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20世纪世界史导读资料,下卷主编张宏毅1997.3】

已有 800 次阅读 2023-11-8 09:05 |个人分类:个人所藏资料|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20世纪世界史导读资料,下卷主编张宏毅1997.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3118日发布(第33681篇)

【信件手稿纪实资料】(GRZL编号第GRZL研究生061)

这里发布的是我保存的《二十世纪世界史导读》(下卷)中的二 1 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

照片6张拍自该资料

1

 DSCN0711.JPG

2

 DSCN0712.JPG

3

 DSCN0713.JPG

4

 DSCN0714.JPG

5

 DSCN0715.JPG

6

DSCN0716.JPG

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

 

研究概述

1.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 是现代西方世界的兴起时期。在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崐开始由农业为主社会向工业为主社会的转变, 由农村生活为主向以城市生活为主的转变, 由一次科技革命向二次科技革命转变, 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竞争的资本主义转变。从经济发展和生产组织变化的角度看, 大转折年代是和现代企业特别是垄断组织的发展和成型相同步的。它表明: 自由资本主义与近代社会相联, 而现代与垄断相关; 现代资本主义与二十世纪的社会进步相同步; 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大变化——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竞争。

    早期垄断组织在美国有普尔(Pool)、托拉斯(Trust)、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 又称持股公司或股权公司)等垄断组织。在欧洲有卡特尔(源出法文Cartel)、崐辛迪加(Syndicate)等垄断组织。在日本有康采恩(源出俄文Konzern)等垄断组织。

此外西方世界还有混合联合公司(Conglomerate)、国际垄断同盟 (InternationalMonopoly Combines)等。

    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和不同国情的基础上, 产生各具特式的早期垄断组织以美国和德国发展最快、也最为典型。托拉斯组织在美国最为普遍, 这和美国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高, 重工业比重大有关。卡特尔组织在德国最为流行。这是由于德国国内市场狭小、封建影响很大、资本主义的起步晚, 国外竞争激烈。辛迪加组织在俄崐国最盛行, 这是由于俄国的重要工业掌握在外国手中, 订货和市场争夺激烈。在法国, 并没有形成某一突出的垄断组织形式, 但“康多阿”即辛迪加偏多。在英国, 以大股份公司为主, 垄断化进程慢, 发展程度低。在日本, 最普遍的是获得国家特殊保护和扶植的少数带封建性的特权资本占优势的家族康采恩, 占据统治地位。不论是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还是康采恩, 其共同点都是掌握一种或几种商品的大部分生产或销售资本家之间的联合(通过生产、市场、原料、价格)。与此同时, 都逐步向康采恩和控股公司方向发展。

    垄断组织在激烈竞争和两次企业兼并浪潮中得到充分发展, 并具有排他性竞争。西方世界的第一次企业兼并(Mergers)高潮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采取同一部门企业的合并即横向合并的方式。与此相适应, 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西方世界的第二次兼并高潮在本世纪20年代, 主要采取纵向合并的形式, 即不同部门但互有联系的企业间的合并。与此相适应, 以一个部门为主体或一组企业为核心的跨部门的康采恩作用增大。这一时期, 金崐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占据统治地位, 银行的作用发生了质变。由资金借贷中介人发展为万能的垄断者。支配全社会的货币资本, 控制着全社会工商业的经营活动。

2.  垄断资本主义的确立

  本世纪初和二十年代, 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组织得以确立和发展。首先, 巩固地确立了以垄断财团为核心的垄断组织。垄断财团(Financial Groups), 指的是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溶合, 又称金融财团, 是由极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的巨大银行和巨大企业结合而成的垄断组织。它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美国是财团统治的典型。其次, 这一时期形成了以托拉斯、辛迪加和康采恩为基本形式,各种垄断形态并存的垄断组织大发展的局面。

    本世纪初和二十年代, 美国以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为代表的八大财团, 确立了垄断组织的统治地位。其中包括杜邦财团、梅隆财团、波士顿财团、库恩——洛布财团、芝加哥财团和克利夫兰财团。在德国20年代有十多个工业和金融寡头统治, 主要的垄断组织是:德意志银行财团、德累斯顿银行财团、法本财团、商业银行财团、蒂森财团等。在英国主要的垄断组织有维克斯集团、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尤尼莱弗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帝国烟草公司、密特兰银行、巴克莱银行、劳埃德银行—国民威斯敏斯特银行、国民地方银行等。在法国到30年代“二百家族”控制着法国的国民经济, 主要的垄断组织有巴黎荷兰银行—东方汇理银行集团、法国石油公司、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雷诺汽车公司等崐。在日本主要的垄断组织有三井财团、三菱财团、住友财团、安田财团等。

    在本世纪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一战前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萌芽形式, 首先, 一些国有企业产生;其次, 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一定的干预。一战期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建立了由垄断组织操纵的战时经济管理崐机构, 实行国家的直接控制和强制性调节。政府通过财政预算以补贴性订货和贷款的方式资助垄断组织兴办企业。此外还实行企业“国有化”并交由垄断组织管理。

3.  早期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地位

   就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来说, 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现代资本主义, 即垄断资本主义是大企业现代化发展时期, 也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在生活形态上表现为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时期。是处于近代资本主义的末端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开始时期。就经济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来说, 它是工业革命新时代真正到来的里程碑。是世界经济新时代真正到来的里程碑。也是现代化发展新时代真正到来的里程碑。一般说来, 垄断组织形式的“利”, 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联合起来的现代化生产带来的, 这是一种社会化生产、现代化生产的“利”。虽然它不是垄断的专利, 但是和非垄断的现代化大生产相比垄断的现代化大生产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垄断组织形式的“弊”, 则多半和垄断资本家的私人占有欲或集团占有欲相联。认真研究早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组织现代化生产的经验和教崐训, 对于建设富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具有特殊意义。

4.  霍布森、希法亭、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的帝国主义论述

   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在1894年出版《现代资本主义的演进:机器生产的研究》,1902年出版《帝国主义· 一项研究》等书。霍布森的主要观点是:①明确提出帝国主义的定义, 指出它是一定阶段的产物, 但非最高阶段。②论述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寄生性是“帝国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③主张实行福利经济政策, 通过改变收入分配来消除帝国主义的弊端。④主张改良政治, 限制帝国主义的不民主倾向和政治上的反动。⑤宣扬国际帝国主义论。列宁批判了霍布森的错误在于把崐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及由此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帝国主义产生的根源, 用改革分配崐制度的方法来消除帝国主义的扩张; 批判他用帝国主义的和平瓜分来取代帝国主义的战争。同时也肯定了霍布森著作中的有益成份。

    希法亭在1910年著有《金融资本——对资本主义发展最新阶段的研究》, 该书出版于1910年。 他主要从流通领域的变化,信用的扩展, 银行的作用来说明帝国主义的产生。希法亭的主要观点有:①认为金融资本是资本发展的最高形式。②论述了股份制、联合制和垄断组织形式。③提出了金融资本的内涵, 他说:“银行愈来愈变为工业资本家, 即货币形式的资本, 我把它叫作金融资本”。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中, 产业资本同银行资本的溶合意义重大,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控制整个国民经济命脉的万能的垄断者, 即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④指出资本输出和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产物, 分析其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 考察资本输出对双方和影响, 研究了金融资本的对外政策和暴力及其反抗的不可避免。⑤主张变革金融资本政治统治。⑥提出了经济危机消灭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有可能形成总卡特尔, 资本主义生产将会出现有意识的调节, 从而消除经济危机。⑦宣扬卡特尔和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的理论, 他说:“我们目前正处在这样的资本主义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纯粹由盲目的市场规律所统治的自由竞争时代基本上被克服了, 我们达到了资本主义对经济的组织化, 也就是从各种力量的自由比赛的经济达到了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基尔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927.5)

列宁对希法亭的《金融资本》高度重视, 并吸收了其中许多研究成果。主要是, 第一, 关于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溶合为金融资本的论断; 第二, 关于金融资本的产生过程, 并补充说, 金融资本产生的基础在于集中和垄断; 第三, 对金融资本活动特点的分析; 第四, 对瓜分世界的分析; 第五, 对帝国主义与民族压迫的分析; 第六, 对金融资本在政治上的反动的分析。但是, 列宁也指出了《金融资本》的不足崐, 批评他犯了流通决定论的错误; 对寄生性主义不够等。

    爱德华·伯恩斯坦的代表作有1889年出版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崐任务》和1909年的《社会民主党内的修正主义》。他的主要观点有:①批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了“过高的估计和片面的评价”。②对传统危机理论和崩溃论提出质疑。他说:“我们必须预计到现存社会制度有比过去所假定的更长的寿命和更强的伸缩性, 并且按照这一预计来展开我们的斗争实践。这一思想正是本书的精髓所在。”(1908年序《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如果经济崩溃不是一种必然性, 那么社会危机也就不是一种必然性, 社会同样也可以继续崐发展下去而不致发生崩溃”。(《伯恩斯坦言论》, 337)③他宣扬资本社会的适应能力说, 主张“必须抛弃一切把它当成巨大社会变革的前导的那种冥想。”列宁批判道:“在危机论和崩溃论的问题上, 修正主义的情况更糟。只有在极短促的时间内, 只有最近视的人, 才会在几年的工业高涨和繁荣的影响下, 就想改造马克崐思学说的基础。”〖1〗④主张应该实行积极的社会主义殖民政策。⑤强调垄断不排除竞争。

    卡尔·考茨基在1914年出版《帝国主义》、1915年发表《两本论述重新学习的书》和《民族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家联盟》等书。他的主要观点是:①提出帝国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是一种特殊政策。他说:“把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现象, 即卡特尔、保护关税、金融统治以及殖民政策, 全都概括到帝国主义名下”是“最乏崐味的同义反复”〖2〗②提出超帝国主义论。他说:“从纯粹经济的观点看来, 资本主义不是不可能再经历一个新的阶段, 也就是把卡特尔政策应用到对外政策上的超帝国主义的阶段。”;“现在的帝国主义政策难道不会被一种新的超帝国主义的政策所排除吗? 这种新的超帝国主义的政策, 将以实行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共同剥削世界, 来代替各国金融资本的相互争斗。不管怎样资本主义的这一新阶段是可以设想的。”(《两本用于重新学习的书》) ③主张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和卡特尔消灭危机论。他说:“是否特别由于卡特尔的巩固增强, 将会不出现社会主义,而能出现一种新式的资本主义, 一种以卡特尔的巨头们代替封建统治者进行领导的封建化资本主义呢?”。(《唯物主义历史观》, 1927)④主张资本主义的无比生命力他说:“虽然大战的规模及其破坏的惨重也许谁也不曾全面预料到。......但是资本主义并没有崩溃。事实证明, 资本主义的弹性, 它对改变了的形势的适应能力, 远比它的脆弱性更为强大。”“在今天, 经济和文化的重心可能会从北海沿岸移向美洲的两大洋的沿岸。但是这决不会到来资本主义的衰落, 甚至也不会使资本主义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发生动摇。资本主义已经在实践中极深刻地证明了它的生命力和它对于最多样的、甚至最绝望的局面的适应能力, 没有任何经济上的论据足以令人怀疑它的生命力。”(《唯物主义历史观》)

    此外, 拉法格在1903年发表专文《美国托拉斯机器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明确提出了:“资本主义已演进到特殊阶段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列宁: <<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 <<列宁选集>>, 2, 5页。

2〗考茨基著::<<帝国主义>>, 1-2, 三联书店, 1964年。

3〗拉法格著:<<拉法格文选>>下册第213, 人民出版社,1985年。

5.  卢森堡、布哈林的帝国主义论述

 罗莎·卢森堡在1899年出版了《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 1912年出版《资本崐积累论》,1925年她的《国民经济学入门》出版。主要观点有:①提出最后阶段论。认为“帝国主义是一个政治名词, 用来表达在争夺尚未被侵占的非资本主义环境的竞争中所进行的资本积累。”〖1〗②认为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是资本积累的实现。强调帝国主义是资产阶级为解决积累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 她说:“关于帝国主义经济根源的解释, 必须从资本积累的规律中推断出来。因为,根据经济常识, 作为一个整体的帝国主义只不过是一个特定的积累方法。”〖2〗③论述了帝国主义的军国主义政策。主张尽力利用战争引起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来加速资本主义社会的崩溃。④论述了帝国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认为:“落后国家必须摆脱它们陈旧的政治组织以及自然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的残余, 从而创造一个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近代国家机构。”〖3〗列宁对于卢森堡在现代资本主义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和不足有多处中肯的评价。〖4

尼古拉·伊凡诺维奇·布哈林的代表作有:《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 (1915), 《论帝国主义国家理论》(1916)、《过渡时期的经济》(1920)、《帝国主义和资本崐积累》(1925)等。强调帝国主义是资本关系国际化与资本利益民族化的统一,西方的学者评论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和布哈林的《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两书宣告了对帝国主义研究的终结。当时列宁和布哈林过往从密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相互补充, 崐有人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五大特征和布哈林的观点是一致的。布哈林的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论述有:①论述了世界经济体系和现代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布哈林写道:“研究帝国主义问题, 研究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及其未来, 归根到底是要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分析世界经济内部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5191512,列崐宁为此书写了长篇的序言, 给以高度评价。他说: “布哈林这本书所谈的问题的重崐要性和迫切性, 是用不着特别解释的。在研究现代资本主义形式变化的这一经济科学领域中, 帝国主义问题不但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简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任何一个不但关心经济而且关心现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人, 研究一下作者根据最近材料大量收集来的有关事实, 都是绝对必要的。”“他把帝国主义看成一个整个, 看成极其发达的资本主义的一定的发展阶段。”〖6〗②提出了帝国主义的概念,他说:“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的政策”,“帝国主义是一种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 这是一个“金融资本和帝国主义政策的时代。”“金融资本主义是工业 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继续, 就象工业资本主义是商业资本主义阶段的继续一样。”〖7〗③论述了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 他说:“资本家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 是资本积聚和集中的逻辑的与历史的必然结果。”“同样过程也在另一范围里迅速进行着, 银行资本向工业资本渗透, 资本转变为金融资本。”④提出国家资本主义托拉斯, 即有组织的资本主义。他认为:“各国生产部门以各种方式交织成一个大规模的有组织的集合体。金融资本把整个国家置于它的铁索之中。`国民经济'转化成巨大的综合的托拉斯, 而以国家资本和金融资本为其股东。这种构成我们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托拉斯”。⑤论述帝国主义世界经济和国际垄断组织, 他说:“帝国主义是一个世界经济问题。”; 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国际化使各国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产生了新的经济组织, 即国际垄断同盟; 认为资本的国际化和资本家的民族化是

1[]卢森堡著: <<资本积累论>>, 333359, 三联书店, 1959年。

2<<帝国主义与资本积累>>, 68-69,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年。

3[]卢森堡著: <<资本积累论>>, 334, 三联书店, 1959年。

4〗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列宁选集>>2, 846-860页。

5〗布哈林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 1-2,马丁·劳伦斯出版公司。

6〗列宁:<<布哈林的小册子<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写的序言>>,<<列宁全集>>, 22, 93-94页。

7〗布哈林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中文版第29页。憗拡

    不矛盾的。⑥批评超帝国主义论, 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高度的无政府状态, 表现在工业危机和战争两个方面。资本的国际化加剧了各民族资产阶级集团之间的利害冲突。列宁在世时曾称:“布哈林不仅是党的最可贵和最大的理论家, 他也应当被认为是全党所喜欢的人物”〖1

 

研究热点评介

1.  关于早期垄断资本主义垄断兴起的历史评价憗拡

    它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或反动? 垄断资本主义是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发展时期还是走下坡路的下降时期? 这是史学界、理论界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重崐大史实和理论问题。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 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见解是自由资本从自由竞争发展为垄断, 是历史的倒退, 是在走向资本主义的下坡路。这一论断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 相距甚远, 难以为现时代的实践检验为正确论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垄断现象并非一种历史发展的偶然或历史的倒退, 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崐到一定阶段, 即工业生产进一步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必然产物, 是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组织形式和规模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大体相适应的。作为竞争和垄断, 首先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 但绝非资本社会所独有现象。

2.  关于早期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评论

   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对此有着各种不同的表述。有的认为早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是帝国主义阶段。有的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衰落阶段。有的认为是资本主义的灭亡阶段, 持这一见解的是斯大林。有的认为是富有无限生命力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 持这一见解的有鲁道夫·希法亭和卡尔·考茨基, 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应变能力和对经济发展促进的一面, 而看不到它本身的严重弊端。历史的进程,也对这一见解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3.  关于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评论

    近年来, 国内学者对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提出了与传统见解不同的看法。认为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在当时有其合理的一面, 在当前有国际垄断资本联合的趋势。

进一步研究建议憗拡

    首次, 要加强对现代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生产组织及其对生产发展影响的研究, 实事求是地回答对这一时期历史作用的评价问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切实说明它对生产力、分配和所有制方面产生的影响。

    其次, 要加强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各种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学说的深入研究, 尤其是原著的研究, 对于资产阶级学者、第二、第三国际学者著作的经济观点和政崐治观点进行实事求是地剖析。

    第三, 对各类有关现代资本主义的学说和见解进行比较研究, 重点考察其相互关系, 从而把握各种著作在学说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 <<列宁全集>>36,617页。

 

中文参考论著选目

1.   关于早期垄断组织

[]伦德堡撰:<<美国六十家族>>, 大连大众书店, 1947年。

[]巴鲁克·塞利格曼著: <<美国企业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6月版。

[]阿朗著: <<洛克菲勒家族秘录>>, 香港新闻天地社, 1977年。

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编: <<美国垄断财团>>,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霍夫曼著: <<保罗·梅隆——一个石油大王的画像>>,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年。

[]彼得·柯利尔、戴维·霍罗威茨著: <<洛克菲勒王朝>>,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

[]尼文斯著: <<洛克菲勒>>, 台北名人出版事业公司, 1982年。

[]杰·科·齐尔格著: <<杜邦——在尼龙幕后>>,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

仇启华著: <<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2年版。

[]多丽丝·费伯著: <<华尔街发家史>>, 时事出版社, 1983年。

[]布尔顿·赫什著: <<梅隆家族>>, 新华出版社, 1983年。

钱俊瑞主编: <<世界经济概论>>, 上、下, 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大森实著: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台北光复书局, 1986年。

[]大森实著: <<金融大亨摩根>>, 台北光复书局, 1986年。

[]大森实著: <<藉战争坐大的军火贩子:杜邦>>, 台北光复书局, 1986年。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得勒著: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 1987年。

龚维敬、甘当善著: <<美国垄断财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10月版。

付骊元著: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王俊宜著: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莫斯考著: <<洛克菲勒家史>>, 新华出版社, 1990年。

憙拡2.   关于各类帝国主义学说憗拪

[]卢森堡著: <<资本积累论>>, 三联书店, 1959年。

[]伯恩斯坦著: <<社会民主党内的修正主义>>,三联书店,1963年。

[]考茨基著: <<帝国主义>>, 三联书店, 1964年。

[]亨利希·万—科尔著:<<殖民政策和社会民主党>>,<<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史资料>>,三联书店,

    1964年。

[]伯恩斯坦著: <<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 三联书店,1965年。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帝国主义的谬论>>, 三联书店, 1976年。

布哈林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

蔡中兴著: <<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2月版。

 

                             憘拡 (黄安年撰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08873.html

上一篇:赞霍高峰师傅随时为用户排忧解难
下一篇:列宁、斯大林现代资本主义学说【20世纪世界史导读资料,下卷主编张宏毅1997.3】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