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如大家所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已经成为了衡量教师的一把尺子,饱受诟病。据说这是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早年提出的一个观点。陈老是儿童教育学家,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奠基人。对于儿童教育而言,这非常正确,极其正确,我双手赞成,但是对于成年人教育,尤其是现在的高等教育,是不太合适的。
孔子一直提倡要因材施教,这是从另一个方面阐释了教育的意义,其目的在于让人教化,而不是让人成功,更不是让人人都能获取知识、获得文凭。教育的目的是让社会稳定,人心向善,而不是达不到目的誓不罢休。
现在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部分同学为了分数不择手段,部分教师为了少点麻烦糊弄了事,理想的教育环境似乎只存在于理想中,想坚持一点自己的教学理念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我最不能理解的是要求成绩呈“正态分布”,特别是要求过程性考核成绩的正态分布,这都是什么评价方法?虽然我们学校的管理者并没有苛求这种分布,但总要去统计这种东西就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似乎不出现正态分布就意味着课没上好、卷子没出好,为什么不能说学生没学好?
我们系里有的老师给同学们的分数都很高,没有挂科的,平均分都在80以上,同学们并不满意,特别是想考高分的同学。
别的学院有的老师期末给同学们划了重点,结果被举报,同学们还是不满意,不管是想考高分的还是想及格的。
所以,普及性的大学教育可能很难实现因材施教。
研究生教育呢?我看也很难。
我以前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上高中那会班里成绩并不好的那部分同学出国之后都混的挺好?
后来我想明白了,大概是因为我们在儿童教育期间使用了成人教育的方法和理念,造成一大批人才在中小学时期就被淘汰。我现在很难招到男性研究生,大部分都是女同学,难道真的是男子不如女么,非也。我想过的一些观点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争议,就仿佛大家一直探讨的为什么十四亿人里面就选不出十几个能踢足球的一样。
为什么说研究生教育很难实现因材施教,因为我发现大部分研究生导师并不懂得教育规律,我身边的大部分导师没有系统读过孔子,对教育理念和方法更是嗤之以鼻,大家都是做科研出身,搞科研为主,学生来了大概率就是被分配“工作”,能干就干,干不了就别干,哪有什么教育的事。
如果说有因材施教的话,那就是在选择学生的时候能否对路了。可是现在能自由选择学生的几率还是小,很多时候是不得不要,这就对导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博文,反省我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感觉整个就是在助纣为虐。现在大部分研究生培养都是目标导向,要完成研究课题,完成学位论文,但是忽略了过程中的人格培养和塑造。有的同志很反对这一点,我不这么认为,我们中医讲究的就是言传身教,道术结合,既要给学生树立学术理想,也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践行理想的苦与乐。
我的老师一直教导我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愈发觉得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的优点越来越突出,让缺点逐渐转化为优点的助力,这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激发兴趣、画大饼就能实现的,而是真的需要殚精竭虑为其职业和人格发展进行谋划,而能够实现的基础则依赖于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这也许就是联大时期人才辈出的原因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