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学说【主编张宏毅 1997.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3年11月10日发布(第33694篇)
【信件手稿纪实资料】(GRZL编号第GRZL研究生072)
这里发布的是我保存的《二十世纪世界史导读》(下卷)中的二资本主义国家篇 10《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学说》
照片8张拍自该资料
1,
2
3
4
5
6
7
8
10.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学说
一. 研究概述
当代西方影响较大的经济学流派当推现代凯恩斯主义综合主流经济学、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应学派、现代制度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
1. 现代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派
阿尔文·汉森(1887-1975),著有:《凯恩斯学说指南》(1953),《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1947)等。主要贡献在结合美国实际通俗性地阐述凯恩斯经济思想; 提出用补偿性财政政策来消除经济周期的剧列波动。〖1〗主张在经济衰退时,采取赤字预算的膨胀政策, 在经济繁荣时, 实行盈余财政的紧缩政策, 这样两相配合, 彼此补偿, 只求整个经济周期间的收支平衡,不求每一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40-50年代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实行的就是这种政策。
赫勒, 沃尔特是1961-1964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著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与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对话》(1969)等,认为为了刺激经济增长, 不必追求年度和周期的平衡预算, 只需以充分就业下的平衡预算为目标, 国债的减少不在绝对量的减少而在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的减少, 为此, 必须, 摒弃以缓和经济周期为目的的间断性的补偿性赤字财政, 代之以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连续性的增长性赤字财政。这就是赫勒的经济主张, 这样在60年代, 连年推行赤字财政, 虽然在前半期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到了后半期走向了反面。〖2〗
滞胀经济给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难题。萨缪尔森在第12版《经济学》中“把不同学派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包括凯恩斯主义、古典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及现代宏观主流经济学。”从而形成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学派。〖3〗第12版承认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比重可以改变国民收入的组成;在一定条件下,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政府开支的增加可以排挤掉私人投资。这些都是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在宏观领域第12版认为资本主义的总供给在一定时期是固定不变的, 相当于充分就业的产量,但在不同时期, 却可以改变。这一观点来自供给学派。在短期内,由于一部分生产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总供给的数量可以随着价格水平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在长期中, 由于一切成本都可以变动, 所以总供给量最终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的数量。这一观点和理性预期学派关于长期和短期总供给的说法几乎完全相同。这种以总供给和总需求作为支柱的宏观经济学, 企图以这种相互作用来说明包括滞胀在内的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消除波动的政策建议。它的总供给的观点受到了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影响; 而总需求的观点则来自货币学派和凯恩斯主义。〖4〗属这一流派还有詹姆士·托宾,罗伯特·索罗等经济学家。
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虽不占主流地位, 但仍属后凯恩斯主义学派。
琼·罗宾逊主要著作有: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1933),《发展与不发展》(1979)等。一般认为新剑桥学派是凯恩斯学派的左翼, 而保罗·萨缪尔逊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学派则被认为是右翼。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对新古典经济学说是综合还是决裂? 坚持凯恩斯的摈弃均衡观还是信守均衡观?坚持“边际生产力论”还是否定“边际生产力论”?要不要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充分肯定凯恩斯革命,还是严厉批判凯恩斯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汉森著:《财政政策和充分就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汉森著:<<凯恩斯革命>>,商务印书馆
, 1963年。
〖2〗[美]赫伯特·斯坦著:《总统经济学——从罗斯福到里根以及未来总统经济政策的制定》,第84-85页,中国计划出版社,1989年。
〖3〗[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第12版), 第1、1282-1284页,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年。
〖4〗同上, 高鸿业所写译者序,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年。
2. 战后货币学派的兴起
战后货币学派即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米尔顿·弗里德曼 。在《自由选择》一书中, 他阐述货币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揭露国家干预经济的种种弊端, 要求限制国家权力, 缩小国家机构, 反对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滥施干预, 主张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特色的国内外经济政策, 让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整个经济生活, 提出回到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政策中去。该书集中反映了货币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要求限制国家权力, 缩小国家机构, 反对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滥加干预; 反对国家的经济调节政策, 反对社会福利、经济管制和贸易保护措施; 主张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特色的经济政策。〖1〗《弗里德曼文粹》一书集中反映了他的货币学派观点。〖2〗
被认为是从货币主义学派分离出来,并且是货币主义新发展的合理预期派, 是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小罗伯特·卢卡斯著有《经济周期理论研究》(1981) 《合理预期和经济计量实践》(与萨金特合编1981年)。如果说, 早期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不重要, 后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很重要,则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最重要。合理预期派既和后凯恩斯主义的主张好的货币政策能影响实际生产量不同, 也和货币主义者关于坏的货币政策能造成严重恶果的主张相异, 他们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对实际经济生活没有什么规则性作用。〖3〗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问题上, 货币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内是不存在的,但在短期内可以存在。而合理预期派认为在短期内也不存在, 国家调节经济的措施是无效的。
3. 供应学派的兴起
供应学派的主要成员是阿瑟·拉弗,作家J·温尼斯基以及里根政府经济学者N·图雷和 P·C·罗伯茨。拉弗是联邦预算局官员,在1979年著有《货币的危机》,罗伯茨著有《供应学派革命》(1984)〖4〗。他们的主张获得共和党参议员J·肯普等人的支持, 1977年提出减税案。
供应学派和萨伊定律的关系表现为: 有人认为供应学派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否定; 凯恩斯主义是对萨伊定律的否定; 而供应学派是对萨伊定律的恢复。事实并非如此。①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自创需求, 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相等; 供应学派认为:滞胀带来供应不足, 总供给和总需求相差。②萨伊定律认为: 总供给和总需求会自动均衡, 不可能出现生产过剩危机; 供给学派则认为:不能自动均衡, 政府要通过减税等措施来实现均衡。③萨伊定律和供给学派都反对强力国家干预, 但前者完全听任市场, 后者主张减税刺激。
4. 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 即现代制度学派
约翰·加尔布雷思著有:《丰裕社会》(1958),《新工业国》(1967)等30多本书。〖5〗
其基本思想是:①结构分析论:主张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应把所有“非经济”因素(如政治的、社会的以及经济的结构、制度和态度, 所有人与人的关系)都包括在范围内的来分析。认为数量分析(总量或个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把经济学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领域是不幸的“分工”,使人们只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新制度学派认为现代企业的两类结构是不同的, “企业家的企业”, 权力属于资本家, 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占主导地位; “成熟企业”, 构成了现代新工业国的居统治地位的成分。它的权力核心已不是股东, 而是技术人员、工程师、各种专家、高级经理人员组成为技术结构阶层。(即权力转移论) 这样, 企业的经营目标发生变化:把长期持续稳定作为首要目标, 不追求最大利润而追求适度利润。(即目标更换论)②二元体系论:着重分析社会经济权力结构。认为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的矛盾,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它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后果。造成了人们收入上的不平等; 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此, 他主张实行结构改革, 使两个体系的权力均等化。并通过收入政策、计划政策、人力政策、反托拉斯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各种福利政策来进行调节。③经济学改造论:以当前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异端学说出现,主张从传统的教以下解放出来。认为在60年代后期已经变得不合时宜,甚至有害, 凡是凯恩斯主义所不注意的, 正是新制度主义所注意的; 凡是凯恩斯主义所珍视的, 正是新制度主义认为不值得关心的。新制度学派对新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剑桥学派、货币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经济学派均持批评态度。他也反对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和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加尔布雷思学说重视对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非工会工人困境的分析, 揭露和批评凯恩斯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并且提出了“公共目标”问题, 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具有进步意义, 西方经济学主流视为异端; 但是, 他对当代资本统治权力转移的分析, 对于资本统治追求剩余价值, 对于资本企业能够实现计划原则等论述则是有明显错误的。
〖1〗[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和罗斯·弗里德曼著:《自由选择----个人声明》,第12、42、73、93、260页, 商务印书馆,1982年。
〖2〗[美]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第474-494页,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3〗[美]小卢卡斯, 萨金特著:《预期和货币的中性》, JET, 4(2), 1972年4月。〖4〗[美]保罗·克雷·罗伯茨著:《供应学派革命》,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5〗肯尼斯·加尔布雷思著:《丰裕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加尔布雷思:《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商务印书馆, 1980年。
现代制度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有肯尼斯·鲍尔丁、罗伯特·海尔布罗纳、冈纳·缪尔达尔等。〖1〗
5. 新自由主义学派
新自由主义学派,只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不同意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哈耶克, 弗里德里希·A·冯、奥肯, 瓦尔特、路德维希·艾哈德等人。
哈耶克在自由主义学派的基地芝加哥大学、维也纳大学、伦敦大学、弗莱堡大学均任过教,著有《通向奴役的道路》(1944), 《自由的宪章》(1960)等,对西方经济思潮有很大影响。认为经济的繁荣要依靠资本的充分供给来维持; 靠扩大银行信用来维持资本供给; 资本供给不足新企业下马, 对生产资料需求的急剧下降, 就会出现生产过剩, 造成危机。资本主义有自我调节功能, 如国家不进行干预, 银行会自行调节, 生产过剩会自行消失。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有弊无利。如何解决当前的滞胀经济, 他主张恢复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 实行自由放任; 实行货币非国家化, 取消政府发行货币的垄断权; 反对任何损害自由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 反对计划经济; 提出非民族化或一体化的世界模式。
联邦德国的新自由主义, 以主张社会市场经济著称。奠基人是奥肯, 1948年创办《经济和社会秩序年报》, 主张限制国家干预权力, 1949年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党纲以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市场经济为基本政策, 从而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成为德国自由主义的理论核心。按照这一理论, 社会经济分为中央管理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类,前者通过计划和命令来调节, 后者是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两类经济在运行中混合进行, 社会市场经济既反对集中管理的计划体制, 又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 它把市场自由的原则和社会平等的原则结合, 这是一种既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又能保障社会安全的经济秩序; 它的显著特点是通过自由市场机制调节为主,国家干预为辅, 来实现持续增长、稳定价格、高度就业和均衡外贸的目标。
艾哈德在他所著《来自竞争的繁荣》一书中, 系统阐述了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他认为: 在国内方面,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是, ①社会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全民福利; ②达到目的的基本手段是自由市场机制的调节为主, 国家有限干预为辅; ③反对的对象是垄断。在国外方面, 主张自由的国际经济政策和经济一体化。〖1〗
〖1〗[美]罗伯特·海尔布罗纳著:《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香港志文出版社。[瑞典]冈纳·缪尔达尔著《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计划大纲》,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72年。
6.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论
罗斯托, 沃尔特·惠特曼对经济发展的见解独树一帜, 自成体系, 共出版26部著作, 重要的有:《经济成长过程》(1952); 《经济成长阶段》(1960);《经济成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1970)等。〖2〗罗斯托的学说渊源于新历史学派、制度学派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罗斯托经济成长论的主要学说观点有:①六阶段论。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 他提出了传统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政治和成长阶段》一书, 又增加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从而成为六阶段学说。在他看来, 这时的主导部门, 已不是以汽车为主的耐用消费品工业, 而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部门。包括公共投资的教育、卫生保健设施、市政建设、住宅、社会福利部门、文化娱乐部门
、旅游等。
②主导部门影响和序列变异论。他论述主要通过三种影响来带动, 即回顾影响,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旁侧影响, 指主导部门对地区的影响; 前瞻影响, 指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他认为主导部门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序列会发生变化。这是由前瞻影响决定的。
③起飞条件论。罗斯托认为起飞需具备三个条件: 积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由5%以下增加到10%以上; 迅速建立主导的制造业部门;进行政治和社会制度的结构改革。他还具体列出了工业国家的起飞时间。
④“布登勃洛克”动力说。以大富翁布登勃洛克祖孙四代变迁为例说明,移民的第一代追求金钱,成为富翁; 第二代追求社会地位, 成为议员; 第三代望族由盛转衰; 第四代走向没落。反映了德国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程。⑤面临第四次产业革命论。他根据康德拉捷耶夫的长波周期论, 认为目前正面临第四次产业革命, 这是长周期的反映,现在正处于一次大创新的前夜,它将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2〗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影响较大的还有西蒙·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论。库兹涅茨著有《现代经济增长》(1966); 《各国经济增长》(1971)等30多部著作和论文集。是美国经济学界称他是现代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计量方法的奠基人, 各国经济增长数量研究的先驱者, 西蒙·库兹涅茨周期的发现者, 收入分配的探索者。〖3〗
7. 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趋同说
西方学者认为趋同论是“一种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正在离开它们各自的‘理想’形式, 并正在日益向相似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相似的机构个方法演进的观点。这种认为两种制度正趋向同一的假说, 是由扬·丁伯根最先提出的, 这一假说是根据技术发展型式相似的必然性已发展成为两者趋向同一是不可避免的理论。”〖4〗丁伯根著有《经济增长数字模型》(1962); 《经济政策:原理与设计》(1967);《收入分配:分析和政策》(1975)等。西里尔·A·泽泡特1964年在《竞争共处经济学》中认为:“世界上的经济制度的基本趋同现象是朝着某种共同的
8. 当代西方其它几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说
①资本主义社会最后阶段论。英国工党理论 家约翰·斯特拉彻在1956年出版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书,把20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称为资本主义最后阶段。〖5〗
〖1〗[联邦德国]路德维希·艾哈德著:《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83年。
〖2〗[美]沃尔特·罗斯托著:《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商务印书馆,1962,1970年;《经济成长过程论》,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1975年。
〖3〗[美]西蒙·库兹涅茨著: 《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展》,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1985年。
〖4〗[英]戴维·W·皮尔斯主编:《现代经济词典>>,第11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5〗[英]约翰·斯特拉彻著:《现代资本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0年。
②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论。比利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厄尔奈斯特·曼德尔在1970年出版的《晚期资本主义》一书中提出晚期资本主义是继自由资本主义、古典帝国主义之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阶段。〖1〗
③集体资本主义阶段说。波兰经济学家布罗尼斯瓦夫·明兹在1970年出版的<<现代资本主义>>一书, 提出了这一见解。〖2〗
④法国的计划化和国有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1971年法共中央经济部和《经济与政治》杂志,联合出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书持这一观点。〖3〗
此外, 要附带提到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评论, 他说: “今天的资本主义不同以往,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生影响下发生了变化, 通过工会行动引进了一些社会减震器。资本主义由国家和工会控制。”〖4〗
二. 研究热点评介
1. 关于凯恩斯主义的评价
对于凯恩斯主义的评价学术界在不同时期评价不一。一般认为:从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到50年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再到80年代以来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有一个演变过程,演进中的凯恩斯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 并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在半个世纪里, 它为西方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保持繁荣, 缓和经济波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角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的宏观运行,没有触及生产领域的剩余价值问题, 因而始终是一项治标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它的理论体系的不完善并不否定我们要吸收它的某些概念、论点和方法以及反反映西方经济生活现实的许多内容。
2. 关于供应学派、凯恩斯主义和货币学派的关系
在这方面学术界看法也不相同, 较为普遍的看法是: 供应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关系表现为:①前提相同: 都要干预 但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 都是财政政策干预, 但由补偿性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到减税刺激投资; ②基础不同: 凯恩斯主义推崇干预, 供给学派则推崇市场; 供给学派否定凯恩斯主义但不否定国家干预。供给学派、货币学派和凯恩斯主义三者关系表现为: ①供给学派、货币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分歧在: 大政府?小政府? 依靠干预还是市场? ②供给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区别在:干预供给还是干预需求。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的关系表现为:供给学派主张减税以刺激投资, 刺激供给; 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以抑制通货, 控制需求; 两者殊途同归。
3. 关于罗斯托经济增长理论的评价
对罗斯托经济增长理论的评价分歧颇大。有人认为这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有人认为虽然这种单纯以技术标准来划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但是他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论述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如强调人类社会的前景将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 认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将解决经济高度发展后人类必然面临的精神危机问题, 他说:物质产品丰富以后,人类会不会陷于长期精神停滞状态? 魔鬼会不会迷住懒汉的心窍, 使他们去干坏事? 富裕的青年一代会不会变成不满现实而成为要求变革的激进分子? 权力会不会被暴力的信徒们夺取, 强迫社会接受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或无政府主义? 这些极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向更高的成长阶段转化, 越来越突出。
〖1〗[比]厄尔奈斯特·曼德尔著:《晚期资本主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2〗[波]明兹著:《现代资本主义》,东方出版社,1987年。
〖3〗[法]法共中央经济部等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
〖4〗[法]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约翰·保罗二世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解放军报, 1993.11.2.
4.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评论
当代资本主义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在学术界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在经济学界有两阶段论、三阶段论、四阶段论之说。两阶段论者主张仍然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没有根本改变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不能成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只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阶段。〖1〗三阶段论这主张把资本主义划分为自由竞争阶段、私人垄断阶段、和国家垄断阶段三个阶段。〖2〗争论的焦点在如何准确估计国家和私人垄断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四阶段论者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四个阶段, 持这一观点的实际上也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②当代资本主义是否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或成熟阶段? 如果说,上面论及的是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来考察, 那么这里讨论的主要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一般认为资本主义有其幼年、成年、壮年和晚年发展过程, 资本主义已走过了它的幼年和成年期, 当代资本主义也还未进入暮年或晚期的发展阶段。李综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为国家调节资本主义, 他认为资本主义有它的萌芽阶段、初级阶段, 垄断阶段是中级阶段, 二战后资本主义是它的高级阶段, 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3〗有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成熟论”是站不住脚的。认为这一见解否定了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命题, 把成熟阶段和垂死阶段相对立。〖4〗
③当代资本主义是否处在社会资本主义阶段? 持这一见解的认为;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第三阶段即社会资本主义阶段。〖5〗有人对这种见解提出质疑, 认为社会资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第一阶段, 发展于第二阶段, 到了第三阶段才称社会资本主义阶段, 使人费解, 而且社会化的内涵也很模糊。〖6〗与此相联, 有的学者主张以社会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来取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7〗
④当代资本主义是否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肯定论者认为: “垄断资本从国内垄断发展为国际垄断, 使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部分变化, 这是经济国际化把垄断资本主义推向一个新阶段的基本标志, 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点。” 因而“在20世纪下半叶把垄断资本主义推进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8〗否定论者认为: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的国际联合, 并没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一次发展变化。〖9〗
5. 怎样评价趋同论
在这里首先要区别趋同现象和趋同理论, 当代世界的确出现了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趋同现象。其主要表现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某些社会性以至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因素或萌芽的措施, 如推行国有化、福利保障社会化、计划化、限制垄断等。其目的并非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社会主义,而是为了巩固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同样, 社会主义国家也借鉴资本主义的某些经验, 局部推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民营化、股份制、承包制和租赁制等; 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市场经济, 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提倡效率优先, 兼顾平等。其目的是为了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而不是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1〗陶大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第23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2〗李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世界经济,1978年第1期。
〖3〗李综:《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问题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4〗张帆:《对于“成熟论”的几点意见》,世界经济与政治,1988年第1期。
〖5〗鲁从明:《论现代资本主义处于社会资本主义阶段》,光明日报,1988年11月21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是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研究,1989年第4期。
〖6〗《中央党校部分学者论现代资本主义》, 光明日报, 1989年2月143日。
〖7〗谭君久、何宏非:《论社会垄断资本主义》,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8〗李述仁: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 经济学周报, 1982年第10期;《再谈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经济学周报, 1983年5月2日。
〖9〗王光华等: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质疑》,经济学周报,1982年第26期
其次,趋同理论不附合当代世界的实际。与趋同现象同时存在的还有趋异现象,不能夸大趋同现象, 忽视本质上的趋异性, 把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经济和制度混为一谈。按照趋同理论, 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过是殊途同归, 当代资本主义不必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而可以通过高度发达的工业现代化、政治民主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趋于同一。从而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共产主义制度所取代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肯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永世长存。认为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可以最终趋同是一厢情愿的事。中国的现实, 苏联的解体, 东欧的剧变, 和两种不同制度的共存和竞争都表明了这一点。
第三, 区别学术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学术理论观点导致错误的政治结论, 但不应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混为一谈。
三. 进一步研究建议
1. 全面正确评价西方经济学说和理论, 不仅对于深刻认识当代西方国家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而且对于建设我国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巨大。在这里切忌全盘肯定全盘否定的片面见解。要区别整个评价和个案和具体评价,区别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区别对西方的意义和对世界各国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借鉴作用
。总是,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生产力衡量标准,切忌不加具体分析的空论。
2. 重视对各学派本身的演变和发展研究以及个学派间的比较研究, 以便推动对西方经济学的深入考察。
四. 中文参考论著选目
1. 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学说一般书目
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
胡瑞梁、黄范章、俞品根著:<<外国经济思想史讲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厉以宁、秦宛顺著:<<现代西方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厉以宁著:<<简明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
刘涤源、谭崇台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
尹伯成、石大钧著:<<简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梁小民著:<<西方经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陶大镛等主编:<<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十五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蒋自强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
胡寄窗主编:<<西方经济学说史>>,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1年。
2. 美国的现代凯恩斯经济学派著作
[美]汉森著:<<财政政策和充分就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美]汉森著:<<凯恩斯革命>>, 商务印书馆,1963年。
[美]汉森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经济问题>>,商务印书馆,1964年。
[美]汉森著:<<财政政策与景气循环>>,台北台湾银行, 1968年。
[美]劳伦斯·克莱因著:<<凯恩斯革命>>, 商务印书馆, 1962年。
[美]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D·诺德豪斯著:<<经济学>>(第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年。
[美]马克·林德著: <<反萨缪尔逊论>>,上册,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美]詹姆斯·托宾著:<<十年来的新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
3. 美国的货币学派著作
[美]弗里德曼著:<<最适货币量论文集>>,台北台湾银行,1974年。
[美]弗里德曼著:<<资本主义与自由>>,台北台湾银行,1977年;商务印书馆,1986年。
[美]弗里德曼著:<<货币安全计划>>,台北台湾银行,1977年。
[美]弗里德曼著:<<失业还是通货膨胀----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和罗斯·弗里德曼著:<<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商务印书馆,1982年。
[美]弗里德曼著:<<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胡代光著:<<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商务印书馆,1980年。
陈端洁编著:<<弗里德曼及现代货币主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
刘涤源、陈端洁著:<<弗里德曼与托宾的货币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
4. 美国的供应学派著作
[美]保罗·克雷·罗伯茨著:<<供应学派革命>>,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章嘉琳著:<<供应学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
5. 现代制度学派著作
[美]肯尼斯·加尔布雷思著:<<丰裕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香港今日世界社1970年。
[美]加尔布雷思著:<<经济学与公共目的>>,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
[美]加尔布雷思:<<经济学和公共目标>>,商务印书馆,1980年。
[美]约翰·K·加尔布雷思、[苏]斯坦尼斯拉夫·缅希科夫著: <<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与和平共处——从痛苦的过去到较好的未来>>,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年。
[美]罗伯特·海尔布罗纳著: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香港志文出版社, 1980年。
厉以宁著:<<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商务印书馆,1979年。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著:<<世界贫困的挑战: 世界反贫困计划大纲>>,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72年。
6. 自由主义学派著作
[苏]柯托夫著:<<西德新自由主义>>,商务印书馆,1963年。
[联邦德国]路德维希·艾哈德著:<<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83年。
[法]亨利·勒帕日著: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
[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自由, 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朱正圻、林树众等编:<<联邦德国的发展道路——社会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7. 经济增长理论著作
[美]沃尔特·罗斯托著:<<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商务印书馆1962,1970年。
[美]沃尔特·罗斯托著:<<经济成长过程论>>,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1975年。[美]沃尔特·罗斯托著:<<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美]沃尔特·罗斯托著:<<富国与穷国——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美]西蒙·库兹涅茨著: <<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 商务印书馆, 1985年。
[美]西蒙·库兹涅茨著:<<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展>>,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美] E·多马著:<<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台北台湾银行出版社,1984年。
[美] E·多马著:<<经济增长论文集>>, 台湾银行, 1968年。
[美]威廉·阿塞·刘易斯著:<<增长与波动>>,华夏出版社,1987年。
[美]霍利斯·B·钱纳里和 M·塞尔奎因合著:<<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
[美]钱纳里和塞尔奎因,S·鲁宾逊1986年合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美]索罗著:<<增长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
8. 发展阶段著作
[英]约翰·斯特拉彻著:<<现代资本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
[罗]格·普·阿波斯托尔主编:<<当代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80年。
[美]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等编:<<公元二000年的地球>>,科技文献出版社,1981年。
陶大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特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法]法共中央经济部等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
[美]W·里昂惕夫等著:<<世界经济的未来(联合国的一项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年。
李琮主编:<<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前景展望>>,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
[比]厄尔奈斯特·曼德尔著:<<晚期资本主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波]明兹著:<<现代资本主义>>,东方出版社,1987年。
(黄安年撰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