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douEuni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udouEunice

博文

端粒长度 | 吸烟 ,失眠加速衰老!

已有 297 次阅读 2024-4-17 14:47 |个人分类:端粒长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篇文章研究的是可变生活方式(吸烟与否、失眠等)与端粒长度的关系,使用的也是UKB数据库的数据。作者从相应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选择与生活方式因素(吸烟、睡眠时间、失眠和身体活动)密切相关的独立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获取端粒长度数据,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MR分析来评估可变生活方式与端粒长度的关联。

  文献来源 

 

Chen, M., Wang, Z., Xu, H.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odifiable lifestyle factors and telomere length: a univariable and multivariab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J Transl Med 22, 160 (2024). https://doi.org/10.1186/s12967-024-04956-8.

 

图片6.png

 

  研究背景   

失眠科普

 

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彻夜不眠。失眠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心烦易乱、疲乏无力、头痛、多梦、多汗、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可能诱发一系列心身性疾病缺少睡眠,顾名思义是睡眠时间不足。可能是由于工作、学习等导致的客观上的睡眠时间减少。轻度的缺少睡眠可能会导致疲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而严重的缺少睡眠则可能出现精神呆滞、动作不准确、思维贫乏,甚至产生幻觉等症状。然而,这些症状通常在补充睡眠后会迅速消失。对于失眠,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来改善睡眠质量;而对于缺少睡眠,则可能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来增加睡眠时间。《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制定了中国成年人失眠的诊断标准:

· 失眠表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 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

· 总睡眠时间: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

图片4.png 

研究结果:

终身吸烟的遗传易感性与较短的端粒长度密切相关(比值比[OR]:0.882;95%置信区间:0.847–0.918;p = 9.22 × 10–10)(图2)。在多变量分析中,调整了身体质量指数、2型糖尿病、饮酒量、酒精使用障碍等因素后,终身吸烟的遗传易感性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联并未减弱,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图3)。考虑到吸烟与失眠之间观察到的遗传关联,我们在多变量MR分析中额外考虑了失眠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将失眠作为协变量纳入分析,并未改变终身吸烟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系(图3)。失眠的遗传倾向与较短的端粒长度显著相关(比值比[OR]:0.972;95%置信区间[CI]:0.959-0.985;p = 1.76×10^-5)(图2)。此外,在调整了身体质量指数、2型糖尿病、饮酒量和酒精使用障碍等潜在混杂因素后,失眠的遗传易感性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图4)。然而,在进一步调整终身吸烟因素后,该关联效应大小略有减弱,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图4)。睡眠时间与端粒长度之间无显著关联(比值比[OR]:1.059;95%置信区间[CI]:0.984-1.140;p = 0.123)(图2)运动与较长的端粒长度之间存在关联OR:1.680;95% CI:1.115-2.531;p = 0.013)(图2)。

 

11111111.png2生活方式与端粒MR分析

22222222.png3终生吸烟与端粒的多变量MR分析图

3333333.png4失眠与端粒的多变量MR分析

 本文提示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可以看出终生吸烟带来的危害最大,容易失眠的人也会稍微带来缩短端粒长度的危害。多睡一点,少睡一点,睡眠时间上的些许差异并未对端粒长度造成影响。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水平对于延缓衰老进程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加体力活动量,我们有望减缓衰老带来的种种问题,享受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

EN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40696-1430065.html

上一篇:APOE能预测疾病吗?
下一篇:[转载]端粒科普知识
收藏 IP: 116.224.12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