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流进入高发期:为什么要关注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
关键提示
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均有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
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我们能从症状上区分甲流与新冠吗?甲流新冠会叠加吗?……
为此,科技日报专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宝增。
https://news.sina.com.cn/zx/2023-02-26/doc-imyhzatv6761524.shtml
三重拉尼娜发生后厄尔尼诺一定发生
我们在2022年9月15日指出,历史上连续三年拉尼娜现象只有三次,分别是1998-2001年、1983-1986年、1973-1976年,其后的2002年、1986-1987年、1976-1977年都发生了厄尔尼诺。所以2020-2022年三重拉尼娜发生后,2023年就一定发生厄尔尼诺。
最新预测:2023年发生厄尔尼诺是流感大流行的条件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在2007年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
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
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
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
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
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六大条件具备5条:
2022-2023年处于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20-2022年连续三年发生拉尼娜事件;
三重拉尼娜导致2022-2023年冬季严寒概率最大;
三重拉尼娜导致2022-2023年强沙尘暴概率最大;
2023-2025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年。
如果2023年发生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全球流感大流行就有爆发的最大概率。所以,强厄尔尼诺是流感大流行的条件。
结论
如果2023年爆发强厄尔尼诺,全球流感大流行就具有爆发的最大概率。2020-2022年三重拉尼娜发生后,2023年厄尔尼诺就一定发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514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5371.html
2023年流感大流行首先是一件好事,它是新冠疫情结束的标志,是流感病毒战胜新冠病毒的结果,是新冠病毒竞争能力下降的表现。
其次,流感大流行本身是一件坏事,必须积蓄力量,积极预防,尽量降低其危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5421.html
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ECDC)3日发出警告,欧洲正在经历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病例数量和地理分布范围都创下历史纪录。这为2023年流感大流行敲响了警钟!
图1 2023年02月26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497,比2023年02月26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522,增速0.025,增速变快,进入上升区间和-0.5至+0.5的中性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2月27日-3月1日日弱潮汐组合对应,与南极海冰减少对应。
我们早就指出,10月南极半岛海冰开始减少,导致厄尔尼诺指数变化以上升为主,强潮汐组合也无能为力,无法阻挡(明显滞后)。2023年2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极小值,厄尔尼诺指数快速上升,可能完成由三重拉尼娜向厄尔尼诺的转换,2023年流感和新冠叠加可能发生。根据潮汐组合,拉尼娜高潮至少持续到2022年11月,12月开始减弱,2023年2月前结束(每年2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极小值,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但是,频繁的深部地震延长和加强了拉尼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894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8222.html
参考文献
1. 康杜娟. 王会军. 中国北方沙尘暴气候形势的年代际变化[J]。 中国科学D辑,2005, 35 (11): 1096-1102
2.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32712.html
3. 山义昌,等。流感流行期大气环境特征及流感分级预报。《气象科技》,2003,31(6):389-396.
4.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arning: possible pandemic nextyear 流感大流行预警:2008年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发表人:yxx119 发表时间:2008年1月27日14点57分 来源:View SinglePost。http://www.flu.org.cn/scn/news-14085.html
5.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2007:200-204。
6. 杨冬红,杨学祥。潮汐变化周期及其相关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2007:205-20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813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7914.html
相关报道
2023年02月26日 14:20 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均有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
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我们能从症状上区分甲流与新冠吗?甲流新冠会叠加吗?……
为此,科技日报专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宝增。
甲流典型症状为发热 与新冠叠加的概率较低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4大家族,其中甲型流感较为常见,每年会呈季节性流行。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型流感的来势最为凶猛。
“甲流的潜伏期通常在1~3天,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王宝增说。
王宝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甲流与新冠在上呼吸道方面的症状相似。
“但是,甲流的典型症状是发烧与全身肌肉酸痛,而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轻症与无症状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这些情况。”王宝增说,“此外,新冠还可能会带来味觉、嗅觉的异常,部分新冠病毒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与结膜炎的症状,这些症状在甲流感染中相对少见。”
“特别是对味觉和嗅觉的影响,是新冠病毒的特点。”王宝增补充道。
“从临床来看,非重症的新冠患者发生肺炎的情况比甲流多一些,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而言,感染甲流后出现肺部疾病等重症的案例比新冠少。”王宝增说。
对于甲流与新冠的叠加,王宝增表示这种情况几率很小,即使出现,非高危人群出现危重症的情况也并不多见。
“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都对新冠有了免疫力,同时感染新冠与流感的概率很低,即使出现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也不一定就会成为危重症。是否成为危重症与个人的体质有关,对于非高危人群,即使同时感染两种病毒,自身较强的抵抗力也会降低发生危重症的风险。”王宝增说,“但建议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群体,还是继续做好防护。”
王宝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感染甲流后所产生的抗体有效期一般为半年。“近三年来,很多人没有接种流感疫苗,也因为较好的个人防护没有得过流感,所以流感的抗体水平偏低。近期人群聚集的情况增多,所以出现了较多感染的报道。”王宝增说。
预防甲流,首选接种流感疫苗
王宝增表示,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推荐在甲流流行期开始之前进行接种,一般是10月。当然在流行期间也可以去接种疫苗。”王宝增说。
除了流感疫苗外,甲流其他的防护措施与新冠防护基本相同。
“可以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区域,如果去就戴好口罩,不揉眼鼻,在公共场合,如果需要咳嗽和打喷嚏,尽量用手臂、纸巾遮住口鼻。回家后换下外衣,家里定时开窗通风。居家消毒可以选择酒精和含氯消毒液。”王宝增说,“如果家中没有甲流患者,不必要在家中进行大范围的消毒。对于小规模的暴发,可用含氯消毒液对房间进行擦拭。”
如果感染了甲流,也不必恐慌。“对于体质较好的群体而言,可以对症治疗,部分群体也可以不经治疗自行痊愈。”王宝增说,“但对于高危人群,例如婴幼儿、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还是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减少危重症的发生。”
“如果患者出现持续高烧、呼吸困难、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需要积极就诊,避免延误病情。”王宝增强调。
王宝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感染甲流后一定需要注意休息,建议3至4周后逐渐恢复运动。
“无论是新冠还是甲流,只要发生了病毒感染,都可能对一些身体器官带来损害,特别是心脏。因此感染后休息3至4周再运动,可以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的风险。”王宝增说。
https://news.sina.com.cn/zx/2023-02-26/doc-imyhzatv6761524.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