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电场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被加速的粒子的牵引力或推动力的传递速度为光速,因此被加速粒子最大速度是光速,而不是超光速。即极限速度取决于加速电场的传播速度,任何被加速的粒子不会超过加速电场的传播速度。要想获得超光速,不能用传播速度为光速的电场加速来获得,只能通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法实现,但目前缺乏相关实用技术。被加速粒子不断与正反粒子偶极子相互作用产生“真空”摩擦;这种“真空”摩擦本质上是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无处不在、时时刻刻以相互诱导的电磁辐射方式相互作用。“真空”摩擦与粒子质量、电荷量、速度有关,而牵引力与电荷量、加速电场强度有关。当牵引力等于“真空”摩擦产生的阻尼力时,带电粒子速度达到最大值。由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真空”摩擦存在,一旦撤除加速电场,被加速粒子的速度会逐渐降低。
实际上,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之前,LEP或大型电子正电子对撞机使用的环形跑道周长也是27公里。但是,后来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能量可以达到13TeV或13,000,000,000,000电子伏特,LEP却只能达到114GeV的能量或114,000,000,000电子伏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不是因为环的大小(相同),也不是因为磁体的强度(可能相同但不会有太大的不同),也不是因为质子电子质量的问题,而是因为当带电粒子在弯曲的磁场中加速时会发出电磁辐射。
这种现象被称为同步加速器辐射,而这种辐射的能量损失与带电粒子质量的四次方成反比,这意味着当电子的质量比质子小1836倍时,它会以10 ^ 13倍的速度失去能量!而质子损失的能量就相对来说比较慢,在相同情况下,质子就可能达到更高的能量或更高的速度。
因此在LEP之后的LHC我们就使用了质子作为加速粒子。但通过上文我们也知道质子也有它的缺点。我们有没有一种介于质子和电子之间的提到粒子呢?
目前普遍认为电子对结合的电子偶素(positronium)是不稳定的,正负电子均全部转化为伽马射线等能量。另外,伽马射线也可以在真空中生成电子对。正电子是反物质,电子对和“光子”可以相互转化,但这里的物质、能量和电荷的守恒问题需要严格论证。A.正反粒子对结合前具有质量、能量和电荷,本身具有的电势能足够转化为伽马射线等能量,质量和电荷哪里去了?B.正反粒子对与“光子”相互转化的机理需要严格论证,为什么是成对转化,不能单个粒子转化?是由于单个粒子没有电势能,只有粒子对有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C.质量与能量相互转化缺乏精准的实验验证,能量脱离物质能否单独存在也需要严格论证。物质是能量的本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依;物质是能量的受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传;且能量的传递过程必须伴随着物质间的相互作用。D.加速器中正反质子对和正负电子对都被加速到接近光速,质子对质量是电子对质量的1836倍,质子对初始动能是电子对初始动能的1836倍,质子对和电子对结合后都是释放出一对“光子”,但减掉初始动能,质子对和电子对结合释放的能量是相同数量级的。这表明电子对和质子对将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结合为能量更低、更稳定的正反粒子偶极子。E超强电场、交变电场、超强磁场等众多方法能在“真空”中产生电子对,电子对是如何凭空产生的。F.电子的轨道跃迁吸收或释放“光子”,仅仅是电子的电势能与“光子”相互转化。没有证据表明“光子”转化为不同带电粒子,或不同带电粒子转化为“光子”。 G.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两束交叉光都不会发生碰撞,表明运动中的“光子”的体积为零,且无静止质量,意味着光子仅仅是能量子,否则物理本质无法解释。H. 体积与静止质量为0的“光子”不含任何电荷,单个“光子”传递电磁波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I. 威尔逊云室实验表明单个粒子的运动轨迹不是波动的,完全符合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单个光子的波动机理需进一步论证。J. 单个“光子”振动形式及其产生横波而非纵波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K. 不同介质中的“光子”仅仅在交界面发生速度变化的传播机理需进一步论证,并且只有介质才能影响“光子”速度的机理需要严密论证。L. 光子间不能相互吸收、传递或相互作用,与电磁波理论有明显矛盾。M. 电子对碰撞可以产生质子对或介子对,质量比相差3个数量级,但能量却相当。N.正反粒子对碰撞的电势能 ,电子直径小于10-18米,碰撞的电势能不小于释放的电磁能,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电势能被忽略了。
实际上,正反粒子对产生与湮灭,本质上就是对称性破缺与对称性恢复的不断循环过程。电子偶素仅仅是正负电子对与电子偶极子转化的过程,且仅仅是一个过程。在量子场论中的正反粒子偶极子是场的基态,而采用不同方法电离分解出的正反粒子对是场的激发态。而观测到的只是正反粒子对结合,并将电势能转变为电磁能释放的过程,并没有发现正反粒子偶极子的最终产生,由于正反粒子偶极子是对称的,只能传递电磁波,不能反射电磁波,因此无法被电磁波所直接探测到,是暂时不可见的暗物质。因此,电子偶素记录的仅仅是一个及其短暂的过程,最终产物是暂时还不可见的正反粒子偶极子。
另外,可以通过能量与物质的辩证关系论证。首先,物质的最重要特征是物质性,即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质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缺乏确凿的实测证据。其次,物质是能量的本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依。能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能量都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不存在无物质的能量。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能量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还有,物质是能量的受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传。物质和能量不能相互转化,同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但能量可以转化与传递。最后,没有物质的相互作用,能量无法传递。
电子对能够结合生成电子偶极子;电子偶极子也能够电离分解成电子对。电子偶素只是电子对生成电子偶极子的中间过程。由于现今条件下,只能观测到这个结合过程,还无法“看到”最终的结合产物,因此很多人误认为这个过程是最终不稳定的产物,而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最终产物。
总之,一个暗物质粒子中包含一对正反粒子,即暗物质粒子是正反粒子偶极子,而暗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电子偶极子,其他正反粒子偶极子的性质与电子偶极子基本相同,因此建立暗物质电子偶极子模型。
正电子与原子碰撞俘获电子而形成电子偶素后,瞬间结合后湮灭消失。一种观点认为:正负电子均彻底消失,仅仅产生“光子”,这需要进一步分析。①电子核外跃迁能吸收或放出“光子”,没有证据表明“光子”转化为不同带电粒子,或不同带电粒子转化为“光子”。②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两束交叉光都不会发生碰撞,表明运动中的“光子”的体积为零,且无静止质量,“光子”的物理本质无法合理解释。③任何平面相对于体积为零的“光子”均为高山深涧,“光子”镜面反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④“光子”以一定角度从玻璃中无法入射到真空,“光子”全反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⑤不同介质中的“光子”仅仅在交界面发生速度变化的传播机理需进一步论证。⑥威尔逊云室实验表明单个粒子的运动轨迹不是波动的,完全符合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单个光子是否能够波动需进一步论证。⑦单个“光子”振动形式及其产生横波而非纵波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⑧体积与静止质量为0的“光子”不含任何电荷,单个“光子”传递电磁波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⑨“光子”内不含有正负电子,而光子与正负电子相互转化缺乏物质基础并违反物质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规律。⑩“光子”为何在“真空”中只能以光速运动,且不能减速。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电子对结合释放出能量并形成稳定的正反粒子偶极子,正反粒子偶极子是一种能量极低的稳定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吸收足够的能量电离成电子对;而这充分证明了“真空”不空,充满了大量的暗物质。
预测与验证:
①正反粒子对结合,消失在“真空”中。
②在“真空”中电离出正反粒子对。
根据相对论,物质质量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在粒子加速器中,粒子速度只能无限地接近光速,而无法达到光速,这被认为是质增效应的一个实证。
首先,粒子加速器的电场的传递速度为光速,因此被电场加速的粒子不会超过用来加速的电场传递速度,即采用电场加速的方法不会实现超光速,要想实现超光速,只能采用其他方法,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法加速。
其次,要判断接近光速的粒子是否收到阻力。
没有任何一个惯性系是优越的,运动均是相对于物质之间的运动,无法度量绝对运动。A相对于B运动的同时,B也相对于A运动。A增重了,那么B也同样增重,这种增重是没有意义的主观判断。
根据相对论,在加速器中,电子加速后质量增加,使速度不能达到光速。但同时,地球(地球由若干粒子构成)也相对粒子以同样的速度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粒子都会质增。被加速度的粒子质量增加5倍,地球的质量同时也增加5倍,然而,地球的质量并没有随着粒子的速度增加而增加。另外,地球上对若干粒子加速,被加速的粒子速度各不相同,那么地球的质增以哪个粒子为准,这就出现了矛盾。
如果空间有变形,那么所有的空间的变形必须一致,否则任何空间不同程度的变形,就会造成空间的中断或不连续。但这种所有的空间一致的变形就失去了意义。空间不能中断,也不能变形,空间是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影响的。
物质绝对运动无法度量;物质的运动只能用物质度量;任何的惯性系、任何的运动都不是优越的。同样道理,任何的尺缩和质增都是相互的,仅仅是主观的观测效应,而并非客观事实。
一个多惯性系体系(见图5.1),相对于其他8个惯性系,每个惯性系都有一个质量,也都有一个尺度变化,且各个质量变化和尺度变化均不相同,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因此,不存在尺缩和质增效应。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aeswH_469N-qGaGH0CaVg?pwd=3qr0
提取码:3qr0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提取码:cxkq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