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存在是指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要素和条件,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形成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指人类社会精神生活要素的总和,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观点、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历史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现有理论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为社会基本矛盾。然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选择与确立都具有极大的主观性,主要受本国统治阶级所决定,并受到国际环境影响。
人类社会面临着贫穷问题、贫富分化问题、贪污腐败问题、阶级斗争风险、生态环境问题、科技封锁问题、全球发展不平衡、可持续发展问题、颜色革命危害、军事战争威胁、经济战争破坏、国际正义问题、霸权主义和离间计等重大问题。这些重大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也不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而是由于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
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并不是社会基本矛盾,他们的背后隐藏着无法改变的逻辑,只有发现真正的社会基本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给出解决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路径。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促使每个国家消除阶级,共同富裕、人人平等,国际间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社会存在(Social Existence)基本要素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这些条件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自然物质前提。
人口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社会有生命的个体总和,它包括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素质以及人口生产等。人口因素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取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为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体现为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可选择、利用和改造的物质条件。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源。地理环境的好坏和自然资源的优劣,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与发展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应的人口生产和再生产,显然是社会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增长状况如果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需要相适应时,就会对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发展起着加速作用;反之,就会延缓甚至阻碍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取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体现着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相比,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着根本性、决定性作用。
社会意识(Social Consciousness)是指人类对世界和自身态度与信念的总和。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生态、宇航及日常生活等观点。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反过来也对社会存在有巨大影响。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包括人们的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社会意识结构建立在社会经济结构基础之上并受社会政治结构制约。社会意识具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结构中的精神因素,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把握社会意识及其结构、性质、形式和功能,对于认识和把握社会全貌,把握社会规律极其重要。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由于社会存在的不断发展,社会意识也就成为一个复杂系统,具有复杂结构。
社会意识形式的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在意识形态中的表现。另一类是不属于上层建筑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某些管理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社会意识诸形式虽有各自不同的内容、形式、地位、作用和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但在社会生活中它们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社会意识体系。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具有客观性、规律性、预见性、逻辑系统性、实践基础上的动态性等基本特征。人们的社会实践创造科学,科学又造福于人类。科学的发展和作用要受到社会条件制约。
教育既有社会意识形式的一面,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活动、教育训练、教育体制等。教育是整个社会活动中专门造就人才的实践活动。教育、科学和生产联系非常密切。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即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各种社会意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特点。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功能表现为认识功能、评价功能、实践功能和创新功能。
社会意识的基本任务包括确立公平与正义的基本准则,确立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标准,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社会意识是关于社会管理的规则体系。具体而言,社会意识是以真善美的价值判断标准为导向,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来调整和控制各种管理要素的配置规则,以维护社会的公正与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平衡各方利益,以规划社会目标、统一社会意志、协调社会行为、融合社会观念、集中社会智慧、团结社会力量,以达到全社会的可持续、最大的价值增值目的。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世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发展。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社会存在发生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作用。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作用方式、反馈方式的不同。
社会存在最主要的形式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发展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必定会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变化。这样的社会存在又会产生出新的社会意识,新的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使社会按照新的发展模式发展。
总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总体上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然而社会意识具有显著的主观性,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生态及日常生活等观点均具有不同的体系特征,体系选择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生产力(Forces of Production)是人们获得生活、生产资料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
生产力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许多要素组成。生产力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是任何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其本身构成不断变化,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没有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都没有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智力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着主导作用。
当代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决定性因素之一。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和全民族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另一类是人。随着生产发展和科学进步,劳动对象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在生产中,劳动对象是个不能忽视的要素。这是因为:第一,它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只有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才构成现实的生产力;没有劳动对象,就谈不到现实生产。第二,劳动对象不同,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使同样的工具,耗费同样的劳动,由于劳动对象不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和数量也不一样。
劳动资料是生产过程中人们用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种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物质系统。它包括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系统,用以发动生产工具的动力系统、能源系统,运输、储藏等辅助系统,以及为实现各种劳动资料的最佳结合所必需的信息传递系统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系统,它是劳动生产率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这是因为:第一,生产工具是生产过程中直接传递人对自然界作用的手段;第二,生产工具的使用和创造,是人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而生产工具的每一次发明和改进,都标志着人体器官的延长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第三,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也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首要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使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物的要素和人要素有机结合,即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3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科学技术上获得发展,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深刻变化,出现新的飞跃,产生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理论研究一旦获得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科学技术带来极其巨大进步。当代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讯科学技术、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主要是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科技进步是在创造、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生产社会产品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或服务质量的提高。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这种经济效益,是一定数量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共同发生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总量增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是把科技进步视为一个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发展过程。科技进步的实质是在创造和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和非生产领域应用这些新知识的过程。研究这些基本阶段,找出科技进步的因素,是加速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科技进步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以往难以利用的自然物成为现今的宝贵资源,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限制带来希望。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经济增长是人类赖以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通过科技进步实施的。一项成果的科技进步,通过大面积的技术扩散,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等方面变化,同时又牵动新一轮的科技进步。如此循环往复,就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取之不尽的源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呈现递增趋势。
科技进步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都依赖于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高科技的产业化,传统技术得到适当的更替和改造;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投入比例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以科技进步为前提和动因,因为每当有科技进步出现和创新不断扩散到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劳动对象、生产手段、生产结果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生产要素、生产条件都要重新组合,其结果会进一步形成积累效应,必然培育出新的高新技术组合,或者取代某些传统部门,从而使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
科技进步可以抹平经济危机的周期。一项新技术及其产品都有一定的周期性,要经过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对于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而言,随着技术周期出现,其经济也相应出现一个增长曲线。从成长、高峰、衰退直至经济危机。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前一个产品还处于成熟甚至成长期的时候,就开始投入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新的产品又从婴儿期、成长期开始上升。以此类推,一条条增长曲线相交,减缓经济增长走向低谷的趋势,抹平经济危机周期,所以说,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科技进步抹平经济危机周期,把经济危机的周期变成经济增长的波动,变成经济发展的节奏。
生产关系(Relations of Production)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生产关系的类型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可以把人类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分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等两种基本类型。
生产关系是反映社会经济形态本质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始终是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因而人们在生产中必然发生构成这种社会形式的独特特征的经济关系。这类经济关系的实质和基础是所有制关系。这类经济关系说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生产成果分配方式。
生产关系是在具体组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组织经济关系。这类经济关系在经济具体运行过程中、资源配置过程中发生,它说明各种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的具体形式和特点。这类经济关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适应生产、交换、分配一般的需要,因而往往可以存在于几种不同的、甚至所有的社会制度之中,显示出超越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某种共性;另一方面又受到不同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因而必然要反映和体现社会经济关系的特点和要求。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这两类经济关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个具有从属关系的有机整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走向自己的反面。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十分复杂。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固然会阻碍其发展;而由于人为的原因使某种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这种拔高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或保守的因素。新的生产关系刚刚建立时,是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两者之间“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而每一循环上升过程都使社会发展到高一级程度,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
虽然总体上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关系的选择具有极大程度的主观性。不仅受本国的统治阶级所决定,也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历史上很多国家受到地缘政治和国际阵营的影响,而不得不选择某种生产关系。由于这种主观性的选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选择是否合适,将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的选择具有极大程度的主观性,不仅受本国统治阶级所决定,也受国际环境所影响。生产关系选择是否合适,将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决定这个社会性质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相对应的概念;经济基础是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概念。经济基础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首要的、决定的。所有制形式主要包括公有制、私有制和混合制。
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形式。
对于任何国家,国有经济都异常重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行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行业等。关乎着国家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一旦受外国势力或不法分子控制,将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总之,涉及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军工、银行、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重要领域,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并加强国有制地位,确保国有经济安全与控制力。
私有制是指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
私有制是高效率的经济社会基本标志之一。生产力的发展是产生私有制的原因。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增加,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法出现,直接促进相对剩余产品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私有制将长期存在,并得以延续,这也是进化的必然。人类进化初期,个人力量相对弱小,面对自然界中的敌人,仅凭个体的力量无法满足生存需要,必然使得区域范围内的人团结起来,相互协作。私有制的产生,带来了阶级、家、民族、种族、国家,根源在于利益。利益既是私有制产生的原因,也是私有制产生的结果。
人类赖以生存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条件,必须加以排他性完整独占,如果私人独占的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丧失,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权就不复存在。无故剥夺任何人的生存权,都是极端错误的。私有制是十分必要的,无论任何所有制形式的存在,也无法剥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相关的私有财产。
私心是极为重要的生物性状,是生存之本。私心不仅是个体的生存之本,也是群体或族群的存在之本。族群如果没有族群私心,族群就无法长期存在,就会逐渐被淘汰。
近代以来直到当今,在广大的地域之内,在众多的人类中间,消灭私有制的主张始终都会拥有相当多的坚定信任者、积极支持者、努力实践者和热情传播者。由此,消灭私有制的主张及其努力,无可选择、无可避免的就必定会在人类广泛的现实生活之中,相应不断的总是会普遍构成为具有持久、活跃影响力、作用力的重大社会要素与现象。
消灭私有制的主张与努力,之所以会具有相当重大、活跃的社会影响力、作用力,重要的原因应该就在于,在漫长的人类生存期间之内,因为人类之中拥有并能够有效运用相对生存发展强势、优势的少部分富有人类,在最终必定会陷入到贪得无厌的疯狂境界,并只能在无以自拔的贪婪欲望激励下,以及肆无忌惮、争先恐后的践踏人类之间的各种制衡因素,从而为所欲为的剥夺、侵犯、践踏贫穷人类的生存权益,进而致使各种严重社会不公平现实,以及人类之间贫富差别的极大化发展状况,必定会极其沉重、普遍、长期的损害到绝大多数贫穷人类的基本生存权益。不言而喻,在如此这般的社会现实之中,少部分富有人类的所有强势、优势及其富有,确实都是在富有人类能够全面、充分的依赖、运用私有权,并在相关私有制的全面、充分、有效的不断支持、保障、维护、助益之下,才得以不断反复的成功、持续获得与获取到的。
在占据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人类,始终没有或者不能准确的认知到,部分人类能够依赖、运用所拥有的生存发展强势、优势,并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贪得无厌的有效攫取社会财富的疯狂贪婪,才是各种严重社会不公平现实,以及人类之间贫富差别极大化状况的根本成因的现实境况之中,只能将总是会不可抑止、不可逆转以及周期性的,必定会泛滥发展到极大化状况的严重社会不公平现实;人类之间贫富差别的极大化状况,及其必定会长期、普遍、循环往复的损害贫穷人类生存,从而致使绝大多数贫穷人类只得周期性的生存在令人绝望、窒息的贫穷困境当中,并只能饱受折磨、摧残、煎熬的原因与责任,简单的归咎于始终都在被富有人类成功依赖、运用的私有权乃至于私有财产,无疑就是不可避免的。
基于此,因为迫切的渴望摆脱贫穷生活现实的长期折磨与摧残;因为强烈的痛恨与仇视造成贫穷人类痛苦的富有人类及其贪得无厌的为所欲为,所以,在已经形成的误判共识的引领之下,贫穷人类基于生存本能的强劲驱动效用,必然就会迫切的愿意并强烈期待,能够通过彻底消灭富有人类;能够通过坚决的消除私有权以及私有财产,以实现并确保贫穷人类可以永远享有社会公平,并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选择及其追求。
对于人类,尤其是对占据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人类,迫切要求终结严重社会不公平现实,以及人类之间贫富差别极大化发展状况,对于生存中的人类不断反复周期性的,所施加的沉重损害的意愿与努力,无疑是应该充分理解并尊重的。
曾经在以往的漫长时期内不断循环往复的发生,以及在当今的人类现实生活之中,仍然周期性发生严重社会不公平现实,以及人类之间贫富差别极大化发展的各种状况,作为人类生存发展进程之中从来都不能被人类否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断有规律的周期性发生,并会不断周期性的沉重打击人类的持续生存,必然都是会有众多的发展机制、条件、原因在其中持续的发挥着各种作用,并必然是会经历一定的时间与过程的。所以,必定是不可能简单的通过彻底消灭、剥夺富有人类;以及通过坚决消灭私有权以及私有财产的方式和途径,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消除。因此,任何简单化的认识及其误判必定都会无助于人类厘清问题,并难免或者只会将人类努力摆脱周期性厄运的不懈努力奋斗,全面悲剧性的导入到危害巨大的歧途当中。
在所有的人类每天都必须不断反复的依据私有权,才可以将各种必要的食物,不断排他性的吃进自己的肚子里;以及每天都必须排他性的依据私有权,并在私有制的有效支持下,才可以稳定、安全的持续享有拥有私有权的房屋权利,那些一直主张消灭私有制的人类,自然就陷入在自相矛盾、自我否定的混乱之中,不仅必须运用私有权,以不断有效维持生存的现实生活之中,持续的无法自我审视并无法自圆其说。
对于任何主张消灭他人所依赖、运用的私有权的人类而言;或者确实是在真实的主张消灭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人类都必须依赖、运用的私有权的人类而言,只要他们还在生存、还能够维持生存,还愿意维持生存,那么,在事实上,消灭生存中的任何人类都必须依赖、运用的私有权,其实从来都不会是一件简单和可以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得到的事。
事实上,自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来,直到当今乃至于将来,在人类生存只能并必须顺应的自然规律的持续支配下,人类都是只有在可以不断依赖完整的所有权,不断持续维持生存的。并且,完整的所有权始终都是由人类对于各种必要物质资料与条件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与此同时,自然、完整的所有制,则是在人类必须对人类生存所只能依赖的所有权。
总之,生存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条件,必须加以排他性完整独占,如果私人独占的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丧失,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权就不复存在。无故剥夺任何人的生存权,都是极端错误的。因此,私有制是十分必要的,无论任何所有制形式的存在,也不能剥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相关的私有财产。
混合制是公有制和私有制混合而成的所有制形式。
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社会所有制结构和企业产权结构具有强烈的“反混合”特征,表现为“三性”:
一是单一性。即把公有制经济看成"纯而又纯"的,私有制经济被视为与公有制经济格格不入的“异已力量”。把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政策和做法依然相当普遍。即把社会所有制结构和企业产权结构看成是一种封闭的系统,排斥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相互渗透,更谈不到彼此之间的相互融合。
二是封闭性。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结构方面,封闭性表现严重,在此类企业,不仅民营资本和外商资本的进入十分困难,而且本企业内经营管理层和员工的股本进入也不顺畅。
三是凝滞性。单一性和封闭性的结果导致产权流动和交易的僵滞,这在国有产权体系中表现尤为突出。虽然建立若干产权交易市场,但严格来说,我国现代产权流动、交易机制和体系并未建立起来。在不少地区和部门,资本应当互补的不能互补,应当互换的不能互换,产权难以优化配置。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经济质量。
混合所有制是“混合经济”的产权基础。现代市场经济既不是单一的政府干预型经济,也不是单一的市场调控型经济,而是一种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混合所有制是协调社会多种利益关系,并使之和谐统一的产权组织形式,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如何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平衡社会实际存在的利益矛盾,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
混合所有制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财产组织形式,其中,孕育着新的公有制组织形式。历史上,很多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难以找到合适的所有制形式是重要原因之一。发展混合所有制,真正建立产权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法人化的制度。随着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从中会产生公有制的新的组织形式。
总之,混合制能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能把公有制和私有制对立起来,要把它们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要使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发挥各自的所有制优势,相互依存和补充;要使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相互竞争和推动,在竞争中使两者互动、双赢;要使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相互渗透和交融。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它包括阶级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对立统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政权、法制、军队、警察、法院、党派团体的组织活动等全部国家机器和政治机构以及政治、法权、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观点在内的一个庞大社会体系。
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大方面,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
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在上层建筑领域也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这种情况决定上层建筑中思想文化领域里新旧斗争的长期性。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看,上层建筑通过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的调控来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效果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促进、阻碍两种情况。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观念的、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始氏族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平等合作、共同消费的关系为基础,社会秩序由氏族成员按历来习俗进行调整,因而没有专门的武装集团和暴力机构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产生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观念上层建筑。为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相应地形成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具有强制手段的政治上层建筑。每一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自己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的。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政治上层建筑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脱离社会的独立力量。观念上层建筑,特别是哲学等意识形态距离经济基础比较远,往往以曲折的形式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但它们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基础所产生。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在封建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封建专政的国家和以地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同一社会形态内经济基础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决定上层建筑要发生相应的量变和部分质变。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为另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所代替的根本质变,决定着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向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其他经济关系、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政治上层建筑运用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观念上层建筑则利用舆论工具,论证自己经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规范和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统治阶级凭借整个上层建筑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中,从根源和派生的关系上看,经济基础是原因,上层建筑是结果。但从具体历史过程的复杂因果链条看,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要求上层建筑同自己相适合,以利于自己的发展。这就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从服务的方向上看,它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排斥异己力量;
②从服务的方式上看,它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③从服务的效果上看,它对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与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确立具有极大程度的主观性,主要受本国统治阶级所决定,并受国际环境影响。上层建筑是否合适,将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在一系列社会矛盾的链条中,马克思选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为社会基本矛盾,认为它们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还面临着众多问题,如贫穷问题、贫富分化问题、贪污腐败问题、阶级斗争风险、生态环境问题、科技封锁问题、全球发展不平衡、可持续发展问题、颜色革命危害、军事战争威胁、经济战争破坏、国际正义问题、霸权主义和离间计等。这些重大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也不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而是由于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
人类和动物不同,动物只追求获取生存和繁殖需求的有限资源。为了获取安全感,人类倾向于占有无限多的资源。
人们的需求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不断扩充其规模。旧的需求满足了,新的需求又产生了。如明代朱载育撰写的《不足歌》所描述: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良田置的多广阔,出门又嫌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
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
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
不足不足不知足,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兮。
《不足歌》诠释人性贪婪,人类欲望无止境。
意识的极大满足和需求的充分满足是个悖论,欲望和需求只有相对满足,而没有绝对满足。有人贪得无厌,有人无欲则刚,脱离对意识和需求的分析,无论生产力达到什么程度,都无法真正实现全民按需分配。
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群体,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欲望。所谓欲望就是人类的追求和目标。如果没有对未来的追求和目标,那生活就将失去色彩,人类和社会也将失去发展动力,社会也会变得没有生机。
总之,人类欲望无止境,欲望驱动生产力。人类不能失去欲望,每个个体的欲望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全民按需分配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无法实现。另外,一旦实现全民按需分配,社会将失去一切发展动力。
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有限资源与人们需求无限性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
①人类社会无论发展到任何阶段,都始终面临着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这是无法调和的基本矛盾。
②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始终驱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③人类需求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④人类需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中不断驱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
⑤人类社会的其他矛盾都是由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衍生而来。
⑥不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就无法解决其他社会矛盾。
一方面,人类生存发展总是需要生活资料,人们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它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需求,如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发展需求,或者经济需求、政治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等。这些需求形成一个复杂的需求结构,这一结构随着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另一方面,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相对于人们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或者说生产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品和劳务的资源是不足的。
相对于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和多样化的需求而言是不平衡的,人们不得不做出选择,分出轻重缓急,在满足需求时分出先后顺序;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总之,结构和分布失衡导致每一个体和群体都面对着资源稀缺性难题。
对于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无论在逻辑起点上还是在实际地位上都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都是在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如果没有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也就没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因为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人们之间才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同时也产生因为相互依存所需求的秩序;因为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才有所有制与分配问题,才有公平、道德和法律问题。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是在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
发展生产、调整和变革社会制度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归根到底是为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一个国家、民族、家庭、个人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
由于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各个国家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需求,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矛盾,其次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主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主要体现人与人的关系。这些矛盾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利益问题,是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利益之间的关系。
暴力革命、改革、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为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赖依生存发展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是以人为本,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只有生产力是客观的,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均受主观意志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不能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都是由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所衍生,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派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末。
总之,一切社会问题产生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都是由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所衍生。如果没有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也就没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也必须是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针对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的社会基本矛盾,有三种基本手段:有限资源最大化、无限需求最小化和两极中性化。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解决社会问题。生产力是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必须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只有科技进步才能有效推动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是实现有限资源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没有科技进步无法实现有限资源最大化。
可持续发展是永恒主题。有限资源最大化面临可持续发展的考验,生态资源破坏很难修复,重要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要严格控制生态环境破坏与不可再生资源使用,将生态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现有价值体系存在严重问题,过度强调劳动作用。然而,劳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有效劳动,也存在无效劳动,更存在破坏性劳动。破坏性劳动会破坏其他生产要素,尤其是破坏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价值必须合理体现,必须摒弃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理论体系。把自然资源生产要素和环境保护生产要素放在重要位置上,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通过有限资源最大化、无限需求最小化和两极中性化可以最大限度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现有价值体系存在过度强调劳动作用等严重问题,必须摒弃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理论体系,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生产要素放在重要位置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有限资源,由于人群的实力不均衡,强势群体需求往往不断扩大,即使得到更多资源,已经满足全部生活、生产、发展等各方面需求。但由于具备获取更多资源的实力,强势群体往往无法停止掠夺、欺压弱势群体,以使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由于强势群体的这种需求被无限放大,远远超过合理范围。限制并合理控制强势群体需求,最大限度压制强势群体无限需求是必由之路。强势群体虽然强势,但往往人数比例较低,因此强势群体必须意识到强势群体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制定合理制度,通过制度限制强势群体无限需求,通过制度限制强势群体无限需求是最好的路径与方法,是保持和平与繁荣的基础,防止阶级斗争与暴力革命的最有效手段。
总之,强势群体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其需求将无限放大,远远超过合理范围。最大限度压制强势群体无限需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必由之路。强势群体自身通过制度限制无限需求是最好的解决路径与方法,是保持和平与繁荣的基础,也是防止阶级斗争与暴力革命的最有效手段。
强势群体中性化,统治阶级中产化。强势群体中性化,必须通过强势群体制定合理的制度来实现。统治阶级成为中产阶级,确保强势群体利益。一旦强势群体不愿意制定合理制度,势必造成两级分化,形成两极对立,阶级对立对强势集团极其不利,一旦形成暴力革命,会造成惨痛后果;一旦产生政权交替,会造成社会动荡,发展倒退。
最大限度满足弱势群体需求。弱势群体由于处于弱势,需求往往十分有限。弱势群体拥有的生产要素十分有限,获得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如果无法得到合理帮助,弱势群体将处于贫穷状态。因此,满足弱势群体合理需求,使无产阶级脱贫消失。社会上乞丐、无产阶级的数量和比例是由统治阶级决定的。统治阶级通过最大限度满足弱势群体需求,使弱势群体全部脱离贫穷状态,彻底消除无产阶级。
中产阶级发展需求是社会发展动力。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庞大的中产阶级能够缓解尖锐的阶级矛盾,中产阶级达到一定比例,阶级将接近于消失,避免阶级斗争的发展,从根本上消除暴力革命。一个社会的稳定性与其内部结构有直接关系,中产阶级人数比重越大,这个社会就越稳定,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剂。
总之,强势群体中性化,必须通过强势群体制定合理制度来实现。统治阶级成为中产阶级,才能确保强势群体利益。如强势群体不愿意制定合理制度,势必造成两级分化,形成两极对立,阶级对立对强势集团极其不利,一旦形成暴力革命,会造成惨痛后果;一旦产生政权交替,会造成社会动荡,发展倒退。统治阶级通过制定制度最大限度满足弱势群体需求,使弱势群体全部脱离贫穷状态,彻底消除无产阶级。中产阶级发展需求是社会发展动力。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稳定剂,达到一定比例,阶级将接近于消失,避免阶级斗争的发展,从根本上消除暴力革命。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社会存在总体上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然而社会意识具有显著的主观性,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生态及日常生活等观点均具有不同的体系特征,体系选择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的选择具有极大的主观性,不仅受本国统治阶级所决定,也受国际环境影响。生产关系选择是否合适,将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
(3)所有制形式包括公有制、私有制和混合制。对于任何国家,国有经济都异常重要,它涉及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这些行业和领域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并加强国有制地位。
(4)人类赖以生存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条件必须加以排他性完整独占,如果私人独占的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丧失,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权就不复存在。私有制十分必要,无论任何所有制形式存在,也不能剥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相关的私有财产。
(5)混合制能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能把公有制和私有制对立起来,要把它们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使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相互竞争和推动,在竞争中使两者互动、双赢;使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相互渗透和交融。
(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与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确立具有极大的主观性,主要受本国统治阶级所决定,并受国际环境影响。上层建筑是否合适,将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人类欲望无止境,欲望驱动生产力,人类不能失去欲望。每个个体的欲望千差万别,全民按需分配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无法实现。另外,一旦实现全民按需分配,社会将失去一切发展动力。
(8)一切社会问题产生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都是由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所衍生。如果没有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就没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必须是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9) 通过有限资源最大化、无限需求最小化和两极中性化可以最大限度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现有价值体系存在过度强调劳动作用等严重问题,必须摒弃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理论体系,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生产要素放在重要位置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10)强势群体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其需求将无限放大,远超过合理范围。最大限度压制强势群体无限需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必由之路。强势群体自身通过制度限制无限需求是最好的解决路径与方法,是保持和平与繁荣的基础,也是防止阶级斗争与暴力革命的最有效手段。
(11)强势群体中性化,必须通过强势群体制定合理制度来实现。统治阶级成为中产阶级,才能确保强势群体利益。如强势群体不愿意制定合理制度,势必造成两级分化,形成两极对立,阶级对立对强势集团极其不利,一旦形成暴力革命,会造成惨痛后果;一旦产生政权交替,会造成社会动荡,发展倒退。统治阶级通过制定制度最大限度满足弱势群体需求,使弱势群体全部脱离贫穷状态,彻底消除无产阶级。中产阶级发展需求是社会发展动力。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稳定剂,达到一定比例,阶级将接近于消失,避免阶级斗争发展,从根本上消除暴力革命。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aeswH_469N-qGaGH0CaVg?pwd=3qr0
提取码:3qr0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提取码:cxkq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