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te Sensing of Fores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wkhhg 森林定量遥感建模

博文

交叉融合 开拓创新 持续推动林业定量遥感(回顾2021年) 精选

已有 5376 次阅读 2022-1-14 19:0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交叉融合 开拓创新 持续推动林业定量遥感

黄华国

(2022.1.14)

 

今天一早,收到Elsevier的邮件,告知RSE论文1在线发表,并鼓励共享全文链接。这个消息在数九寒冬、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的时候,来的比较温暖,焦虑的心情缓和了许多,也想到这一年总是在着急和忙碌中度过,还没有细细梳理总结,便索性花点时间来回放一下2021。主题呢,想来想去还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林业定量遥感吧。

说起来,2021年最标志性的成果还是将林业定量遥感进行了系统总结,分为理论模型、应用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几个部分,尝试申报并获批了中国林学会的梁希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过这次梳理,建立了模型和应用的关系:

遥感机理模型(比如三维RAPID、一维SRT、叶片模型)是内核,是核心竞争力;

定量反演模型是桥梁,是打通机理和应用的通道;

地面调查技术(抽样技术、观测小仪器)是获取地面真值,开展验证的重要基础;

反演林业参数(蓄积量、生物量、叶绿素、生物多样性、覆盖度、LAI等)是应用出口;

具体应用(病虫害防治、火后植被恢复评价等)是示范。

通过分析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深入推进,尤其是靠近应用端的实践案例偏少。当然,这是个框架体系,光靠我的一个团队是做不来的。所以还需要不断宣传这个理念,让更多的人用机理性的语言来解决林业遥感的问题。此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团队也有自己的生态位,让最擅长的人做他最擅长的事情,而无需面面俱到。

另外一个具体工作是用RAPID模型参加RAMI-V2。原本上半年在处里挂职,没有时间都放弃了;后来延期两个月,正好挂职到期,就集中精力排除一切干扰,从完善RAPID的目的,自己操刀进行了RAMI-V的几个典型场景模拟。修改了潜藏的无数BUG,加入了对枝条的更好的处理方式,完善了成像模块,让光学和微波的统一更加贴合。初步的结果反馈在我预料之中,大多数还是吻合很好的。不过极高精度不是RAPID的长项,能达到good enough就可以了。

这一年,我也一直在思考着RAPID的未来。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飞速发展,实时光线追踪逐渐成熟,三维遥感模型几乎都倒向了光线追踪。这个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我也进行相关调研,试图找到一种结合的模式。后来,我慢慢明白,跟着技术跑,容易丧失自己本来的目的。此外,辐射度作为一个特色,还是要坚持的。计算速度快一点和慢一点不是本质的问题,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能不能解决应用问题,因此,我也着力推动随机辐射传输模型SRT的改进;其二是能不能清晰地回答机理问题,比如光学和微波的机理统一的难点在哪里,怎样融合在理论上最好等。与其追着技术跑,不如带领大家思考一些科学问题。

因此,在筹备7月计划武汉召开的定量遥感论坛时,我秉承思路要开阔的想法,尽可能邀请不同分领域的人来参加分会场。这个想法也得到了阎老师和建光的支持。本来还想单独做个报告阐述这个想法,但是时间不够,我就取消了自己的报告暂时作罢了。后来第二届莫干山遥感论坛报名时提交的也是这个想法,可惜疫情原因论坛推迟了。

在定量遥感论坛期间,我也重点投入到数字孪生重点基金申报的讨论当中。三维模型如何帮助实现遥感试验场的数字孪生是一个核心的命题。每每中间说服不了自己的时候,都感觉快放弃了。好在肖老师给力,坚持了下来,也给了我们动力。最后的结果也还好。通过申报和答辩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凝练三维模型的过程,最后也回应了对RAPID未来问题的思考。

这一年,也和分布在不同单位的师兄弟、师姐们展开合作交流。于是交叉的感觉越来越多,视野也更加宽阔。

最后来说说团队管理。因为大半年的时间还处于挂职期间,所以这个问题思考的比较多。

首先,为期一年的挂职给我带来的一个主要收获是:如何更好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团队问题。对我来说,相当于换了个角度和身份,也明白了行政管理的苦、累和繁,也明白了如果没有这些人在努力帮助推动学校的运转,老师们也谈不上专心科研工作。当然,维持运转或者发展的好和坏,那里面学问也很多,这里不好说太多。至少疫情期间他们的值守是让人肃然起敬的。记得有人写过一段话,意思是小时候总埋怨父母无能,为什么不能让生活更好一点,长大了才知道能够把一个家庭维持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老师一般抱怨整天填表,整天开会,很难静下心来;而管理者其实也有怨言,比如上级部门的通知就很紧,没办法才让老师们紧急填表;也有老师自己不好好看文件,就随意发表评论等等。相互了解之后,能做的基本就是不抱怨,努力帮助解决问题。

其次,是怎样管理好一个团队,我观察发现核心有两点:用对人,激励人,谋好局,干对事。是的,管理的关键是调动团队的每个人。怎么调动呢?谈心谈话必不可少,帮助规划未来发展也很重要,合理调配资源避免内耗。另外一个关键是事情,要看好方向,把好舵,把重要的事情干好,排除一些不重要的干扰。除了这两点,团队领导者要有担当,责任自己扛,荣誉大家享,也很重要,不过落脚点还是激励人鼓舞人干好事情而已。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两个古时候的案例。一是韩信在当大将军的拜将仪式 舌战群将的过程很有意思。中间提到的几个问题(比如,带领10万,怎么安排分工,带领百万又如何等),表明了当一个将军和大将军的区别,也就是说格局不同思考的问题及其角度也不同。异曲同工的是诸葛亮当军师的时候,张飞和关羽都不服。关羽的意思是请问军师,我们都出去迎敌,你干啥呢?。张飞也讽刺说我们都出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安坐,好自在!。最后都是靠真本事证明了他们自己,也证明了管理团队也确实是有方法的。当然,他们的格局太高,暂时够不着。只不过这个大概意思还是可以领会的。

那么,管理学术团队,与行政管理和用兵之道的道理相通。但也有不同,比如学术方向的把握,最前沿的选题,核心的算法创新必须要投入。经常读文献还是很重要的,不能完全依靠博士生干事情。

因此,怎么推进林业定量遥感呢?不仅需要个人强悍的学术能力作为基础,还需要一个团队,还需要一个大的格局,需要合适的管理方法。

道理其实都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能是2022年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Xiaoyao Li, Nikolay V. Shabanov, Ling Chen, Yongguang Zhang, Huaguo Huang, Modeling solar-induced fluorescence of forest with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damaged foliage by extending the stochastic radiative transfer theory,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71, 2022, 112892, ISSN 0034-4257, https://doi.org/10.1016/j.rse.2022.112892.

2. https://rami-benchmark.jrc.ec.europa.eu/_www/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8960-1321095.html

上一篇:到武汉参加第五届全国定量遥感学术论坛总结
下一篇:繁荣还是危机:关于定量遥感的一点思考
收藏 IP: 106.39.151.*| 热度|

2 黄永义 李明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