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douEuni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udouEunice

博文

端粒长度

已有 221 次阅读 2024-5-21 15:23 |个人分类:端粒长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端粒长度

端粒:染色体末端由重复DNA序列(人端粒重复序列:(TTAGGG)n)与蛋白组合形成的一个特殊结构,用于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降解。

Ø 端粒 = 端粒DNA + 端粒蛋白复合体

a. 端粒DNA:高度重复的双链结构; 3’端形成D 环 - T 环结构; 具有种属特异性。

b. 端粒蛋白复合体Metazoans: TRF1, TRF2, Rap1, TIN2, TPP1, POT1       Fission yeast: Taz1, Rap1, Poz1, Tpz1, Ccq1, and Pot1

     当端粒缩短到临界水平,其末端形成保护蛋白复合物的蛋白质就不能与端粒序列结合,也就不能再发挥在染色体末端“封顶”的作用。此时,细胞会失去再分裂的能力,最终衰老死亡。

图片1.png 

2. 端粒与人体衰老

第一、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系。

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当细胞端粒的功能受损时,出现衰老而当端粒缩短至关键长度后,衰老加速,临近死亡。

第二、正常细胞端粒较短。细胞分裂会使端粒变短,分裂一次,缩短一点,就像磨损铁杆一样,如果磨损得只剩下一个残根时,细胞就接近衰老。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鼠和人的一些细胞一般有大约10000bp。

第三、研究发现,细胞中存在一种酶,它合成端粒。端粒的长短,是由酶决定的。细胞内酶多酶少可预测端粒的长短。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一些良性病变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也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但在生殖细胞睾丸、卵巢、胎盘及胎儿细胞中此酶为阳性。令人注目的发现是,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端粒酶阳性的肿瘤有卵巢癌、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肺癌等等。人类肿瘤中广泛地存在着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这样一来,我们又发现了一种肿瘤细胞的特异物质。

图片2.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40696-1435009.html

上一篇:APOE基因检测|| 预防老年痴呆
下一篇:[转载]步行速度与端粒长度
收藏 IP: 101.85.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