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感染SARS-CoV-2,如何应用退烧药?

已有 2729 次阅读 2022-12-15 10:44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SARS-CoV-2感染,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热,也是人们最担心的临床表现。

12月8日中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针对发热、咳嗽咳痰等7个症状推荐了24种常用药物。本文对其具体应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2.png

最近,因为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导致的急性肝损伤患者,各地都有报道,甚至有的被送进ICU。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我们需要弄清楚:发烧有什么危害?退烧药又有什么危害?就知道到底该怎么退烧了。

首先,病毒感染为什么会发热,发烧到底有多大的危害?

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机体防御反应的一部分,对抗感染甚至有一定的益处。因为在一定高温下,能够减缓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复制,并增强免疫功能。但是,如果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形成过度反应,出现炎症因子风暴,造成靶器官严重损害,此时的高热就不是疾病的良性反应,而是生命危险的信号,我们就不能简单对待。

因此,在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情况下,发热的主要危害是发热及其伴随症状导致的诸多不适,治疗就是尽量减轻这种不适。而对炎症因子风暴造成靶器官严重损害,却必须高度警惕,并进行积极干预,包括抗病毒、抑制免疫反应,针对相关器官的功能维护等。

可能有人会担心,高烧(大于39度)如果不退烧,会不会烧坏脑子?烧出肺炎?但基于目前医学研究的证据,即使超过40度,也没有发现发热有确定的脑损伤的证据。但高热往往是病情危险的信号,我们需要鉴别的是,是否存在重症或危重症倾向?如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甚至出现有神志改变、嗜睡、抽搐等。换句话说,只要40度以下,没有以上特殊的病理情况,短期发热就不会有不良的生理性后果,烧出肺炎更是误会。因为肺炎出现的时间可能稍晚,但不是发烧而是感染的深入引起了肺炎。

第二个问题:退烧药又有什么危害,怎样应用退烧药?

已经陆续有因滥用退烧药和叠用感冒药而导致急性肝损伤和住进ICU的报道了。其实,很多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小剂量使用问题不大,超剂量服用有引发肝损伤的可能,严重者还会导致急性肝衰竭。比如感康片和感冒灵颗粒,它们含有两种相同的药物成分,分别是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市面上差不多80%的感冒药里都含有这两种西药成分,部分中药的感冒药里也有。常用的中药维C银翘片里也含有这两种西药成分。在欧美国家,对乙酰氨基酚是引起急性肝衰竭的最常见的药物之一,约有46%左右的急性肝衰竭患者过量服用了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是一种非麻醉的止痛药,有着很强的镇痛效果,属于非处方药,虽然适用于大多数人,但心脏病患者禁用,也不建议孕妇和肾功能不全、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布洛芬能起到解热作用,尤其是对于持久高热的疗效较好,但过量使用布洛芬可提升急性肾损伤(AKI)的患病风险,严重时可造成肾功能衰竭。

即便单独服用感冒药物,也有人群之分,比如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如果儿童感染病毒时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诱发瑞氏综合征,导致肝脏和神经系统损伤,治疗不及时,还可能会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

2016年,《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发布了《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指南针对21个临床问题,采用GRADE标准提出了31条推荐意见,指南适用于儿科、急诊科、全科及相关护理人员。

在“药物退热治疗儿童发热的疗效与安全性”中,对于“≥2月龄,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5mg•kg-1,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h6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的剂量为每次10mg•kg-1,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8h,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而且,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儿童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

在“物理降温在发热儿童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中指出,虽然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更好些,但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最后指出:解热镇痛药不能有效地预防热性惊厥发作;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67951.html

上一篇:SARS-CoV-2感染的后遗症
下一篇:[转载]生命天书的解密者——弗雷德里克·桑格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