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一个吸积核触发吸积后,如果核心质量较小,尤其是转动速度较小时,周围物质将接近直线或较小的角度落向星体,内层物质以极高的速度落入后,外层的物质速度无法快速提高,造成了物质吸积过早中断,使其无法形成足够大的恒星,成为失败的恒星,并形成了褐矮星。
当具有足够大质量与转速的吸积核进入到大片星云,由于转速相对大,被吸积的物质不断跟随旋转,并经过漫长的环绕而逐渐落入星体。外围物质有足够的时间加入旋转,使吸积过程不至中断。当恒星爆发一定时间,恒星开始抛离物质后,吸积过程才逐渐停止。而恒星聚变后、发展并死亡后,相对小质量的恒星会形成冷态的白矮星,相对较大质量的恒星会形成冷态的中子星。
由于继承了绝大多数恒星的角动量,中子星具有较大质量、较小体积和极高转速,容易形成漫长而持久的吸积过程。而极高的转速使落入星体的速度极其缓慢,积累成了巨大的吸积盘,进而形成了所谓的黑洞。
黑洞的核心部位大量堆积着中子且不断从周围吸积物质和能量。黑洞的超大质量和超高速旋转,使其成为一个薄片化结构。在薄片吸积盘不断向中心缓慢吸积,在薄片吸积盘环向有着巨大的压力。在薄片吸积盘的极轴方向的压力极小,无法抵抗吸积盘环向巨大压力,而不时发生喷流现象。大量中子喷涌而出并不断发生衰变,电子脱离核心,形成质子和电子;随着温度不断降低,逐渐结合为氢原子,并进而形成氢气。
图9.7无限大有序循环宇宙模型
图9.7为无限大有序循环宇宙模型。宇宙是无限大的,在极大尺度上是各向均匀的,无法根据宇宙空间的密度辨别方向。而在相对小尺度范围内,物质是成团成系分布的。无论是冷态星云,还是热态恒星都是成团成系分布的。而冷态星云与恒星周而复始地相互转化。这一切都是通过中子键的断键与键合效应来实现。
不同吸积核在星云内会产生不同吸积效应,依据吸积核的质量与旋转速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当吸积核的质量或转速相对较小时,附近的星云物质以直角或接近直角快速落入吸积核,外围与内部的星云物质产生巨大的速度差而使吸积快速中断,这样往往形成失败的恒星。只有足够大的质量与转速的吸积核才能长时间加速周围物质,内部星云物质转速不断增加而使落入吸积核的过程漫长而持久,这样外围的星云物质有足够长的时间随着内层物质转动。这样大范围空间的星云物质均加入旋转,整个吸积过程漫长而持久,直到点燃核心区域的核聚变而形成恒星。恒星不断发展,走向衰老并死亡。依据质量大小,死亡后形成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三种冷态天体。白矮星往往成为吸积核进入下一个恒星的生死循环。而中子星往往引起超新星爆发或形成漫长持久吸积的黑洞。黑洞漫长而持久地吸积物质与能量,使恒星在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各种物质都万物归一——成为中子。这些中子也随着黑洞的喷流而衰变为质子与电子,并不断结合为氢元素。
总之,无限大的宇宙空间散布着可见物质与暗物质。显态粒子因其结构不对称而可见;场态粒子因其结构对称而隐身。显态粒子和场态粒子同时具有引力和斥力。粒子间作用力随距离减小而增大,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只是斥力变化快而已;宏观上表现为引力和斥力的差值。显态粒子质量对称性严重破缺而具有显著的引力,往往成团成系分布。场态粒子因引力而聚集于星系周围,因斥力而散布于整个宇宙,且存在密度梯度。场态粒子的不同规律性对称性破缺形成不同的场,场态粒子的密度梯度产生万有引力。可见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规律有序地运行。可见物质主要包括以核聚变释放能量的热态恒星聚集成的星系以及冷态星云两种。在小尺度上,可见物质或暗物质都是成团成系分布的。而在极大尺度上找不到不同方向上的差异分布。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星云与星系相互伴生、相互转化。星云能够通过吸积作用形成恒星,而恒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释放一些物质形成星云,在一次或多次生死循环后,最终形成黑洞。通过恒星核聚变,氢元素不断聚合为重元素,又通过黑洞喷流使重元素再生为氢元素。这一切都是通过中子键的断键与键合效应来实现。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不断吸积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并使其再生为氢气。宇宙与地球类似,恒星与生命类似,星云与泥土类似。宇宙空间为星云与恒星提供场所,星云为恒星提供土壤。恒星出生于星云,百转千回还会回归为星云。无限大的宇宙沿着星云-恒星-星云的路径反反复复有序无限循环。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链接:
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4_mYfER7PbXSUBqGPhN2A?pwd=dscl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超精简版PP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p5A-LzBygGHRKEq31GpCw?pwd=73dq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