现了甲骨文出土以来最大的龟版,长约44公分,宽约35公分。董作宾将其定名为“武丁大龟”。
1931年殷墟第三次发掘时,左起:董作宾、李济、傅斯年、梁思永四人合影。四位1948年均选聘中央研究院院士。
武丁大龟是何种龟类?来自何处?董作宾、李济等考古学家不能作答。于是,动物学家伍献文登场。
伍献文《“武丁大龟”之腹甲》(《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丛刊》1943 年第14卷8页):……最近彦堂董作宾氏更检出一大形之龟腹甲,名为“武丁大龟”,嘱作者代为鉴定。……此种原产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及马来群岛,信而有徵。……依作者之经验,与近年来生物调查之结果,现中国境内,恐不产此龟;……此事至感兴趣,因此腹甲据董氏之考证,谓系武丁时之遗物,且系属国之贡品;此龟之地理分布如完全明瞭,则武丁时南方国界,或可推想及之也。
彦堂董作宾氏:民国时期四位著名甲骨文研究者,被称为“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
董作宾《甲骨实物之整理》(《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二十九本,1958年):第十三次发掘所得,出小屯村,编号13.0.10110,武丁时。……此版为殷虚出土甲骨以来唯一之大龟腹甲。……伍献文氏据葛来氏大英博物院龟类志考得今马来半岛有此种。……反面钻凿,复原之后,得二百零四处,灼用处仅有五十。正面卜辞仅八则。
殷虚:即“殷墟”。
参见本博《伍献文考古殷墟鱼骨》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200286.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